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我国对1993年制定的《科技进步法》进行了系统修改。新的《科技进步法》巩固了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律基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写入法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宽容失败和强调诚信鼓励创新,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科技资源的共享制度及运行机制,支持农业基础科技研究。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科技进步的超效率DE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河南省科技进步水平及在全国各地区的排名进行研究,并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代表河南省科技进步的大中型企业1999-2006年的科技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价,认为影响河南省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是资金和人力投入少、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等,最后对河南省科技进步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研究生,是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深入分析创新人才培养视野下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及阻碍因素,积极创建研究生学习型党支部、注重研究生能力培养、加强党员党性锻炼、深化党组织理论学习和强化党员管理,有利于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进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海峡西岸农业科技进步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相当的问题和差距,为此,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体系建设,加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与创新,努力形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5.
三大经济区通过科技政策创新 ,扶持高新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并吸引了国内外创业资本和科技人才。其主要经验包括建立和完善高新产业政策体系 ,重点抓好高新园区政策示范作用、提升政府的服务功能、政策上保障科技人员的利益及制度上强化领导干部推动科技进步的业绩要求 ,这对江西通过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具有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企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非公企业在我国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非公企业的党员又是企业中的骨干力量。园区党委非常重视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将其作为党联系和团结非公经济企业主和企业员工的桥梁,并将党员的发展管理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园区党委针对黄花岗科技园区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层次"三高"人才聚集的特点,从2008年开始在园区企业中实施"党员人才共培养"工程(简称"双培工程"),即把人才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人才骨干。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经达到了预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信息资源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在促进科技进步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科技信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进而阐明科技信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要促进生产发展.而促进生产发展,一条根本出路在于依托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机制的稳健运行,以此带动福建省的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目前,福建农村科技进步机制运转效率低,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科技进步的带动性不强.农村科技进步机制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本文通过对现行福建农村科技进步机制的运行分析,透视出当前机制运行中的一些弊病,并就如何促进福建农村科技进步机制的健康运转提出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湖北中部崛起的科技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家顺 《江汉论坛》2004,(11):60-62
科技进步是实现湖北中部崛起的决定性因素,是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因此,依托科技进步既是湖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湖北实现中部崛起的现实选择。湖北要实现中部崛起,必须强化科技首位观念,真正把科技进步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强化科技部门的纽带作用,找准科技工作的着力点;强化县域科技进步工作,构建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强化科技创新体制,培植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0.
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世纪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当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的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表明,新世纪将是科技创新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跃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大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观念支撑和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基于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科技进步拓展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机会和造成劳动总量相对过剩的双重影响上分析,我国科技在就业贡献率过程中存在科研主体界定不严、原创成果稀缺、科技融资困难、科技创新激励不力等问题。文章从科技进步模式、科研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科研主体潜力、科研人力资源调整等四个维度,对提高科技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中的贡献率做了对策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贵州经济在总体上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其经济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依靠科技进步转变贵州工业发展方式,具体可通过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的结合;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推进新科技在矿业产业中的全面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巩固壮大烟酒支柱产业,促进轾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振兴以军工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产业和新兴工业;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等措施来实行.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的突破和创新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所在。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阻碍了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现阶段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速度,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专利工作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新世纪 ,知识经济时代以势不可挡之势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 ?是知识 ,或者更准确地讲 ,是创新。科技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动力 ,科技成果商品化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1 999年 8月 ,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 ,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他说 :“抓住机遇 ,努力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赋予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以更大动力 ,是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们一个伟大的战略性任务。”“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加强科技创新 ,是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民营机制优势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州市农科院自 1 985年创建以来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赶超世界农业科技先进水平为目标 ,以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为出发点 ,积极实施科研创新和种业体制创新 :抓住科研创新龙头 ,靠科技进步增强竞争力 ;大胆探索体制创新 ,发挥自身优势推进种子产业化 ;面向市场需求 ,拓宽发展空间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叶菠 《南方论刊》2004,(6):10-12
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茂名要实施"工业立市"、"四大跨越"的发展战略,实现建设粤西经济强市的宏伟目标,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千方百计抓好科技投入,加大产学研和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营造科技兴市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制定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形成政策支持体系,是我国促进创新活动的重要措施。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通过运用各种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法规,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运用科技进步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活动的基本思路是,通过进一步健全科技进步政策体系的内涵要素,使其形成矢量相加的共同导向机制,促进基础研究,攻克前沿技术,突破重大关键技术,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科技税收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中存在着不利于科技发展的一些因素。为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税收政策,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创建科技开发企业,鼓励科技企业扩大规模,鼓励研究开发和成果转让等。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 ,只有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社会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的竞争己成为知识经济竞争的实质 ,因此 ,我们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而要推动和实现科技创新 ,既需要利益机制作为内在动力 ,也需要国家财政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需要国家财政政策的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20.
桐城市位于皖西大别山东麓,是桐城派的故乡、安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撤县设市,现辖18个镇、4个乡,总面积1644平方公里,人口75万人。得益于该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工作和科技管理卓有成效,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殊荣,经济发展已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经济实力强县(市)前列。1.1科技进步与科技管理对推动桐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多年来,桐城市政府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为主线,强化科技管理手段,创新科技管理思路,全面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实现桐城市经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