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提高学生积极适应能力是寄宿制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由于办学条件、教育观念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单调,难以适应学生对寄宿生活的多样化要求。为了丰富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提高学生积极适应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全发展,笔者提出了以下措施:国家必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教师编制;寄宿制学校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自身功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开发校本课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激发学生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2.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是由我国当前的农村人口布局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举办寄宿制学校必须解决好学生尤其低龄儿童对学校生活等方面的适应问题。我国应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学校建设与管理、推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Y省X县为个案,系统和客观地展示和分析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适应状况,通过深入分析寄宿制学校的学校环境及其条件、教师、家庭和同伴对寄宿生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建议,探讨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指导对策,以期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点滴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农村人口增长率降低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村学龄儿童外出就读,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锐减,为了整合利用教育资源,形成办学规模,国家对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它在"普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寄宿制学校学生适应问题的调查问卷,数据表明学生在学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规范适应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其原因为学校教育的偏颇、家庭教育的缺位等。学校通过设置适应主题的课程、建设开放的校园环境、开展家校合作,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等,两者的结合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并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中心寄宿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中心寄宿制周期短、师资强、投资少,与寄宿制、代理家长制、留守儿童之家制、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制相比,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寄宿制学校的大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其家长接触减少,其家长对儿童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减弱。受隔代教育、家长文化水平、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以及家庭教育的功利性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借助有序logit回归,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寄宿制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父母一方外出的留守儿童而言,在校住宿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对于双亲外出留守儿童而言,在校住宿给他们的学习成绩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双亲外出留守儿童自身较差的心理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住校在学习方面给他们带来的正向影响。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过程中,有必要从当地学校中挑选部分教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学方面的培训以承担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此达到预防和化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农村学校在农村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学校的撤离导致农村社会文化主体缺位、文化载体缺失、文化结构瓦解,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困境。要通过构筑农村文化场域、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激发农民文化自觉和形成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等路径来化解当前文化困境,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它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社会体制的制约。企业文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在企业中的具体化。接受非本土的社会文化是会产生融合成本的。而民族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成本是最小的,效果是最佳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中国企业要扬长避短,用传统文化构筑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1.
农村环境法律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村环境法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文化视角,对农村环境法律文化建设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在农村环境法律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环境法律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尤其是民族寄宿制民族学生。因此,需要构建和谐合作的氛围,注重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改革,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学生宿舍文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什么是地方先进的检察文化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地方检察机关实际,系统阐述了构筑地方先进检察文化应当遵循的原则,检察文化形态结构理念设计及构筑地方先进的检察文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地区寄宿制工程是提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甘肃省某县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展开了调研,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寄宿制在推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教育均衡推进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该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特殊情况,导致了诸如学生安全、营养、心理等问题的产生,违背了寄宿制建设的良好初衷,制约了农村教育水平的发展。研究通过阐述这些问题以寻找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诗性文化根源于农业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农业田园生活的诗意追求。从环境美学角度看,增强农村和城市环境的田园性,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而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构农业生态文明,就是广泛建设诗意乡村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氛围融洽,基本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他们对学校的教师水平、人际关系、安全保障的满意度较高,对宿舍条件、饮食情况、学习环境的满意度较低,但均处于“满意”的状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情感态度因子关联性最强,行为倾向态度因子和意愿态度因子次之;学生的年级对学习满意度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学生的民族、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父母的职业与学习满意度有非常微弱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18.
农村少数民族问题是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团结和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着边缘化、冲突加剧、发展迟缓等问题,其基本成因是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认同的不平衡,应立足公民文化认同,从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民族政治平等、促进经济发展等几方面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在发展中寻求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20.
在新机制改革背景下,青海省兴海县藏族牧区通过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县级财政聘用生活服务人员、完善贫困寄宿生补助政策、建立教学设备更新改造长效机制及加强日常管理等举措,有效化解了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面临的配套设施不完备、后勤人员短缺、家庭负担加重、学生发展困难等难题,对突破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困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