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在翻译实践活动中,经常遇到朝鲜语定语和状语的翻译处理问题。虽然这两个成分在句中不起什么主要作用,但从语言的逻辑意义上看,对它们的修饰和限制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其意义是深远的。对它们翻译处理得好坏,是关系到译文的质量问题。对此,在我们反复研究对比中,确实感到它们的重要性,就是在语言的运用上,它们也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现在仅就朝鲜语状语翻译处理问题,谈一下看法。在朝译汉中,首先要掌握好朝鲜语状语的性质、状语的材料、状语的位置、状语的表现、状语在句中所包含的逻辑意义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好朝汉两种语的共性和异性,  相似文献   

2.
蒙汉语的一些词在词组或句子里的先后次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例如,一个句子里作主语的词,无论在蒙古语还是汉语里,一般都位于句首。定语一般在主语、宾语之前,状语在谓语之前。这些现象说明蒙汉语语序有许多相同方面。本文是就蒙汉语语序的一些不同方面作比较。讨论的内容是汉语的“谓宾”、“谓补”、“谓补宾”、“谓宾补”和“谓补宾补”等语序在蒙古语中的主要表示方法。为了比较方便,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沿用过去句子成分的术语。一、蒙汉语的基本语序在汉语的句子里,一个词与另一个词的关系,句中甲成分与乙成分的关系,主要是靠词的排列顺序和虚词来表明。语序对汉语来说是重要的语法手段。如“我从北京来”不可以用  相似文献   

3.
榴星瑶话和榴星土话的词汇类别大致相同;两者形态都不发达;语序是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且都比较固定;瑶话中的类名前置现象,土话甚至现代汉语都少见,但在古代汉语中却能找到类似现象.这些都说明了瑶语和汉语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虽然瑶语借用了汉语的某些词类的词,但在语法上仍保留自己的特色,并且拥有特殊的后定语和后状语用法,所以瑶语仍然是与汉语不同的另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4.
《庄子》一价形容词简单谓语句的基本句型共有四种:(1)s+PAnl(共310句)(2)S+Adv+PAnl(共227句)(3)S+PAnl+C(26句)(4)s+PAnl+O(2句)。句型(1)有6种不同的结构模式,句型(2)作状语的主要是副词、带词尾的状态形容词、介宾短语等,句型(3)中作补语的主要是介宾短语,句型(4)宾语是形容词的配价补足语。  相似文献   

5.
根据不同的标准,每种语言的词汇均可分为不同的类别。词类是影响语言正确运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词类问题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具有辨别词类的能力是正确使用词汇的前提。英汉词类在担当句法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汉语句内语序时空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序观测分析包括语序成员的划分命名、语序性质类别的判定以及方法规则的选择。三者相谐调,特别是针对具体语言的具体语序类别(可简称序类),选用切合实际的方法规则至关重要。就汉语句法结构语序(成分搭构语序)而言,成分规则比词组规则更具有针对性,更切合实际。汉语句法结构语序的主要特征在于其序维带有两重性:一为位存(空间顺序),一为时序(时间顺序);按一定换算规则可从位序推导出时序。  相似文献   

7.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语序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都属SVO语言,但由于分属不同的语系,所以在语序上仍有各自的特点。汉语最显著的两个语序特点是:状语全部前置于动词;具有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语言所没有的后置"程度补语"。该文从认知语用角度探讨其原因,认为这两个特点都可用"可别度"这一认知概念进行统一解释。"可别度"是人类认知的共性,在英汉语言中都有体现,只不过体现的程度有别。汉语语序的基本特点是从话题性强的成分到焦点性强的成分的信息流动,所以表示背景性的状语,一般前置;而在英语中后置于动词的方式状语,如果是新信息,即焦点,在汉语中也表现为后置的程度补语。  相似文献   

