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语言习俗作为反映社会文化的有效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揭示社会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本文沿用1999年Biber 等人采用的语料库性别词汇分析方法,选取英国1961年LOB及1990年ICE-GB两个语料库,通过对比分析对两个时间节点的性别词汇,从三方面(性别特指词汇参数、双重性别词汇参数及特殊性别词的文本分析)研究1961年到1990年英国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变化并探索此变化是否与在英国盛行的女权运动有关。结果发现,相较1961年,1990年阴性词汇及双性别词汇分别使用频率增多,特表女权的新兴词汇出现,侧面印证英国女性性别歧视现象可能减轻或至少女性得到更多的关注。但同时,社会对女性权益的态度可能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词汇是一种文化符号,其形成与消亡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发展过程。英语中有很多词汇短语带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是我们学习外国文化、了解世界历史文化进程的一扇窗口。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语中一些词汇短语的形成及其文化内涵,揭示了这些词汇背后蕴藏着的丰富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世界历史发展的烙印。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交际工具。语言的系统性反映了它具有极强的规则性,因此,英语语法学习是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英语语法教学的三种原理,结合这三种基本原理与英语长句相融合,构建成包括词汇、短语乃至句子整体语法分析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对今后英语语法教学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诠释  相似文献   

4.
爱伦?坡短篇小说的恐怖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分属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因此,本文作者从词汇理性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差异两大方面对词汇的跨文化差异做了一些探讨。目的在于能够从点到面,进一步探讨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问题,并根据教学经验,采用直接解说法、融合法、交际实践法,对比分析法和测试法五种方法来进行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5.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历史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时代的自觉表现,自有其客观的现实依据。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确立,更应有文化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实践,因为价值本是文化的核心内核,价值的导向性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模式;而文化的状态是价值及其体系得以树立的外在环境,文化生态的规约性造就着价值体系的形成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确立,理应自觉和实现于先进文化以及和谐文化的时代发展及其文化和谐。  相似文献   

6.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文化性质和文化价值的语言学科。通过民族语言研究各民族文化,不仅能加深对各种语言的文化属性的认识,而且对揭示各民族文化史上的未知现象,重塑少数民族文化的整体面貌,了解各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都有重要意义。各民族语言的词汇、语音、语法,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各民族语言的整体结构和系属关系,也能加深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文化语言学将从民族语言中获得无限的资源和生机,同时,也将提高民族语言研究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文化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树立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有其客观的现实依据,价值是文化的核心,价值的导向性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而文化状态是价值及其体系得以树立的外在环境,文化生态的规约性造就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应以文化和谐为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词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可以看到文化蕴涵在词汇中得到多方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语言 ,尤其是影响语言中对社会文化反应最敏感的词汇。科学技术的变革、社会历史的进步是新词产生的决定因素 ;一个民族的文化观念、社会心理和社会时尚是词语变化的现实依据 ;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是词语发展的外部动力。反过来 ,透过词汇的发展变化 ,我们亦可清晰地看到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制约,新西兰英语有着不同于其母体—英国英语的特点,本文主要从词汇角度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探讨。毛利文化的渗透使不少毛利语进入英语词汇,形成新西兰英语的一大特色;新西兰英语中有着不少独立于英国英语之外的独创词汇和俚语;同时从其区域性特点来看,新西兰英语词汇与英国英语相比有着同词异义和同义异词的现象,并且在拼写和发音上也不同于英国英语  相似文献   

11.
中国英语产生于国际英语对中华文明和华夏社会的描述,也源于中国人用英语来描述自己与世界,它是国际英语的拓展与延伸。中国英语以标准英语为基础,但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层面上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从语言,文化与思雏的关系探讨中国英语的语篇特点,进而说明中国英语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英语教学中所讲授的词汇、语法及篇章的结构及内容,概述文化内容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英语教学中,语言被视为语法和词汇的二分体系,语法和词汇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中国英语教学中尤为盛行.《词汇法》一书的作者Michael Lewis挑战了传统的将教学分为语法教学和词汇教学的观念,他认为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Grammaticalized Lexis)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Lexicalized Grammar),词汇(Lexis)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而语法结构应从属于词汇.本文旨在探讨其理论依据,指出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英语课堂语言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第二语言习得通常通过英语课堂语言教学实现。课堂语言教学通常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句法、文化及语用的教与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通常过于重视语音的“正统”性、词汇量的积累、语法和句法的规约性以及显性语言文化,而引发学生学习上的挫折感。找出问题所在,正视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将会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5.
任何语言都需依托于自己的文化背景。文化是民族差异的标志,而语言又像镜子一样将这种差异反映出来。因此,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学习其语音、语法、词汇等体系,更意味着要学习目的语(targetlanguage)所反映的思想、风俗及社会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学习其“内在语言”。词汇,尤其是实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最终也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英汉实词对比,不仅能反映出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别,反过来这些差别也能加深我们对英汉词汇的理解。通过考察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本文总结了五种实词对比方式,旨在探索词汇与文化的关系,从而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英语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中国英语不仅要重视语言现象,更要关注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中国英语是在核心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受汉语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干扰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变体。中国英语研究对外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英语,不仅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听、说、读、写、译技 能,而且还要接触与英语密切相关的文化。本文通过介绍丰富多彩的英语经典文化,旨在追溯英语语言 中经典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幽默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幽默反映了英语文化中的价值、偏见以及现实等。英语幽默产生的根源多种多样,有修辞格的巧妙运用,有对语用中合作原则的违反,也有因词汇、语法、句法歧义而产生。现从英语语音的角度分析英语幽默的语音根源,即同音异义、谐音、音渡、斯普纳首音误置、语音停顿和重音。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英语是英国英语的重要变体之一,由于受到历史、政治、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演变过程中加拿大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与英国英语有较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负迁移下的英式汉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式英语为英语学习者所熟悉,但英语式汉语同样存在。文章通过研究英式汉语中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价值观的迁移,分析英语学习对于汉语学习的负迁移,尝试探索避免英式汉语产生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