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炒米,是蒙古族人民特别喜爱的一种食品。那黄灿灿珍珠般的炒米,兑上酸奶子,用白糖一拌,吃起来清香爽口,既解饿,又解渴,的确别具风味。炒米的吃法有好几种:用黄油、奶皮、白糖拌着吃,很象芝麻糖的味道;用奶茶泡吃,又香又  相似文献   

2.
黄澄澄、脆生生的炒米,是蒙古族的传统食品。用香喷喷的奶茶泡起,然后放入奶酪、酥油、白糖……真是香美可口,别具风味。炒米是用糜子炒制的。伊克昭盟地处内蒙古高原的高寒地区,这里的土质和气候很适宜糜子生长。但是,长期以来,糜子产量不高,品种退化,播种面积减少,致使农牧民吃炒米越来越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一位汉族知识分子,投身边疆30载,为培育糜子新品种,发展糜子生产做出了贡献。记得,那还是1959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两年的魏仰浩,来到了准格尔旗马栅公社红旗大队搞业务蹲点。他一边劳动,一边帮助当地开展农作物的栽培试验。当年全大队小麦单产接近400斤,线麻、花生、水果都获得了丰收。 1960年冬,饥饿和寒冷席卷了古老的鄂尔多斯高原,风沙吞噬了草场,毁坏了农田,开  相似文献   

3.
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地区,是人人皆知的伟大英雄史诗。它的创作,是藏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蒙古族人民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这部流传于藏族、蒙古族地区的英雄史诗,它们之间有着血缘的关系。它是从藏族地区发源,远及到蒙古族地区。这一点,我们曾做过比较翔实的考定;蒙古族地区流传的命名为《岭格萨  相似文献   

4.
蒙古谚语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语言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蒙古族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艺术总结。蒙古谚语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从广泛的社会背景上反映出广大蒙古族劳动人民对僧、俗封建统治者的憎恨,对不良行为的谴责,表现了他们朴素的阶级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美、健康的情操。现就杜尔伯特草原上流传的蒙古谚语,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图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蒙古族图案特点及民俗文化特征从五个方面论述蒙古族民族艺术特征,分析其具体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揭示了图案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激发人们进一步发展蒙古族图案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水月 《中国民族》2014,(8):70-71
蒙古大营,是一种文化以餐饮的方式诠释蒙古族博大的文明,让人充满无尽的遐想与期待。蒙古大营,是一种穿越从草原戈壁到现代都市,从游牧大漠到世界舞台,草原文明今朝撼动全球。蒙古大营,不仅仅是一个餐饮品牌,更是一个光茉的草原文化传承者,小中见大,举重若轻,诠释和弘扬着灿烂而辉煌的蒙古文化。炒米、奶茶、嫩香羊肉,琴声、歌声、声声悦耳,品蒙古大餐、游天堂草原,听马头琴声、饮醇香奶酒、赏醉人牧歌……这里是歌的海洋、舞的故乡、亲朋好友们团圆欢聚的好地方,带你体验马背民族的传奇生活。  相似文献   

7.
蒙古语文是广大蒙古族人民的交际工具,是蒙古民族的重要的民族形式。解放以前蒙古民族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同时,蒙古语文也受到排斥和歧视,因此,发展和繁荣蒙古语文是蒙古民族多年来的愿望。但是这种愿望只有在中  相似文献   

8.
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地区和蒙古族地区,是人人皆知的伟大英雄史诗。它的创作,是藏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蒙古族人民的光荣与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 这部流传于藏族、蒙占族地区的英雄史诗,它们之间有着血缘的关系,它是从藏族地区发源,更远及蒙古族地区,又有新的发展,这一点,我们曾做过比较翔实的考定;蒙古族地区流传的命名为《岭格斯尔》的一部《格萨尔王传》,是从藏文本《格萨尔王传》,直接翻译成为蒙文的这一事实,一般也早有定论,勿庸置疑。  相似文献   

