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农业农村发展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科学总结,是加快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胡锦涛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明确了推进农村、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指出了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具体途径。在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胡锦涛的农业农村发展思想,对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协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农业经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中国十多年来农村经济改革的理论总结。邓小平同志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思想是:中国农业人口过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必须紧紧抓住这一要害,树立大农业的思想,搞多种经营,并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实现农、工、商的全面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减轻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形成农业现代化的推力。与此同时,要切实注意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农村人口占2/3的农业大国,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且对农村社会的全面快速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进行思想教育,是团结工农群众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论略李体文,于淑雪农业以及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民主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毛泽东清醒地看到并紧紧地把握这一点,在领导中国革命之始,就将重点放在农村,以农村作为革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为改变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毛泽东对国内农业的地位、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利益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对于加强农村工作,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加强农业发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思想对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从加强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途径等方面对邓小平这一思想作简要分析,并牲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进一步加强农业发展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分散的农业大国。在中国历史上,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然经济曾长期相沿,宗法制的乡村组织历千余年不衰。但时至近代,作为中国社会新生产力的资本主义因素缓慢而又畸形地发展起来后,他们便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发生了强烈冲突,并希冀按照资本主义的要求改造中国的封建农业。在这个新旧冲突日益加剧的过程中,中国的有识之士敏锐地感觉到:中国农业发展之路,中国乡村建设之途,必须重新探索。于是,一大批中国乡村建设新道路的探索者应运而生,孙中山就是这许多探索先驱的佼佼者。他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建设中国农村的新思想。 孙中山的农村建设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下面将分而述之。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本文全面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 ,并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 ,阐明了邓小平这一思想对当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若干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倡导者、支持者和领导者,他在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新局面。邓小平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现代化和乡镇企业的大量论述,构成一个具有突出特点的理论认识领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邓小平同志正确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巨大成就。而在今后,邓小平农业发展理论将依然是我们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农业基础思想的现实思考朱友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我国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农业始终是影响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坚决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首先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发展农业经济,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毛泽东从农业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的高度进行了论述,邓小平对毛泽东这一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思想,为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三农"思想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若干思想主要包括: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确立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跨世纪目标;提出了建立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的重要思想;明确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明确了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明确提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这些思想对于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重农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毛泽东认为,土地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的根本问题,农业合作化是引导农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中国社会大发展的基本前提。这一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农村问题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阐述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若干思想,主要包括强调农民问题是我们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问题,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确立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代化战略目标;提出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思想;明确了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明确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思想;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明确提出提高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水平,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问题.这些思想对于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农村发展思想初探周晖一、农业要实现两个飞跃邓小平认为,农业深化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他在1990年3月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论述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他始终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将生产力的发展放在首位,对农业、农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进行了科学地分析,指出农民的富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从而创造性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三农"思想。今天,认真学习和运用这一思想,对解决新形势下的"三农"问题,推进农村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苏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形成了以实现农村政治民主化、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升农村文化水平、保障农民利益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列宁这一思想,对处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战略部署。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振兴乡村、怎样振兴乡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全面系统、逻辑严密、博大精深、动态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是新发展理念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全面贯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农村的创新实践,是百年大党领导“三农”工作实践探索的新发展新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纲领。本研究认为,在建设农业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为指引,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粮食安全两条底线作为前提基础,把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统筹推进作为战略重点,把促进融合发展作为关键路径,把凝聚振兴合力、推进发展路径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持续夯实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进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思想论争发轫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益破产的农民和日益凋敝的农村。以农立国论、工业立国论、农工协调论和文教兴农论对农业、工业、工业化之于农业发展的意义等问题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并且形成了五种不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农业农村现代化思想观点和发展道路的梳理、比较和评析,我们获得深刻的思想启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之源在农民和农村;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利的条件;要重视现代科技力量;要有统一的领导力量和科学的战略规划;要独立自主地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回望并反思20世纪上半叶的思想论争,对于今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农村经济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就如何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党以邓子恢等同志为代表就提出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邓小平主持起草并经党的十一届六中会全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这种思想,认为“在当时和以后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蓬勃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