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自治权的实质是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基本经济权限的划分,是国家经济利益和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利益的协调与平衡。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经济自治权的基本精神是加快经济发展。民族自治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敢于和善于依法不失时机地请求上级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敢于和善于依法行使"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的自治权;敢于和善于依法制定"变通规定"或"补充规定";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行使经济自治权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自治区自治条例等应尽快颁布实施,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既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也是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地方性事务的主要标志。但目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实现还面临着法律体系不完善、法律内容不健全、法律实效不强、法律结构不合理、法律体系内部不协调等问题。新时期要真正实现民族地方自治权,首先要形成民族地方自治权的法意识,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民族自治法规体系,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各种经济资源整合势在必行,内蒙古自治区是环渤海经济圈内最大的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经济自治权。同时,内蒙古又是资源大区和边境贸易大区,近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这些优越条件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可以有力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从而使内蒙古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和“屏障”。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自治权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衡量是否真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唯一标准,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和完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非内生性、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的非自足性、自治机关的双重性以及自治权的非彻底化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有效行使和落实。新形势下,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有效行使与落实,成为摆在中央政府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发展权是国际人权公约中的一项重要人权,它是关于发展机会均等和发展利益共享的权利。以发展权来审视民族区域自治权,其本质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整个法律体系对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自治权的调整原则有三个方面:权利的平等保障原则、政策平衡原则、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原则。  相似文献   

6.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实施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是一种由国家授予的不完全自治的权力,其落实要求中央及上级国家机关与自治机关之间系统协调、各司其职.因此实施途径为:前者要通过提高观念认识、搞好配套立法和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来做到尽职尽责;后者要拿出主动实干精神,做好调研工作,改变陈旧思想,从而更多地采取主动立法形式来行使经济自治权.  相似文献   

7.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必须根据本地特点和实际情况,自主发展本地方的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相互促进,才能加速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使民族自治地方得到全面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拥有立法自治权。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立法现状来看,现有一个自治区、五个自治州、六个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均在2000年以前拟定了相应自治条例征求意见稿,但最终并没有进入立法程序。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共制定单行条例20件,但重复立法、自我设权现象较为严重。涉及相关变通权行使的仅为一件,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补充规定。进一步完善立法自治权行使应不断提高自治机关自治意识;制定和完善自治条例,规范自治机关的行为;全国人大应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添补其"法律责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上级国家机关的民族法职责就是指《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确立的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尊重和保障、支持和帮助的职责。在现实中,上级国家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存在尊重和保障自治权不够、民族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以及对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应提高上级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的意识与能力,健全上级国家机关履责的监督机制并督促相关部门完善配套立法或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以保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政治实践中,制约和影响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权力分配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行使的因素很多,在宏观上主要有国家权力来源的论证方式、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方式、经济运行体制、财政体制、执政党组织体制和执政方式、国家的法治化程度等.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应对之策,不仅是保证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有效行使的前提,也是实现民族政治关系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格局转换的今天,为促进民族发展、西部地区和谐发展、完善宪政民主,必须充实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和谐关系法治保障。本文分析了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关系法治保障现实困境,从究政保障模式构建、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关系法治保证途径、实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的方式(财权、事权自理)三个方面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方治理视角以自治权为中心,通过个案展示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施行30年来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中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面向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建构一个包容性社会文化与政治架构,注重民族地方治理中少数民族公民有效参与,进一步落实民族自治法制建设,最终实现民族地方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以党治国"理念付诸实践。但在具体制度设计上中央层级与地方层级则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模式:中央层级以党统政,地方层级党政分立。本文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与地方层级党政关系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两者之间的三大差异:从以党统政到党政分立;党政间制度联系渠道的从有到无;从党权至上到党权虚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宪政的建设过程中,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探讨和正确处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和谐关系对我国的宪政建设、民族自治地方的快速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从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和谐关系的内涵出发,通过对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权力和谐关系、党政和谐关系、民族和谐关系、组织和人事和谐关系、制度和谐关系以及行政和谐关系的研究,阐释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和谐关系内容。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功要以立法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的落实要与立法相配套。将两者衔接起来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行的。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规范转移支付、给予税收优惠、推动体制创新来实现这种衔接,共同营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浅析政策执行中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执行是政策方案变为政策现实的重要过程。在政策执行中,中央是政策的制定者,民族自治地方是政策的执行者之一,由于双方存在利益冲突且民族自治地方拥有特殊的自治权,导致民族自治地方在执行中央政策时既有法定的变通执行要求,又有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产生的变通执行的愿望。文章从政策执行中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关系成因的分析出发,对政策执行中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完善政策执行中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现状展开调研的基础上,对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贵州苠族自治地方立法的途径与构想,以促进贵州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制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作者提出: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化是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目标与途径。首先,阐述了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现代化的含义与基本内容;接着,对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现代化的现实意义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探讨了我国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现代化的基本思路;最后又强调指出,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现代化应从国情出发,逐步进行,不能从理想出发或照搬外国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武昌起义之前,章炳麟提出了分镇思想,希望借有力的地方来维护国家利益.他还曾企图依靠督抚的力量,来达到其救国的目的.但在现实碰壁和认识到督抚革命的弊端后,他放弃了督抚革命的思想.中华民国建立后,出于对建立统一共和政府的向往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他强调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体现在他组建政团、出版报刊的政治实践中.但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击碎了章炳麟的设想.联省自治运动中,章炳麟积极参与联省自治的政治活动,与各省势力和军阀函电往来,并提出了具体的主张,但最后还是失败了.章炳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前后变化大,存在缺乏系统深入的缺陷,一些分析也存在错误,但始终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有着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在中央和地方权力之间寻找且保持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的平衡,从而建立一个在目标和行动上有效率、有内聚力的中央权力和受其领导的有活力、有向心力的地方权力,以适应并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