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逢(学术月刊》创刊四十周年,谨表示热烈祝贺!(学术月刊》是我国建国后创办最早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四十年来,该刊在发表学术成果、组织学术讨论、培养学术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了贡献。衷,C希望(学术月刊》将创刊四十周年作为新起点,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推进学术研究,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以自己的丰硕成果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1997年4月11日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同志祝贺《学术月刊》创刊四十周年的信@陈至立…  相似文献   

2.
祝贺《学术月刊》创刊四十周年。 《学术月刊》是我爱读的学术刊物之一,并也从中得到过不少教益。我特别喜欢近几年来所作的分科年度总结介绍。因为,学术刊物不仅要为优秀的科研成果提供发表的园地,促进学术繁荣;而且还应该对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推动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起某种引导作用。当然发表优秀的科研成果便是一种引  相似文献   

3.
4月11日上午,上海社联在文艺会堂隆重举行《学术月刊》创刊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同志向大会发来贺信,充分肯定《学术月刊》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给予热情的勉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尹继佐、社联名誉主席夏征农和本市社科界2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市社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邦佐主持.市社联副主席兼学术月刊社社长林炳秋汇报了《学术月刊》的工作.他说:四十年来,我刊对重大的学术理论问题的讨论都有所反映,并开展了一些较有影响的专题研讨,为我国学术的发展,文化历史资料的积累,新领域、新课题的拓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我刊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青年理论工作者的培养,作了不少工作.在纪念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团结和依靠广大学者,努力把《学术月刊》办成在全国学术界  相似文献   

4.
时光如梭,转眼之间,《学术月刊》创刊已五十年了。作为一个年逾八旬的史学研究工作者,回忆往事,瞻望未来,不禁有感! 195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百花齐  相似文献   

5.
《学术月刊》是一份很有特色的刊物,是一份以探索理论、坚持百家争鸣为特色的刊物.我与《学术月刊》的交往,从读者到作者,几乎已有近四十个年头了.《学术月刊》给我的一个突出而深刻的印象,就是它始终坚持的理论特色.可以说,它的社会影响,它的社  相似文献   

6.
自1957年《学术月刊》创刊至今,转眼已是整整五十载春秋。在回眸这半个世纪来的学术跋涉之际,我谨向五十年来给予《学术月刊》鼎力支持、结下深情厚谊的广大作者朋友、读者朋友,向辛勤工作的几代编辑部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五十年来,《学术月刊》一直与时代共步,与历史同行,与新中国的学术事业和几代人文社科学者同呼吸,共命运。她的诞生、成长和发展,记载着岁月的沧桑更迭,印证了学术文化兴衰荣枯的发展规律,折射出新中国学术事业坎坷而迅猛发展的轨迹。《学术月刊》五十年的历史,成为了新中国学术期刊发展史上一个完整而典型的缩影。作为上…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有一件事情令我终身难忘。1961年2月,当我还是复旦大学历史系五年级学生时,与青年教师黄美真、赵清合作的《论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在《学术月刊》作为重头文章发表了;紧接着,3月11日《人民日报》学术动态专栏,又以两千多字篇幅对论文作了详细介绍。万事开头难。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了,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不仅十分感激《学术月刊》编辑乔彬的提携和指教,而且浮想联翩:一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一个与《学术月刊》素昧平生在史坛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一个与老师合作研究的新兵,竟能署名在前,于当时全国知名、…  相似文献   

8.
《学术月刊》是在我进上海财经学院(即后来的上海财经大学)读书一年后创办的。五十年来,我一直把《学术月刊》视为教材参考书,拜为无声老师。《学术月刊》最早引起我阅读兴趣的,是教我们政治经济学的孙怀仁老师在讲授社会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时对两大部类的划分以及比例关系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并说,如有时间他将写文章说一说他的看法。很快,《学术月刊》1957年3月号上发表了他的论文《关于纯粹流通费用中可变资本部分的补偿形式问题》,接着有宋承先在《学术月刊》同年5月号上撰文跟他商榷。这对于活跃我们的思想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孙怀仁老师…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学术月刊》创刊40周年、《学术月刊》社于4月10日邀请沪上及外地专家学者40余人召开了“20世纪的中国学术”讨论会.与会人士不仅就“20世纪中国学术”的定义、研究方法及其性质等发表了各自的意见,而且还就20世纪中国学术在中西文化与学术的碰撞和融合的背景之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与教训、部分具体学科在20世纪的发展脉络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1957年我从故乡扬州来到上海读大学,就读到了刚刚创刊不久的《学术月刊》.当时,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屈指可数,印象比较深的,仅北京的《新建设》.《学术月刊》一问世,就以其清新独特的风格而引人注目.我虽是一个穷学生,还是赶紧去补购了前几期.经过四十年风风雨雨,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已数不胜数,但《学术月刊》仍一如既往,以其清新独特的风格而为众多学者所珍视.  相似文献   