8.
状语主位化是一种能产生语篇效应的语言手段,它具有五种语篇功能:语篇背景设定功能、语篇语义凸显功能、语篇话题导入功能、语篇信息焦点对比功能、语篇衔接功能。依照认知语言学中图形一背景关系理论,主住化的状语是背景成分。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状语主位化具有突显小句图形和强调已知背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用综观论认为语言的任何使用情况都隐含语用成分,语言任何层次上都能发现语用视角.以此观点解析影响英、汉语言语序选择的主要原则,如信息分布原则、主题前置原则、语篇连贯原则、时空象似原则等,都能够从语用综观论角度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汉语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因而语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语序一般都比较固定,但有时候,句子的语序会发生改变,我们称之为易序现象。汉语里有很多易序现象,不但口语,而且书面语中也存在很多易序句。本文将从语用角度对主谓易序、动宾易序、状语中心语易序、定语中心语易序、动补易序等几种现象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句子的主语和渭语是句子的结构中心,有足够的意义比重、补语也是句子语义中的重要部分,因此都不存在独立的问题,而定语和状语是结构上比较次要的成分,一旦联系性质发生变化.构成相对独立的语段,便可以独立,同位语是修饰另一名词的,是一种特殊的定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独立。本文拟从次要成分独立的条件、制约次要成分独立的因素两个方面对俄语次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语序的实质是语言成分按语法关系进行的线性组合序列。从语言结构上讲,汉英同属于分析性语言,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语序来表现。文章就英汉两种语言的语序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处理汉英语序转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汉英语序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序的实质是语言成分按语法关系进行的线性的、横向的组合序列。从语言结构上讲 ,汉英同属于分析性语言 ,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语序来表现。就汉英两种语言的语序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提出了处理汉英语序转换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语序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一般语序的普遍性谈起,揭示出汉、英、俄三种语言的共性,重点论述了汉语中的状语、补语、定语、存现句的语序等及与俄语、英语的差异。本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序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抓住多数语序的普遍性又要注重个别语言语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三个平面”理论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比较英汉原因状语从句的语序异同,解释一般英汉原因状语从句语序“相反”的现象,以及英汉语中那些和普通原因状语从句语序“相反”的问题。这既是“同中求异”的比较,也是“异中求同”的比较。从较高的理论层次把握、理解和掌握英汉原因状语从句的语序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相关的英语教学和提高交际效率及实践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朝鲜语的状语词尾"■"与汉语的结构助词"地"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状语标志。在很多情况下,朝鲜语的状语词尾"■"在汉语中经常对应于结构助词"地"。"■"与"地"的主要功能是,与前面的成分结合以后成状语,并修饰其后的谓词性成分,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它们的不同点是"■"只能用在谓词性成分之后,而"地"则可以用在谓词性成分和体词性成分之后,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法律语言的语序特征,提出了语序调整法在法律翻译中的三个典型用法,如定语语序转换,状语及插入语语序转换,主被动语态语序转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由谓词性成分充任的状语与状态补语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这两类成分之间的差异是由它们与相关谓语动词在语义结构关系上的不同造成的。补语指称的是由动词指称的动作行为所引发的新情况,动词指称的动作行为是补语指称的状况的生发点;而状语指称的则是一个伴随性状况,与动作本身不发生直接的联系,不影响动作行为的主要进程。作者认为,状语、补语和相关谓语动词在句法层次上的语序的排列与它们在语义层次上的时间顺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常用祈使句“A+V+(一)点儿!”(V代表单音节动词,A代表单音节形容词)表示说话者的态度和意愿,句式中的A常为表示数量范畴的形容词“多”和“少”;而其他语义范畴的形容词只能构成“V+A+(一)点儿!”的句式,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的语言现象。而且后一种格式都可以转换为前一种格式,前一种格式一般不能转换为后一种格式。从认知语言学和汉语语法化的角度去探究其动因和机制,可以发现祈使句对语境的依赖性使得表达了数量范畴的“多”“少”使用的频率高,范围广,在人们的头脑中有深刻的认知基础,祈使句与数量范畴建立关联后是无标记项,同时“A+V+(一)点儿!”的语序结构也是保留了古代汉语中形容词用于动词前直接作状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视觉诗是一种改变诗行的排列方式 ,切断诗句的正常语序 ,孤立和突出事物的形象因素 ,充满绘画感的诗歌。英汉视觉诗在情感符号和语言意象化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们都能在书写变异、语篇衔接等方面产生视觉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