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血族复仇是原始社会氏族或部落之间解决伤害纠纷的合理手段。随着国家的出现和司法机构的设立,复仇行为逐渐受到法律的约束。然而,作为上古时代的一种遗风,各个民族在进入阶级社会后,仍不同程度存在复仇习俗。本文拟对前人鲜有论及的汉代汉族人民中的复仇风习做初步探考。  相似文献   

2.
汉代,血族复仇之风盛行,成为两汉社会风俗中十分引人注目的问题。在当时,许多社会阶层都存在浓郁的血族复仇风习,即使诸侯王公亦是如此。而官府对于这一类案件的处理则相当宽容,这与当时普遍流行的“《春秋》决狱”法律行为有很大的关系。两汉时期的《春秋》学,主要是公羊学派,而《公羊传》的思想特征之一就是对复仇的推崇。  相似文献   

3.
论部落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人们共同体,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发表以前,人们氏族、部落不分,部落、部族不分。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讲到氏族语言发展为部落语言,而后部族语言、而后民族语言。学术界以此类推。认为氏族先于部落,有人甚至将氏族和部落视为两种历史形态或两个历史形态的民族共同体;还有的人反对称部落为民族,认为“部落不包括在马克思主义民族概念之内”。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萨满教具有明显的氏族宗教的特点。从其起源而论,它是氏族部落时代的产物。萨满教作为一种氏族宗教,它和氏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绝对的认同关系。氏族成员们通过参加一些宗教仪式活动来与萨满教认同,并将萨满视作他们氏族利益的代表。萨满也要通过举行一些规模较大的民俗仪式活动方式来与氏族成员认同。通过这种双向的认同过程,萨满教和氏族共同体之间结成牢固的联盟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和国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周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由氏族部落进入国家和阶级社会的时期。因此,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和国人还有很浓厚的氏族贵族和氏族成员气质。他们权力很大,保存了氏族贵族和成员的民主权力。这时的中国还在集权与民主分庭抗礼阶段。 下面分贵族、国人两部分,略述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一从远古到三代,华夏民族的融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越是远古,氏族越众,部落越林立。这些部族各自居于一个狭小的空间,形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的血族群体。此后,随着部落间的冲突与融合,逐渐并合为一些较大的族团或部落联盟。在部落联盟向早期国家演进的过程中,地缘性社会政治因素开始占据重要地位,兼并愈加激烈,族团数量亦逐渐减少。夏禹“涂山之会”,“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商汤“景毫之命”,与会者减少到“三千诸侯”(《逸周书·殷视解》),到周初则只有1800余国了。周代推行分封制,实行军事殖民,各方国…  相似文献   

7.
彭英明同志的文章《部落产生及其浅探》(下简称彭文)对我在《论部落》一文创用的“前氏族部落”一词提出异议,认为只有“后氏族部落”而没有“前氏族部落”。现释于后,作为对此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木骨闾群队是柔然汗国形成过程中最早的社会组织,由不同氏族部落碎片组成,内部没有血缘关系,家庭或小家族构成这一群队的基础,群队成员处于平等地位,首领的权力基于本人的努力与才干。当居于核心地位的木骨闾家庭发展为家族,继而成为氏族后,柔然汗国的建立基础就得以奠定。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北方草原各部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的国家是在父权家族基础上产生的。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随着父权家族力量的不断扩大,某些显赫家族及其父家长层层控制了氏族组织,使包含着阶级压迫性质的父权渐次扩及氏族、部落乃至部落联盟的范围,形成其逐步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氏族征服战争使军事首长的职责揉入父权之中,并促使部落联盟向国家机构转化。在此基础上,某些夺取了统治权的父家长,利用自己战胜者的威望和权力,构筑起“家天下”的统治格局,中国古代的国家终于形成。这是一条“从家到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华胥氏的历史传说与考古文化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胥氏在历史传说中是伏羲氏的母亲。其实,华胥氏是氏族或部落之名,“华胥氏”就是“花须氏”,亦即“花芯氏”,即崇拜“花芯”的氏族部落。该氏族部落首领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始祖之一;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彩陶以“花叶”纹为主,应是华胥氏族的主要后裔;甘肃秦安大地湾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中,出土的“华胥氏”女神像说明该类文化居民也是华胥氏后裔,为“华胥氏”是华夏民族的共祖提供了依据;蓝田是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华胥氏后裔的繁育之所。  相似文献   

