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工作,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拆除了门槛,取消了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但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相比,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享受政策待遇上仍有不少差别。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不是简单地让农民工到城市打工,而是要让农民工融入整个城市,在劳动就业、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两亿多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务工,其中大部分为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为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城市经济和社会非常需要他们的劳动力,但在最初,城市并不情愿全方位地接纳他们,不情愿向他们全面提供城市人所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导致他们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和其他各个方面遭遇很多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一项对442个县以及北京和珠江三角洲的调查中,外出劳动力受过高中和初中教育的都高于农村一般人口,由于年龄和教育的优势,他们具有较强的经济活动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是农民工的一个特殊群体。但是,按照帕累托的精英理论,如果精英群体长期居于社会底层。那就会引发社会的失衡,造成秩序混乱。城市农民工在农村中。基本上还属于中上层,精英  相似文献   

4.
近日民政部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有关部门就农民工融入社区问题下发的第一个专门性政策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 据统计,当前我国外出农民工有1.64亿人,其中约六成是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中的大多数虽然户籍在农村,但长期在城市就业,在社区生活,希望能与城市居民平等享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智雷  杨云彦 《社会学研究》2012,(3):157-181,245
在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情况下,中国"民工潮"和"民工回流"、"民工荒"并存的现象,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学术界的难题。本文根据湖北和河南两省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建立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决策的影响因素模型,从家庭决策的视角分析了家庭禀赋对迁移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越丰富,劳动力越容易选择留在农村就业或者回流农村,但是家庭人力资本值达到一定程度后,农村劳动力又倾向于外出就业。家庭社会资本有助于迁移劳动力外出务工,但是随着家庭社会资本值的增加,那些家庭社会资本更为丰富的家庭的劳动力则更愿意回流家乡就业。丰富的家庭经济资本同时可以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家庭经济资本可以为外出务工提供物质支持,但是丰富的家庭经济资本又会促使迁移劳动力回流农村,总体来说后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农户调查,截至2012年5月底,出生于1980年之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外出就业劳动力总体的53.9%。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输入地的劳动者,但绝大多数还没有真正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与输入地企业、政府和社区之间如何相互评价,如何化解彼此间思想观念及行为的碰撞,成为首先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城市生活不同于农村生活,农民工进入城市后会产生很多适应问题,那么面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社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解决困难,实现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相信农民工有自己的潜力,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这为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城市适应问题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问题的路径,为解决当前的农民工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马嘉楠  何芳 《现代交际》2011,(11):19-19
新生代农民工的培养事关未来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化战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后的居住状况是影响他们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状况的研究条件作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煜玲  张军涛 《城市》2009,(1):17-20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均耕地的日益减少.出现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全国农村有劳动力5亿多.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得到拓展.近年来已有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向非农领域的转移。但不可否认的是.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处于城市边缘.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因此,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是题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回乡农民工是继续外出还是留在家乡务工?人力资本、家庭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外出经历都对农民工个体的外出决策形成影响。促成农民工离开城市回到家乡的原因中。家庭因素和经济因素是最主要原因。分析表明,在影响农民工继续外出决策因素中,这些因素仍然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外出收入、婚姻状况、外出给家庭带来变化对农民工的外出决策有着显著影响。此外,年龄、外出打工时间长短和对外出生活的满意度也对其外出决策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市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其相关的研究也成为社会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却由于制度和非制度等综合因素的限制,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社会。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而研究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发展为就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渠道,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农业从业人员进城务工。农民工大量进入城市就业,在推动了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就业机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就关于农民工就业困难的现象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催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于先天性的教育缺陷,这些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民工只能在城市里从事一些诸如建筑、娱乐、餐饮等行业中低收入工种的体力劳动。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在9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  相似文献   

14.
尚雪娜  雷鸣 《城市》2015,(9):13-16
农民工队伍不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之一,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不高,主要受制度、观念及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因素等方面的阻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政府、社会及农民工自身等方面共同着手构建完善的城市融入机制,携手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李亚忻 《现代妇女》2014,(11):337-338
我国未来30多年的时间将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将成为城镇化实现的关键环节。从社会资本的视角下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探索了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所形成的障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新型次级社会资本、完善组织型社会资本的利益代表功能及强化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保障功能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原因及其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自由流动的机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长期的异地工作,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之下,很多的农民工无法融入当地城市,他们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知识、管理经验后选择回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但其负面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农村劳动力的"回流"顺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应该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积极、合理和有序地回流,以减少或降低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SARS冲击下的农村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SARS疫情突然爆发,人们最担心的是疫情扩散至农村,造成不可控制的局面。由于中央高层在关键时刻采取了强有力的行政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目前看SARS还不至于在农村大面积流行开来,但这一突发灾变所进一步暴露的农村社会经济体制弊端,值得我们深思。SARS在农村可以控制,但代价高昂。最大的问题来自农村务工者从城市向农村回流。我国农民工在城市有1亿以上,按目前抽样调查的数据,如果有5%左右的农民工回流,也有500万人口数量之巨;如果城市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回流农民工数量还会增加。这部分回流农民大部分在年内不再回到城市务工。这意味着农民务工收入会减少250亿元左右的收入,仅此一项使农民人均收入减少1.2%左右。这部分农民工回流还使城市建筑业、服务业受到影响。由于疫情影响,城市居民减少了消费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转变,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诉求,无疑是未来十年城市发展的动力所在。然而,当前的情况是,一些新生代农民工想留在城市,但因为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问题无法在城市安居。新生代农民工该如何融入城市?城市又应该为他们创造什么样的环境?(11月8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9.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市民化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的主流模式。文章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历史背景、动力机制和特殊形式,深刻揭示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在推进我国城镇现代化建设、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务工已转移约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分布在各个行业。目前,农村还有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一群体大部分还将以农民工形式转移出来,农民工在城乡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民工问题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为此,国务院建立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工青妇等有关群众团体组成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国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劳动保障部。今年三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刊就其主要精神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