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雯 《社区》2013,(31):40-41
我到社区工作不久就遇上了一个“奇怪的老人”,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到社区办公室来一趟,来了也不说话,你招呼他,他也不理,就直奔报刊架而去,找到最新的地方报刊拿了转身就走。这样好几次后,我忍不住向身边的同事打听这位“奇怪的老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位老人是退休老干部,平时闲下来喜欢看书,写文章,他经常向地方报刊投稿,  相似文献   

2.
善良     
关邑 《山西老年》2009,(3):43-43
一位老人被从后面开过来的小车撞着了,老人倒在地上。当时,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小车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一个男人。男人一看老人挣扎着要坐起来,就赶紧说:"你先别动,我问你,伤着哪里  相似文献   

3.
生存的勇气     
佚名 《社区》2003,(19):45-45
对门邻居家来了一位乡下亲戚——一个不能讲话的聋哑老头。一天下班正准备开门进屋时,邻居家的防盗门忽然打开,就是这位聋哑老人一阵呀呀哑语,招呼我进他屋。我以为出了什么事,进去一看,什么也没发生。又一天下班,他又在门前。看来,他已经摸清了我下班的规律。这次,我刚坐下,邻居就回来了。老人在一旁傻傻地笑,弄得主人有些不好意思,慌忙解释,说,可能是一个人困在屋里时间久了闷得慌,想找人聊聊。我想也是,这儿不比农村,在乡下还可以找人比划几句,但在这儿,人生地不熟,又有语言障碍,孤寂之中,难免会有如此“唐突”的举动。  相似文献   

4.
换锁     
对门的老邻居前些天搬走了,这两天来了新对门,听说是小两口都是上班族。昨儿我晨练回来,发现对门的门上竟插着一串钥匙。真是粗心啊,这要是让小偷碰见了,不正是天赐良机吗?我感慨着赶紧敲门,敲了老半天,一点动静也没有。一定是比翼双飞了,我拔出钥匙,转身回到自己的家里,反正我  相似文献   

5.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奠基人。他小时候就很聪明。一次,华盛顿的邻居鲍克尔家被盗了,丢了不少衣服和粮食,由于很久都没找到小偷,闹得全村人心神不宁。华盛顿找到村长说:“我看这小偷是本村人,  相似文献   

6.
小偷遗言     
如果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敢承认自己是小偷,这个人就是我。我相信,就连我师傅也不敢承认。那次看日出时,他偷了我的钱包,之后我们就断绝了师徒关系。他变得很让我瞧不起。干一项事业,缺乏正确指导和严格训练,就很容易走弯路。这使我在偷窃方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捷径,屡战屡败。  相似文献   

7.
身教     
母亲独自把他带大. 母亲是个爱恨鲜明的人,这样的人做事果断决绝,能担当,所以她调教的儿子没有阴柔之气,从小虎头虎脑的,很有朝气. 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感冒发烧,在医院打完点滴下楼的时候,一个人呼啸着狂奔而来,紧接着后面有人喊:“抢包了,抓小偷!抓小偷!”楼梯上的人下意识地纷纷避让,母亲健步上前,轻轻伸出一只脚就把小偷绊倒了,有几个人把小偷按住,丢包的人赶上来骑在小偷身上就打,母亲大声喝住:“不要打他!”  相似文献   

8.
贾云  李萍 《社区》2012,(3):19-19
“最近两年中,我三次小中风,失去了出门下楼的自理能力,老伴也是风烛残年。多亏了潼泾社区的罗书记,组织商业一条街的10位好心经理志愿者,送米送油送点心,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问题。罗书记还开展‘短信呼’,天天问候我们有啥需求。家里脏了,她亲自带人来打扫,心里闷了她叫上小诸、小王背我下楼坐轮椅,让我看看潼泾的新面貌,所以咱们社区这家敬老爱老护理所真是好!”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潼泾新村八旬老人汪遵愈逢人就讲他的幸福事。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6,(8)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钟,来了一位老人,年龄80岁靠上,他是来拆拇指上的伤口缝合线的。他急切地说,他9点钟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优先给他安排。我请老人坐下,看了看他的病例卡,按惯例,老人应该去找另外一位大夫给他拆线,但至少得等一个小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而且正好我有一点空当,我便决定为老人拆线。治疗中,我和老人聊了几句,问他是否已经和为他拆线的大夫约定了时间,老人说没有,他知道那位大夫9点半以后才上班的。我好奇地问道,那你还来这么早干什么?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他必须9点钟到康复室和妻子共进早餐。这一定是一对恩爱老夫妻,我心里猜想,话题便转到老人妻子的健康上。老人告诉我,她的妻子已经住在康复室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她患了老年痴呆症。我随口问道,如果你去迟了,她是否会生气。老人说,那倒不会,至少在5年前,她就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我非常惊讶,问道:"5年前就已经不认识你了?你还每天坚持来和她一起吃早餐,甚至还不愿意迟到一分钟?"  相似文献   