9.
3分14秒,这是2011年央视春晚蒙古族歌舞作品《吉祥颂》的表演时间。"用3分14秒,为世人在春晚的大舞台上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的盛大场面,高贵、自信、大气。"这是专业舞蹈演员给《吉祥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继承和发扬了古老的蒙古文化,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种种习俗。其中人名称谓习俗别据一格。下面就蒙古族人名称谓习俗做一探讨。 一、以飞禽走兽之名作人名称谓 蒙古人用野牲动物的名字作人名,是从游猎时期继传下来的。9世纪蒙兀室韦西迁到斡  相似文献   

11.
<正>3分14秒,这是2011年央视春晚蒙古族歌舞作品《吉祥颂》的表演时间。"用3分14秒,为世人在春晚的大舞台上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在欢庆节日时的盛大场面,高贵、自信、大气。"这是专业舞蹈演员给《吉祥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江格尔》是集蒙古族英雄史诗之大成的卫拉特蒙古民间文学巨著。它结构浩大,情节曲折,描绘了许多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塑造了许多声若惊雷、猛如狮虎、威武雄壮的英雄形象。由于《江格尔》有着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因此,它已超越了蒙古民族自身的范围,为其他民族所传诵,并传人了其他国家,得到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声名赫赫。《江格尔》是带有卫拉特蒙古丰富而美丽的神话传说色彩的浪漫主义杰作。在蒙古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很多,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古代蒙古人民的愿望和追求。但是,在它们中间,提出美好的社会理想并将它具体而形象化了的作品却不多见。应该说,卫拉特蒙古人民的祖先创作并留给我们的《江格尔》,是在这方面独辟蹊径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3.
“古壶热”汉译为鼻烟壶。它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草原上流传了几百年,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在过去它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的鼻烟用具,也是代表一个人身份高低的标志。同时也是赠送亲朋和迎客礼俗的艺术品。现就“古壶热”的由来,和发展做一简述。 喇嘛教第一次传入蒙古草原是在13世纪中叶,第二次向蒙古草原扩张是在16世纪中叶。这次喇嘛教直接传入东蒙地区,使嫩江流域的蒙古人深受影响。喇嘛教所到之处,无不修建  相似文献   

14.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长期以来集体创作的一部史诗,在国内有藏文本和蒙文本。藏文本流传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广大的藏族地区,也流传在土族和纳西族部分地区。蒙文本称为《英雄格斯尔可汗》,国内流传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蒙古族地区,国外流传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匈牙利、伊朗等国。现在国内搜集到的藏文版本已有六七十种之多,仅就说唱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壮族、藏族、蒙古族等在我国拥有众多的人口,而且这些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对于这些民族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蒙古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拥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并且富含深刻的精神元素,集中体现在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对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对于当代的启示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蒙古象棋或沙帖尔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文娱活动之一.牧民每当把畜群赶到花草芬芳、辽阔无垠的牧场上之后,有了空闲时间,便聚在一起,展开象棋比赛.蒙古象棋和其它棋艺一样,是锻炼思考能力的好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青海蒙古族从迁徙到青海高原以来,相对于蒙古族主体独立生存,于青藏高原这个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在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丰富了蒙古族文化的内涵。本论文从青海蒙古族历史文化形成的特点入手,对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的发展特点,从古代蒙古语书面文学、用古代藏文撰写的蒙古族书面文学、古代蒙古族民间文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究青海蒙古族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归纳其独有的特征,从而,论证青海蒙古族文学在蒙古族古代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壮族、藏族、蒙古族等在我国拥有众多的人口,而且这些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着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对于这些民族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而蒙古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拥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并且富含深刻的精神元素,集中体现在蒙古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对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为了对蒙古族的民俗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对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对于当代的启示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关于蒙汉杂居区蒙生的母语教学问题宝玉目前,在蒙古族青少年,尤其是城镇蒙古族中小学学生中,存在着丧失了母语或正在丧失母语的严重现象。从蒙古语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这个问题已成为蒙古族教育必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拟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并...  相似文献   

20.
博克,是一项在蒙古族人民中非常普及的摔跤运动,产生于13世纪,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与大自然抗争的结晶。博克,基本意为刚强、拼搏。博克,以一跤定胜负、不分体重级别为特点,重在参与,给人以平等的竞争机会。它可以使一些无名跤手有机会与“草原壮士”抗争,更赋予人自信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从现代体育的发展来看,有两种体育项目可以走向世界:一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