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锡林浩特市生态移民搬迁前后收支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是通过转移生活在草地环境退化、沙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牧民到生活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达到生态环境恢复改善与移民生活水平提高双赢的目的.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对搬迁移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生态移民搬迁前后收入结构、支出结构及收入水平的比较分析,明确了具体变化,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央和青海省在三江源区实施了大规模生态移民工程,将生活在高山草场里的牧民搬迁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居住。搬迁后的广大牧民将面临着生活方式、语言环境、思想观念与以往不同的一个全新的环境,而要适应这个过程将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  相似文献   

3.
从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近100年间,德国移民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境移民人数在阶段性变化的前提下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总体发展趋势,移民来源、移民方式等也都出现了重大变化。19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的高速工业化,德国由出境移民国家转变为入境移民国家。  相似文献   

4.
三江源生态移民从游牧散居到城镇定居,其文化发生了骤然变迁,从而产生了文化震荡.本文从三个维度具体描述分析了牧民文化变迁内容及其导致的文化失调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调适思路.  相似文献   

5.
草原牧区生态移民及其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草原的日益退化,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形势严峻,牧区的生态移民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并在我国许多牧区开始实践。该文对牧区生态移民的成因和途径做了初步的探索。我国牧区人口已超出了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许多牧民已经丧失了基本生产生活资料——草原。草原封育需要牧区进行生态移民,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牧区生态移民;政府要用宏观、开放的视野指导牧区生态移民,不能局限在一时一地解决这一问题;向牧区未利用草原移民;改革牧区的第一产业,发展牧区的第二、三产业,为牧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减轻向系统外移民的压力;向农村和城镇转移,实现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向系统外移民。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内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与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黄草川村,是两个不同的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生态移民村,分别经历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探索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同时来自不同的地理空间,有着不同的安置方式。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安置条件和搬迁理念,导致二者存在不同的迁移效果,形成的移民社区存在显著差异。对裕固族占多数的双海子移民村和藏族占多数的黄草川移民村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分析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方略。  相似文献   

