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音 《领导广角》2001,(6):58-58
有人说,贪官有“三怕”:一怕老婆,老婆与他朝夕相处,知道其底细:二怕小偷,小偷不是公安,却能将老底“偷”穿;三怕情人,情人掌握他很多“内幕”。其实贪官除了如此“三怕”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怕,那就是怕“小鬼”。  相似文献   

2.
<正>1月25日,原河南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因收受贿赂九百余万元被起诉。但对该条新闻的跟帖之中,却有不少人称其为"好官",甚至有偏激之语"管他贪不贪,反正是好官"。"贪官"遭恨本为民情,但"贪官"得享如此官声,却值得一番辨析。  相似文献   

3.
谁逼官贪?     
一个做官的朋友来电,说他要完了——他的贪污案已东窗事发。问他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为何要走贪污之道呢?他叹曰,谁愿当贪官呢?有人逼呀,不贪不行呀。从古至今,人皆知有官逼民反,不知有人逼官贪。看来确有必要探寻一番谁逼官贪。近几百年,似乎  相似文献   

4.
正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需要很长时间,但倒下去可能就在一夜之间。所以,领导干部从政要有底线思维,要心存敬畏,戒奢戒贪,优先解决好思想意识问题,要牢记"四慎",守住廉政的底线。一、从政之始要"慎初",牢记"轿夫穿新鞋"的警示作用很多大贪官、老贪官其实在从政之初并非都是贪官,都经历了一个从小贪到大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因为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5.
河之洲     
古诗新词反腐谣苏轼:腐败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根除之日,当夕是何年。但愿官自律,夫妻共婵娟。李煜:春花秋月流泪了,腐败知多少。昨夜反腐吹劲风,故人不堪回首牢狱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主人改。问君悔泪几多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捕未判时分,最难将息。三番五次串供,怎敌它反腐风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曹雪芹:满纸忏悔言,一把辛酸泪!都慕贪官好,谁知其中味。辛弃疾:少年不识“贪”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尝“贪”味强出头。如今识尽“贪”滋味,欲“缩”还休。欲“缩”还休,…  相似文献   

6.
朱元璋由于出生贫寒,痛恨贪官污吏,在执政后采取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措施来惩贪,连多用一张信纸在他眼里都算贪污。而且。朱元璋杀贪官的手段极其严酷。特别针对贪官制定了凌迟、枭首、阉割、诛族等酷刑。此外,还有骇人听闻的“剥皮实草”.就是把贪官的皮剥下。里面填上草。并放在贪官继任者的衙门座位旁边,不得挪开.目的就是为了警示继任者。然而贪腐现象仍旧屡禁不止,朱元璋也哀叹:“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在这种情形下,朱元璋推行了百姓“造反”的群众反腐运动。  相似文献   

7.
瞧这人贪的     
<正>历史上的贪官不计其数,各有各的贪法,各有各的特色。如果哪位有兴趣整理一部《贪官贪相贪术大全》之类的书,说不定很能为人们饭后茶余提供丰富的谈资。有一个叫慕容评的贪官,估计没多少人知道,其名气比起和珅、严嵩之流,那是差得远。可是,慕容评的贪法,却别  相似文献   

8.
<正>在我国历代的官僚队伍中,都有一种典型的官僚类型,即酷刻型能臣,他们勇于任事、铁面铁腕、大刀阔斧、无所不用其极,酷而能、能而酷或能而贪、贪而能,功罪难辨,大起大落,从领导角色类型上可以将其概括为酷能型领导。在我国现实的干部队伍中,这种类型的干部仍然较为普遍地存在,不少还成为政治明星,往往引人注目、引官效仿,但也令人侧目、毁誉交集。  相似文献   

9.
在老百姓眼里,贪官无疑是耻辱的.无论是盖棺定论的贪官,还是贪而未擒的贪官,无论是贪财贪物的贪官,还是贪色贪赌的贪官,无论是复合型的贪官,还是单一型的贪官,无论是巨蠹贪官,还是蟊贼贪官,概莫能外.然而,时下某些投机钻营、追名逐利的无耻贪官,对自己的越轨行为不仅不觉得脸红心跳、可耻可憎,反而当作"荣耀"津津乐道,惟恐别人不知、他人不晓.  相似文献   

