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边主义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最重要的转变。本文从中国外交的多边主义转型出发,分析了中国在其中遇到的困难、表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国际国内的主要原因。中国外交由于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国际格局和秩序以及领导人的个性和思想的制约,在参与多边的国际机制、开展多边外交方面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专门领域内全球性问题的涌现,专业性国际组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日渐凸显。就中国对外战略而言,专业性国际组织在构建软权力、参与和塑造国际机制、拓展多边外交方面具有三重维度的不同角色。在构建软权力方面,专业性国际组织是中国对外战略重要的软权力基础。在参与和塑造国际机制方面,专业性国际组织是各专门领域内的国际机制载体。在拓展多边外交方面,专业性国际组织是中国对外战略不可多得的多边外交平台。专业性国际组织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由此凸显。  相似文献   

3.
方炯升 《东岳论丛》2022,(10):24-34
在国际格局加速演变背景下,多边主义理念、制度与行动正遭遇严峻挑战。中国作为多边主义的维护者与发展者,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真正的多边主义内涵丰富,体系清晰,包括守正出新的价值观、公平正义的规则观、问题导向的行动观和责任担当的角色观。真正的多边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问题意识、目标导向和治理路径上高度同构,符合当今国际体系中权力结构、秩序结构与文明结构转型的现状,在与形形色色的“伪多边主义”对照中体现出自身优势,并可以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发挥团结作用、引领作用与塑造作用,有利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价值基础与能力基础。中国始终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人类进步的一边。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蔓延,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以国家为中心的多边主义治理也不断暴露出内在的局限性,非政府组织、全球公民社会等非国家行为体对全球问题的解决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治理的紧迫现实呼吁新的多边主义。新多边主义是在多边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全球公民社会进行国际合作的产物。虽然新多边主义治理替代多边主义治理并非易事,但是它对全球治理的重构正在缓慢和艰难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蒲小平  钱镇 《学术探索》2022,(10):82-93
源于长期战略规划、地区安全秩序和全球治理诉求等多重考量,俄罗斯使用相对实用的外交策略处理与阿富汗的关系。尤其是在阿富汗易帜前后,俄罗斯不断调整其外交政策,运用多种策略,最终成为阿富汗大变局中最具影响力的角色。从外交模式来看,俄罗斯通过“双轨外交”在阿富汗各派势力以及美国与塔利班之间实施战略对冲。同时,为了确保俄罗斯的阿富汗立场,创造性地提出以多方参与、多边协商的“莫斯科模式”替代美国的“民主改造计划”,力图用“多边体系”将阿富汗政治进程纳入俄罗斯主导的解决框架中。通过“双轨外交”加“多边体系”外交策略,俄罗斯优化了以阿富汗为中心的中亚、南亚乃至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为普京实施“大欧亚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外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多元外交思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尊重主权平等和坚持非干涉原则、实施审慎的多边主义、主张多极化和国际民主,以及反对霸权主义等。多元思想作为中国外交的重要理念基础,其来源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传统文化(历史因素)、追求现代化的国家身份(行为体因素)、东亚主权国家体系的存在和冷战遗留(体系因素),以及国家领导人对于中国作为特殊国家的认知(观念因素)。然而,建立在多元思想基础上的中国外交实践将遇到美国霸权与欧盟规范化等西方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自新世纪以来,周边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布局中被赋予首要地位,而首脑外交是这一地位的具体体现.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政治制度,中国的"首脑"是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体成员,首脑出访也就是"九大常委"的出访活动.从2003年至2009年七年间,与受访的其它国家相比,中国首脑出访周边国家呈现了出访次数多,出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强,出访安排上具有优先性,参加周边地区多边国际会议和重点庆典活动多等特征.通过首脑的出访,可以看出当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特点:地缘政治的特殊考量决定了周边外交在当代中国首脑出访中的特殊地位;坚持双边外交与多边外交并重,全面、深入、广泛地开展全方位周边外交;首脑出访务实高效,经济外交空前活跃;致力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与和平稳定,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布什政府单边主义外交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政府执政以来外交政策的显著特征就是单边主义 ,即使在“9·1 1”事件之后单边主义也并没有多大收敛。作为实施外交战略的手段和方法 ,布什政府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决不是偶然的。它不仅是布什政府所信奉的保守主义政治哲学使然 ,而且也是美国超强实力特别是军事技术实力的结果 ,同时还与布什及其政府班底的外交风格密切相关。从未来走向看 ,布什政府不会根本放弃单边主义 ,但在特定情况下又会复归多边主义 ,而维持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平衡点 ,将是“美国外交一贯见长的实用主义”。  相似文献   

9.