7.
牧民定居是新世纪以来政府在藏族牧区推行的主要惠民政策之一,但定居的方式、规模等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甘肃省玛曲县和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有扶贫、定居、移民三种不同牧民定居模式,各具特点。牧民定居是个复杂问题,牵涉到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简单地用"生态移民"一言而蔽之。此外,应从多视角具体分析牧民定居,牧民定居化,未必像一些学者坚持的那样,是游牧文化的终结,相反,可能是一种新的游牧生活的肇始。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开始的青海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受到国内外关注,而其后续生计或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尤其得到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持续关注和研究。笔者以位于格尔木市南郊的昆仑民族文化村为例,详细分析搬迁牧民的就业类型变化与迁出地即老家的经济联系,牧民收入和支出结构及特征。本文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先后对昆仑民族文化村进行过4次调查,我们主要根据课题组2007年9月对该村86户牧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和2008年该村168户家庭331人的劳务输出的统计分析,2012年7月对该村就业情况的补充调查资料,主要采用定量研究配合定性分析,探讨三江源生态移民搬迁牧民的就业类型和家庭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试论三江源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三江源移民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背景入手,分析了三江源生态移民文化变迁的必然性,并就其文化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论证,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指出文化适应才是三江源实现生态移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基于国家生态移民工程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大力扶持,裕固族游牧民传统的居住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从居住环境的角度,通过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的方法,探讨并比较了裕固族游牧民传统民居和定居点新民居在生产方式、居住质量、建筑环境等方面的气候适应性差异和文化适应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从资源整合的视角来看,生态移民的实质就是对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关于资源整合,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为取得预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也就是在实现某一既定的效益目标过程中,通过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各种资源的使用,从而使总的资源成本最小;另一种是利用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即在一定限量的资源条件下,通过对资源的合理组织和安排,使产生的效益最大化。裕固族生态移民就是将一定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重新整合,以实现裕固族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方移民融合理论旨在对移民融入迁入地社会的过程进行类型化和因果解释。帕克和戈登的经典融合理论开创了移民融合研究的历史篇章,而线性融合理论、曲线融合理论、区隔融合理论、多元文化理论以及生态分析等则是对经典融合理论的批判性发展。这些移民理论经历了从融合结果的"必然性"向"相对性"、从融合轨迹的"直线性"向"曲线性"、从融合模式的"完全性"向"选择性"、从融合方向的"唯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新近的移民融合理论则聚焦于融合结果的异质性及其因果解释。未来移民融合理论将会是建立在融合异质性研究基础上的理论重新整合、阐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青海和日村是响应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的一个生态移民示范村,属于整村搬迁。在牧区草山时,和日村的祖辈们有少数人从事石刻,主要刻制藏传佛教经文及其他宗教用品。搬迁后,传统的石刻手艺为移民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契机,如今石刻已成为搬迁牧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方式和后续产业的支柱,因而带动着全村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石刻的流程、工具和技艺,以及石刻内容也经历着动态的变化,这既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和日村村民为应对生存和发展而做的积极改变,作为文化载体的藏族石刻技艺,作为联结传统与现代的藏族石刻,不断延续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工程"和"工程社会学"的基础上,认为就像任何工程活动都是嵌入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之中的一样,在西部地区实施的生态移民工程也是嵌入在中国社会尤其是西部社会的结构之中的,西部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了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将生态移民工程与农民的身份转换结合起来,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市民化一条可行的途径。把生态移民工程和城市化建设科学地结合起来,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一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对宁夏红寺堡区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文化适应的多维模型理论,从婚姻、饮食、宗教信仰及传统节日四个方面分析了回族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策略,并从文化差异、歧视与偏见、社会支持、居住时间、自愿与非自愿、交往意愿与交往能力、人口统计学因素七个方面总结了回族生态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消除民族歧视偏见、合理配置民族构成比例、建立健全宗教设施、完善优惠政策、扩大劳务输出、普及学校及社会教育等六项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回族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6.
生态移民工程与牧民定居工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实施重点都是在自然生态条件恶劣、贫困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有改善生态环境和消除贫困的双重目的。但二者在定义、动因、措施、意义方面又有所差异。牧民定居工程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生态移民的核心目标是应对生态危机引发的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生态移民的中心任务放在迁出地与迁入地生态环境的建设上,重视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后续产业发展,力求摆脱生态与贫困的恶性循环,牧民定居工程侧重于使定居点成为牧区二、三产业及农畜产品集市等发展的基点,积极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只有深入系统地厘清它们的关系,才能更有助于两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宁夏生态移民拉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社会管理中由传统的"围寺而居"管理模式转向城市化的"社区"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对生态移民的社区功能、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移民对社区的适应性和认同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移民社区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动人"是"动地"的基础,农民流动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土地流转的发展程度。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农民的流动性逐步增强。农民流动经历了由"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到"离土又离乡"的异地转移,再到"离土不回乡"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过程。农民流动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不回乡"的位移转变,为土地流转创设了发展空间,使土地流转由孕育走向成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流动会愈来愈充分与合理,土地流转将越来越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19.
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同一性主要表现为:移民规模进一步扩大,移民问题越来越复杂;引起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改变和重建;主要对象是农民;核心是维护、保障和增进移民的合法权益;基本机制是政府主导机制、移民主体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移民成本应该由社会来共同负担。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工程移民是非自愿性移民,生态移民是自愿性移民;工程移民是人权侵犯性移民,生态移民是人权保护性移民;工程移民是区域经济发展性移民,生态移民是区域生态重建性和消除贫困性移民;工程移民是问题最难解决性移民,生态移民是问题相对难解决性移民;工程移民是遗留问题多移民,生态移民是遗留问题少移民;工程移民是制度保障相对完善性移民,生态移民是制度保障相对滞后性移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汉唐以来星村镇移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汉末至宋代以"迁入"为主,元、明和清代前期迁入与迁出并存,清末至民国以迁出为主,解放后以迁出为主,改革开放后又大量外迁。移民迁移的特点决定了星村镇社会经历了一个从聚族而居到杂姓聚居转变的过程。移民对武夷山文化变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