10.
好官的标准     
徐怀谦 《领导文萃》2007,(10):165-167
从历史上看,对于官员,大致有两套评价体系:一套来自官场,另一套则来自民众。有那么一部分官员,老百姓亦称道,这是真正的好官:还有一种在官场上被认为是好官,在老百姓眼中却是十足的贪官、昏官、庸官。评价体系的不同,造成了对好官认定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戏说乾隆》放映后,史学家担忧,怕观众分不清“戏说”与历史的界限。所以,我先向读者打招呼。本文讲乾隆惩贪,根据史实立论,不可看成“戏说”。 乾隆最恨贪官,惩办贪官,从不手软。他认为,“此等劣员,多留一日,则民多受一日之残,国多受一日之蠹”  相似文献   

12.
雷语网事     
《决策》2010,(5):6-6
“最贪县委书记” 云南栗坡县原县委书汜赵仕永贪污受贿近500万元,另有近千万元的房产,被称为全国最贪县委书记。大到万元以上的彩电、冰箱、皮包、手表,小到几元的洗漱品、袜子等,都公然以公款报销。而且,他的情人也利用职务之便,在机关报销私人购物、生活支出近30万元。  相似文献   

13.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贪官也一样。贪官都是情种。以往被揭露出来的贪官,十有八九都有“红颜知己”。权、钱、情,三位一体。有权就有钱,饱暖思淫欲,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所以贪官即污吏,此言不虚。  相似文献   

14.
陈刚  徐海波  周蕊 《决策探索》2013,(23):78-79
日前,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调查。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第十一位省部级官员。耐人寻味的是,从李春城到廖少华,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是“台上高调反腐,台下大搞腐败”。是什么原因,让一‘些贪官“左手拿现金、右手拿先进”?贪宫“秀廉政语录”现象频现,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设立,与以往财产“来源不明”,法官就拿贪官没有办法相比,毕竟是一种进步。然而,这一罪名量刑上的过轻,贪官们的大量非法所得仅仅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了之,不免让人们心里别扭:既然审了,判了,为什么还会有“不明”?事实上,这一罪名已成为一些贪官规避法律制裁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16.
罗满元  罗梅 《领导文萃》2013,(10):67-70
第一张底牌:"表演牌"但凡贪官都会演戏,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些贪官不仅是演员,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影帝。他们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台上满嘴清正廉洁,台下却比谁都敢贪敢捞。他们台上是人台下是鬼,人前是佛人后是魔,其花样之多,演技之高,常常令人折服。"摆脱自我,进入角色"对许多演员来说都是难题,但对贪官来说却是驾轻就熟。善于表演的贪官  相似文献   

17.
陈若缺 《领导文萃》2010,(23):36-38
<正>近日,"裸官"再次成为反腐热门词汇。聚敛财产——海外安家——资产转移——择机出逃——滞留不归,这是贪官外逃的一般路线图。客观而言,以"海外安家"定性"贪官"条件并不充分,"裸官"未必都有问题,不"裸"也不一定就是好官。  相似文献   

18.
纪贺 《领导广角》2003,(8):20-21
2003年4月8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山东第一贪”潘广田受贿案。称其为“山东第一”,是沾他级别的“光”,他不仅是建国以来山东处的级别最高的贪官,也是全国查处级别最高无党派人士领导干部。落网前,潘广田曾担任东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合会会长。2003年423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潘广田无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相似文献   

19.
大贪若廉     
我国有句成语,叫做“大智若愚”,是指有才智的人不露才华,表面上好像很愚笨。其实大贪者也不露其“贪”,表面上看他们都好像很廉洁,暗地里却干着大肆敛财的勾当。他们明处是人,暗处是鬼,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首先,大贪往往不收小贿。俗话说,“大鸡不吃小米”。大贪们不会因蝇头小  相似文献   

20.
一般把官分为清官、贪官和庸官.我觉得,官还有另一种分类:按大小,可以分为大官与小官;按忙闲,可以分为忙官与闲官;按冷热,可以分为冷官与热官.这种分类,在理论上可能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为官的实践中,可能有一点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