峰会外交是指以多边最高级会议为舞台而开展的外交活动,与多边首脑外交有交集,也有区别。当代峰会外交既有正式峰会机制和非正式峰会机制之别,也有区域性、跨区域和全球性峰会之分。在全球化和全球性问题的日趋扩散的背景下,峰会外交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将峰会外交推到了全球治理的台前。虽然人们对峰会外交评价不一,但后危机时代峰会外交的集群召开则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峰会外交的期待和厚望。从总体上讲,峰会外交不仅引领着全球治理的发展方向,而且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了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搞好国内建设,主张加强我党与外国政党的交流往来,建立双边或多边政党关系。政党外交实践体现了毛泽东处理政党外交的独特风格,即主张不同性质政党之间的包容与合作、注重党与党之间的独立与平等、追求政党关系的宽松与和谐、坚持对外援助的慷慨与无私、坚决反对大党主义。这些鲜明而独特的风格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今天的政党外交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理论界》2015,(7)
二十一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多边主义在理论和政策实践两个层面的繁荣。多边主义作为当今国际关系领域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其意义不在于多边的形式,而在于其不可分割性、普遍的行为准则和扩散的互惠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多边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非国家行为主体和广大社会力量日益成为推动多边主义全球治理的新生力量,而其治理方法则越来越倾向于跨领域、多维度的综合治理。利用多边主义理论进行国别外交政策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不同国家多边主义外交的成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任秋娟  朱伯玉 《河北学刊》2007,27(4):235-239
多边文化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和谐世界的语境下,国际生态合作需要在多边文化背景下去探讨和分析。多边文化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差异与国际冲突的关系,有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和谐世界的文化解读。国际生态合作以多边文化为理论基础,要想减少生态利益冲突的危险性,必须关注多元文化之间的生态对话;同时,还需建立有效的联合国环境组织,以解决生态协定的"碎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崛起和向现代化强国身份挺进而进行的世纪之交的中国外交转型是中共有所作为的第三个奋力时期,即由毛泽东时代的革命外交向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外交,再向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所倡导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过渡的第三个外交攀登期.中国参与国际制度、融入多边外交体系、构建新型国际秩序战略、中国国际角色认知转变即外交政策转变是中国外交转型的几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14.
新多边主义时代中国国际法的使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年来,解决全球性化问题的全球治理进一步推进了国际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联合国大会决议和联合国秘书长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国际法治"是联合国的核心价值和原则,提出了国际社会要解决共同面对的多种危机问题必须要倡导"新多边主义",新多边主义必须注重"优先发展全球公益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全球化纵深发展和相互依存的时代,是推进新多边主义与改进全球治理的时代,必须加强和协调国际法治才能解决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多种危机问题.变革的时代给中国提供了在国际法领域充分发挥作用的新契机,也对中国国际法学界和中国国际法学者提出了如何应对时代挑战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其外交战略在继承了毛泽东外交战略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为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对外交往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邓小平外交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外交思想、外交利益、外交实力、外交目标、外交政策,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科学体系,体现出"创新性"、"全球主义"、独特的思维取向、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中国多边首脑外交:作用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的中国多边首脑外交成绩斐然,实现了主权、发展和责任三大利益需求;拓宽了范围与渠道,深化了内容与作用;今后加强实践与理论研究应成为其在新世纪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底以来,中国外交的行为方式及其内涵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表现为全球问题积极应对、地区问题合作协调、多边外交直率担当、双边关系自主果断、海洋维权强化实效、军事战略主动公开。中国外交变化的特点表现为自信的大国心态、负责的对外行为和理性的指导原则。借鉴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主流理论分析中国外交变化的原因,自信来自综合国力的提升,负责源于积极参与国际体系,理性依赖思想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主体也日益多元化。政府已经不是唯一的外交主体了,历史进程昭示着非政府组织已逐渐成为一国外交的重要载体。有必要通过剖析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者、非政府组织在对外援助、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价值观念以及制定国际规范等多个方面的作用,来揭示其在公共外交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外交是中国体制内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外交权力和外交职能是历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赋予的.宪法赋予全国人大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以及人大作为中国代议机构的职能,使得全国人大开展的议会外交兼具其他体制内外交无法企及的特殊权重以及"既官又民、亦官亦民"的松散特点.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人大外交形成了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双边友好小组、参与国际及地区议会组织、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外交形式.人大外交从体制到实践都日趋成熟,在中国外交的整体部署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外交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继承性,或者说连续性。新一届领导集体在许多方面继承了邓小平、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思想,如推进多极化进程,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新安全观,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推行睦邻外交,加强与大国的关系以及开展多边外交等方面。同时,外交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创新性。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外交工作既要有所继承,又要有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外交目标。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几年来,中国的外交工作正在经历着一种深刻的转型,已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外交理念和风格。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