10.
贾云  李萍 《社区》2012,(2):19
"最近两年中,我三次小中风,失去了出门下楼的自理能力,老伴也是风烛残年。多亏了潼泾社区的罗书记,组织商业一条街的10位好心经理志愿者,送米送油送点心,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问题。罗书记还开展‘短信呼’,天天问候我们有啥需求。家里脏了,她亲自带人来打扫,心里闷了,她叫上小诸、小王背我下楼坐轮椅,让我看看潼泾的新面貌,所以咱们社区这家敬老爱老护理所真是好!"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潼泾新村八旬老人汪遵愈逢人就讲他的幸福事。  相似文献   

11.
读书乐     
放寒假了,离开了试卷,跳出了题海,该轻松一下了,我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书了。我先看我最喜欢的寓言名著《伊索寓言》。这本书共51篇故事,图文并茂,非常吸引人。我用5天时间就看完了《两个朋友》、《贪心的狗》、《金斧、银斧和铁斧》。那篇《小偷和他的母亲》我反复看了好几遍。  相似文献   

12.
有位老人在河边垂钓,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可爱,便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没有接受,而是要老人手中的钓鱼竿,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鱼竿,我就可以自  相似文献   

13.
小小的善     
李惠 《社区》2010,(11):29-29
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那份平易近人的和善态度。攀谈数小时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我下了几级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我客气地说:“太冷了.赶紧回屋吧。”老人一笑,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4.
张海静 《百姓生活》2010,(10):24-24
晚饭后去厨房洗碗,房门“吱呀”一声轻轻开了,抬头看,原来是对门的刘叔。家人连忙从沙发上站起来,请他进屋坐下。刘叔很健谈,一坐下就眉飞色舞说个不停。当年,他与我父亲是同事,比我父亲小几岁,却比父亲更早生出一头华发。  相似文献   

15.
轻松一刻     
《社区》2010,(24):38-38
唯恐太迟 一个男人手拿纸袋在路上狂奔,恰巧被一位巡警遇上,巡警怀疑他可能偷了什么东西,于是就上前把他拦住了:“喂,站住!袋子里是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6.
那是第二十个教师节,我带女儿上街买点礼品去看望老师。女儿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自己给老师的礼物,然后陪我到另一个店里买我给我的小学老师的礼品。选好礼品后才发觉钱包不翼而飞,我知道我遇上了小偷,只好自认倒霉。幸好女儿身上还剩几十元钱,只好买了个便宜的礼品。我和女儿分道扬镳,去看各自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青草儿 《社区》2012,(30):50-50
有天早晨上班,看见一同下楼的于叔手里竟然吃力地拎着四个垃圾袋,我打趣地问:“你现在开垃圾制造厂了啊?”于叔笑笑摇摇头,像怕被谁听见似的,很神秘地低声对我说:“是我对门那对小夫妻制造的。”  相似文献   

18.
青草儿 《社区》2012,(20):50
有天早晨上班,看见一同下楼的于叔手里竟然吃力地拎着四个垃圾袋,我打趣地问:"你现在开垃圾制造厂了啊?"于叔笑笑摇摇头,像怕被谁听见似的,很神秘地低声对我说:"是我对门那对小夫妻制造的。""他们的垃圾,怎么由您老人家来扔?"  相似文献   

19.
何李 《今日南国》2007,(1):44-45
我今年23岁。不谦虚地说,我条件比较好,得益于老爸老妈的照顾,有着一副令人仰望的178米的身高。所以不管是在大学上学还是在公司工作,喜欢我人很多。可我偏偏遇上了一个身高只有165米的矮个子男人,而他竟成了我的男朋友。  相似文献   

20.
瓜农难秀才 有个秀才去赶考,在路上感到口渴。忽见前面有一个菜园子,一个白胡子老人正在看园。秀才上前问道:“老伯,我很口渴,能给我根黄瓜解解渴吗?”看园老人看了看他说:“看样子你是个渎书人,那我考考你,答对了就送你黄瓜解渴。”秀才答应了。老人说:“身穿红袍,头戴绿帽,坐在泥里,呆头呆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