11.
(一) 道德是社会意识之一,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在历史上比法产生要早,在原始社会里就已经存在。那时,虽然还没有形成道德理论,但人们却有着公共的道德标准。比如,在氏族和部落内部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爱同胞、服从集体决议、为同胞复仇和为部落英勇作战的义务,是原始人共同遵守的。但是,由于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说的族,或曰家族,指人类在自身蕃衍中自然形成的互有血缘联系的亲属群体。随着人类不断蕃衍、分裂以及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交往,这种血缘群体即族的组合方式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本文所说的礼,本指这种血缘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习俗,同时又通过祭祀自然神和祖先的种种习惯的活动,来制约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起着维系血缘群体,稳定社会的某种秩序的作用。因此,礼总是随族的组合方式的演进而损益。我国在国家形成之后,氏族和部落并未解体。氏族贵族正是依其氏族和部落组织构建国家统治机构。占统治的部落首领及其氏族(或曰…  相似文献   

13.
两种国家起源模式的比较研究——国家起源道路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有两种模式论 :氏族模式论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和酋邦模式论 (群队→部落→酋邦→国家 )。一部分学者认为氏族模式过时了 ,主张用酋邦模式代替氏族模式。但仍有一些学者固守氏族模式论是惟一正确的国家起源模式。其实 ,这两种观点都存在片面性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国家起源模式 :氏族→部族→分化社会→原始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复仇文学大致可分为血亲、侠义、鬼灵与民族复仇,而春秋战国际始生的侠义复仇自原始血族复仇发展而来,其间早有鬼魂复仇为中介。汉魏六朝重礼轻法、讲究私恩以及原始复仇情结的深在作用、主体内心的补偿平衡机制等,刺激了复仇主题的绵延发展。歌咏复仇成为古代诗人不满于现处境现文化的娱情畅意方式;描述复仇时人们的认同与期待,充分得力于内在的复仇意识及原型裹挟的相关意绪。复仇主题与复仇意识强固了古人的伦理使命意识及正义感,成为一种审美心态。  相似文献   

15.
“成人礼”的来源、类型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礼”(Initiation rite),又称成丁礼或成年仪式。一般说来,是原始社会和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民族对本民族青年男女成员实行的一种传统仪式。通过这种仪式,表明他(她)们已从少年时代进入成年人的行列,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开始被认为是氏族——部落的正式成员。成人礼作为一种具有显著民族特点的风俗习惯曾毫不例外地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诸氏族正处在繁荣的母系氏族社会。有许多氏族部落分别从东、西两个方向,逐步向肥沃富饶的黄河中部黄土平原移动。后来,他们终于在中原地区汇合,并同当地的部落集团融合,而成为历史上进入文明时代最早的华夏族。在这些部落集团中,以后建立商王朝的商人,最初活动于东方;以后建立周王朝的周人,最初活动于西方。他们原是分别来自我国境内不同方向的氏族部落,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从公元前十世纪起,阿拉伯人就已经在阿拉伯半岛上居住。他们曾先后建立过马因国、奈伯特国、希赖王国、迦萨尼王国等。这些国家不仅对地中海各国与印度之间的贸易起过中介作用,而且也是把波斯文化和希腊文化传播到阿拉伯半岛的使者。到公元五至六世纪时,阿拉伯半岛的游牧氏族部落仍处于原始公社制的社会阶段,各氏族部落均有共同使用的牧场,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和宗教仪式,氏族族长和部落酋长掌管着氏族部落的一切内外事宜。  相似文献   

18.
一原始氏族公社时期,部落之間虽然偶因“血族复仇”之类的糾紛而引起冲突。但还沒有出现以掠夺財富和奴役另一族的成員为目的的战爭。到了原始氏族公社的解体时期,因私有財产和阶級的出现,才产生了掠夺战爭和对俘虏的奴役。从此以后,人类社会集团之間的关系便转化为阶級关系,民族矛盾实貭上就是阶級矛盾。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資本主义社会,剝削者为着巩固統治阶級的利益,麻  相似文献   

19.
一公元6世纪后半叶,正值吐蕃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伦赞以他作战英勇、思想敏锐、年富力强,使得与其盟誓的各氏族部落成员尊称他为“朗日赞普”,也就是吐蕃社会从部落组织转向国家政权的开端,从此赞普的名称正式成为吐蕃国王的尊号。但这新形成的以雅隆悉补野部落为主的部落联盟,并不稳固,新旧贵族  相似文献   

20.
图腾习俗,是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是氏族的标志。因此,原始氏族社会曾被称为“图腾社会”。在原始氏族文化中,图腾习俗同其它文化因素相比,它具有更大的鲜明性和稳定性。所以到原始社会末期,有着亲属关系的氏族部落集团逐步融合为民族以后,图腾习俗往往还长期地残存于古代民族社会之中(其间当然会有变化),因而成为区分族别和探讨族源的重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