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采用"成功度"评价的方法,建立了PPP项目绩效评价梯度模型.以浙江某园区PPP项目的案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结果显示:PPP项目绩效评价梯度模型有效避开了评价指标模糊、难以量化的难题,在对PPP项目进行评价方面表现出极强的实用性.为进一步提高PPP项目的绩效管理水平,应设置独立于项目的第三方作为评价机构,加强对PPP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监管;加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从行业角度构建行业统一的指标体系,为PPP项目绩效评价提供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综合考虑PPP项目中的独立监管机构、私营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9个测量PPP项目绩效的关键指标。对现有的PPP项目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识别出PPP项目绩效的3大影响因素和18个可测量的子因素,并构建了分析PPP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PPP项目的特征因素与项目绩效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项目环境和项目参与人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参与方的满意度、项目的功能和质量对PPP项目绩效最具有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关键绩效指标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是当前中国的重要政策,PPP模式被广泛应用到中国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却缺乏行之有效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不能够为项目的绩效考核提供可以依据的标准,最终致使项目的政府监管缺位,绩效无法跟踪,项目产出受到影响,社会公众的福利难以得到保障。文章针对此问题,在以往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48个绩效指标进行进一步分析,为政府监管PPP项目识别出41个KPI,并分析了指标分组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提供了保障,为PPP项目绩效提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于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大背景下被政府推出,而采用PPP模式来建设和运营地下综合管廊被视为该等项目投融资方式的一种创新机制.由此,通过论述综合管廊项目投资范围的合理确定、运作方式比较、定价及调整机制、绩效管理机制和风险类型及应对这五个方面,来归纳关于建设地下管廊PPP项目实务要点,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条件下PPP项目存在前期持续时间普遍较长、运作不规范、危机频发的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危机并采取措施化解、减少冲突是PPP项目治理的关键。探究国内PPP项目危机发生条件和政策治理作用,能够为进一步规范国内PPP项目前期运作、解决项目危机、提高项目绩效提供有效的治理路径。建立前期交易成本、制度治理与PPP项目危机的关系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前期交易成本对PPP项目危机有正向影响作用,制度治理在前期交易成本与项目危机关系中起到负向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前期交易成本应作为PPP项目前期重要的风险关注点,制度治理应作为规制PPP项目前期运作的治理着力点,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危机治理作用,以推动PPP项目绩效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PPP项目的大力推行,引发了新的一轮热潮。此模式中各级政府做为项目发起人,其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规范与结果,对PPP项目立项通过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一个具体PPP项目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过程,来说明其内容、程序、方法及结论,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应用越来越广。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采用PPP模式,出现了PPP模式的滥用。为了判断项目的 PPP模式适用性,本文提出GOD(Goods-Operation-Delivery)分析方法,把PPP模式适用性问题简化为三个步骤及三项判断准则:首先,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根据项目产出的属性识别出无需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其次,以公共权力理论为基础,根据项目运行的属性识别出不能采用PPP模式的项目;最后,基于比较优势理念,根据项目交付模式的效率确定是否优先采用PPP模式。为了演示GOD分析的应用,本文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 PPP模式适用性进行了演示性分析,结果表明GOD分析可以较好地分析项目的 PPP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近年来已成为各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资金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但随着大量PPP项目落地,PPP发展逐渐暴露出较多问题.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PPP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研究和归纳,对PPP的概念界定、典型结构、主要运作方式和存在问题进行综述,认为PPP模式并非简单的融资手段,而是我国体制机制的一次改革创新,当前PPP模式在实践中存在问题,只能通过制度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进行化解.  相似文献   