11.
多角度研究     
郑学檬,教授,博士生导师。1937年9月出生于浙江天台县,1960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学系,并留校任教。1984年任厦大历史系系主任兼历史研究所所长。1985年9月任厦门大学教务长,翌年7月任副校长(1990年10月起为常务副校长)至1998年7月离任。曾于1992年至1998年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现任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等学术领导职务。在《厦门大学学报》、《学术月刊》、《历史研究》、《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主要学术著作有:《简明中国经济通史》(合著,…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和老作者,我热烈祝贺《学术月刊》创刊40周年.从50年代末开始,我就给《学术月刊》投寄拙作,先后发表了约七八篇以上的文章.在我的印象中,《学术月刊》是国内刊物中坚持学术性并且办出自己风格、特色的刊物之一,质量堪称上乘.  相似文献   

13.
冯契是《学术月刊》几十年的老作者。自《学术月刊》创刊起,一直到他去世,冯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不少重要论文。如果我们按时间顺序来阅读这些文章,就可以大致了解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冯契在20世纪下半叶的思想轨迹。他生前亲自编定的  相似文献   

14.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学术月刊》已经走过了五十个年头。回首这五十年:从1957年1月10日沐浴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风而创刊,到1966年8月因遭遇“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而休刊;从1979年1月在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大潮中复刊,到如今不断知难而进、推陈出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月刊》所走过的历程,其实就是中国学术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整个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关注重视,一大批年轻学者带着才情与学养、朝气与活力加入到学术队伍中来,文化的繁荣、学术的繁荣就在眼前。我们同时感到,《学术月刊》这五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折射着中国学术界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结晶。因此,我们借着五十岁生日之机,谨向五十年来不断支持《学术月刊》的新老作者们送上深深的感谢与祝福!也向所有关心和帮助《学术月刊》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学报的精神内蕴是对学术不懈的追求。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学桴》、《北京大学月刊》、《清华学报》等期刊都以追求学术为精神旨归。在近现代知识者看来,学术精神实则等于科学精神,对学术的追求实则与振兴中华民族有着紧密的关联。以《北京大学月刊》、《清华学报》为例,它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发表那些具有"真研究"的学术文章,把追求科学精神的倡导落在实处。同时,为培养新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月刊》创办五十年来,其最大特色就是重学术,以学术标准为先。《学术月刊》之名堪称名副其实。仅以我个人的感受为例,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马克思以前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理论的发展》(1963年4月号),现在看来,显然有浓厚的教条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应该算得上是一篇学术性很强的专论,而且编辑部约稿时就强调要我写得有学术性。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引文也多,重史料和说理,《学术月刊》把这篇文章作为该期首篇发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歇笔十余年。1980年,我的《黑格尔与荷尔德林》一文是“文化大革命”以后…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上海经济史研究会和《学术月刊》编辑部联合召开了讨论会,就“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展开学术争鸣。讨论会由该会总干事黄逸平教授主持。兹将部分发言摘要发表于后。  相似文献   

18.
《学术月刊》作为上海社会科学界的权威性刊物,四十年来,以其优质的论文,开放的风格,饮誉海内外,也发表过不少关于上海史的论文.值此上海迅速发展、上海史倍受关注的时期,如果能更多地发表一些这方面的文章,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这方面的讨论,对于促进上海史研究的繁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83年7月,《文史》杂志发表姜纬堂先生《辨<心史>非郑所南遗作》,本人期期以为不然,便作《论郑恩肖<心史>绝非伪托》(以下称“拙文”),寄《文史》,遭拒;改投《学术月刊》,获刊于1985年10月号。1987年4月,《学术月刊》又发表姜氏《再辨<心史>非郑所南遗作——答陈福康同志》(以下简称《再辨》)。编辑欢迎我再写文章。我当然赞佩《学术月刊》的做法。只是当时除了因忙以外,探为《再辨》的文风、学风而惊异,乃至竟  相似文献   

20.
在《学术月刊》创刊五十周年之际,回忆起自己这些年的学术经历,感觉自己学术上的每一步成长,都是与《学术月刊》分不开的。记得还是在跟蒋孔阳先生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在蒋先生家里结识了《学术月刊》的老编辑林榕立女士。她不嫌我们年轻、资浅,主动向我们约稿。我当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写了一篇与前辈张怀瑾先生商榷的文章《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主要是谈自己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不同理解,批评张先生提出的“不平衡规律”说。该文经过林榕立编辑的亲笔修改,1982年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这是对我的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