9.
利用PPP项目三阶段博弈协商模型,考察长期关系型契约对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在存在自利性投资情况下,PPP项目能否实现合作剩余有赖于剩余索取权的有效安排.在PPP项目收益原则下,部分剩余索取权会虚置,与剩余索取权的配置原则产生矛盾.我国PPP项目普遍设置最高收益,可能扭曲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机制,导致PPP项目三阶段博弈协商模型无法完全实现,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不能达到最优配置.通过引入公共产品消费者参与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既可以实现PPP模式的公共性目标,又可以解决部分索取权虚置问题.PPP项目收益控制和价格调节与剩余索取权有效配置相结合的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剩余索取权有效配置与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PPP项目的再谈判比较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谈判是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再谈判的高发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以及管理效率的降低。因此,研究再谈判问题可以有效减少再谈判的发生,从而提高我国PPP项目的经营绩效。近30年,拉美国家PPP项目再谈判的众多案例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从PPP项目国际经验出发,结合我国实际,分析找出了PPP项目再谈判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PPP立法、改进合同设计、规范竞争性招标、加强监管以及明确相应惩罚制度等应对措施,为我国公私双方PPP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差不多”与“差点儿”是现代汉语的常用词,沈家煊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了两者在分布和语义结构上的差别,但没有揭示两者语用差异的根源。两者概念结构的对比以及认知过程的格式塔策略可以解释,为什么“差不多”不可以用于否定句,而“差点儿”则可以;为什么“差不多”的被修饰成分可以是名词类,也可以是动词类,而“差点儿”后面却不能接名词类成分;为什么“差不多”的被修饰成分可以是人们所期待的,也可以不是人们所期待的,而在中性语境下,“差点儿”所修饰的一般是人们所不愿看到的。  相似文献   

12.
考察汉语近指代词"兹"、"此"、"这"的历时更替过程后可以发现:春秋以前近指代词主要用"兹"来表达;西周开始,人们使用声近义通的"此"来代替"兹",春秋时期即完成了这一更替过程;唐代开始出现的"这",在宋代发展成熟,至迟在元代取代了"此"的主导地位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3.
“该 A 则 A,该 B 则 B”是一种“框中框”“句中句”的复杂框式结构,其可变项 A 和 B 的语义特征较为复杂。整个结构强调理当怎么样自然就怎么样,表现出[+理应性]、[+虚拟性]、[+条件性]、[+推理性]和[+强调性]的语义特征。在语义上,该框式结构还具有特殊的语义增值性,其增值的方式主要有对比凸显增值和典型事例增值两种,而其中的增值机制就是极量原则和类比推理。  相似文献   

14.
八股文可以分为大题和小题两类。仅从题目本身不能判断一篇八股文是大题抑或小题。一般而言,乡会试所考的是大题;而小题则有两种:一为童生所考的题目,一为八股名家出于技痒而为。名家的小题八股文可与小品相媲美。  相似文献   

15.
"八二《宪法》"历时30多年的社会变迁,有关土地制度的条款已经过四次修正,但其内容仍然存在与社会现实诸多的矛盾与冲突,《宪法》的根本法地位和最高权威受到挑战,修改《宪法》有关土地制度条款的内容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改革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国家所有制,统一城乡土地国家所有;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土地使用权实行城乡分区、分类管理;国家根据法律规定严格监管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转让等,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17.
"囿"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本指古代帝皇种草木养禽兽以供田猎游乐的场所.甲骨文中并无"苑"字,在先秦文献也极少出现,且具有多个义项."苑"的宫苑义与"囿"的本义是基本相同的.在表示养禽兽植草木用作帝皇游猎的场所这一意义范畴上,"囿"在殷商已经出现,先秦"苑""囿"并用,汉以后改用"苑"为多.在共时平面上,两者虽存在细微的词义差别,但不影响它们成为同义词;在历时平面上,两者的词义演变和更替过程则反映了社会生活风尚的流变.  相似文献   

18.
针对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中对"卢"声字分析的偏差,全面考察了从"卢"得声之字,得出一部分"卢"声字具有"粗短"的词源义,另一部分"卢"声字具有"黑"的词源义。并论及了准确地概括词源义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低频矩形波励磁方式下电磁流量计的运行原理,探讨了在励磁周期下获得准确流量值信号的基本关系,并就实现此信号基本关系的方法和对应的信号精度与动态响应问题,对现行方法进行了讨论。作为改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线控制的信号处理新方法,通过比较试验,证实了新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快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20.
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就广州大学通过树立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管理机制以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