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影响社会矛盾、关乎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论文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及其特殊性,阐述其对新时期和谐城市管理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强调民族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提出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政府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为摆脱封闭和贫困,向城市流动的趋势逐年增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对现有的民族关系格局必然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输入地和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民族关系和谐与否又深刻影响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由于历史的原因,也由于民族散居化过程中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的碰撞,容易形成城市民族关系中不和谐的因素。政府应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与管理,促进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维护城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3.
论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民族关系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当前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着国际政治和民族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及人力资源和文化贫困、宗教、民族意识非均衡性发展等带来一些不和谐因素;鉴于此,应通过消除民族分裂隐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加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新闻工作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新闻工作应该从推动经济建设、宣传民族政策、倡导先进文化方面入手,总结经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水平,在具体工作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北京市确定了"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目标,这是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作为多民族中国的首都,汇聚56个民族、80多万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城市,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和视野来研究北京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龙晔生 《民族论坛》2013,(4X):113-113
<正>2010年,北京市确定了"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目标,这是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作为多民族中国的首都,汇聚56个民族、80多万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城市,北京市世界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和视野来研究北京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杰 《回族研究》2006,(3):17-20
本文从“回族与生俱来的结合力”、“回族入乡随俗、随遇而安的适应力”、“回族与外族热情沟通的亲和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回族人的性格优势,从中论证了宁夏能够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并使小省区办成了大文化,是与主体少数民族的上述优势密切相关的。回族的“三力”不仅对构建和谐宁夏起着基石作用,对构建整个中国和谐的民族关系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大健 《民族研究》2006,30(4):1-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催化剂,因为其鲜明的平等特征、巨大的联结功能和激烈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民族间的真正平等、密切联结和友好竞争。我国民族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进步、和谐,基本价值原则是维护和确保国家和谐统一,价值出发点是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和完善我国和谐民族政策,应按“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在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下功夫,在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方面下功夫,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生态特征与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文化生态是指民族文化各要素之间以及民族文化与其所处民族生境之间的制衡关系,这种制衡存在是维护民族稳态延续的根本动力.民族文化生态应包含区域性、系统性、动态性和脆弱性等特征.少数民族在其历史进程中,在不断地应对民族生境时,构建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态,要建设好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必须准确认知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特征,这样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党的十七大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民族关系是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进一步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回族因在中国的广泛分布而决定了与其他的广泛接触,在接触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对民族关系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宁夏回族发展过程中与国家政权、汉族文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接触以及民族内部不同区域、不同教派群体相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和谐相处的建议和对策--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公民意识;树立待人如己,互相尊重的文化态度;坚持理性信仰、求同存异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距离北京最近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大厂各族群众始终高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切实担当起团结和睦、构建和谐、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共同责任,在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巩固了一家亲、手足情、心连心的民族关系,展现了独具大厂特色的发展理念和成果。  相似文献   

14.
尹波 《民族论坛》2012,(8):77-79
英语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两者之间既有矛盾冲突又可和谐共处。怎样在当前英语教育的冲击下保持民族文化的特性,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处理好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话题。本文以渝东南少数民族为例,研究英语教育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揭示英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提出构建少数民族习惯法领域本体对于加强民族习惯法研究及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同时还介绍了少数民族习惯法领域本体构建的方法,并用OWL对该本体进行了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16.
乌江流域各少数民族习惯法虽各有其民族特色,但蕴含着大体相同的伦理精神.在生命意识方面,体现出乐观豁达的生命情怀,敬畏生命、淡然生死;在族籍归属上,具有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以族内婚制度强化民族自我识别标志,以血缘凝聚制度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生活意识方面,凸显出浓厚的和谐共生精神,提倡尊老爱幼以实现家庭和谐、注重互帮互助而实现社会和谐、强调天人合一而达到人与自然共生.这些伦理精神不仅是本地少数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对当下的文化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辞涛  向运华 《民族学刊》2022,13(9):83-89, 161
少数民族养老问题已成为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老年人口呈现规模大与负担系数大的特征,并面临养老模式应然与实然的冲突以及民族宗教文化与养老体系的彼此调适问题。少数民族文化观念和宗教信仰影响着民族老人的养老选择,而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在赋能现代养老服务体系过程中有着制度、文化和实践方面的优势。基于此,通过培育积极养老观念、提供多元的现代养老保障和以人为本的制度构建,完善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与现代养老服务体系的互嵌路径。发挥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对健全现代养老服务体系的促进作用,发展与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相适应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让民族老人真正“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是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和谐民族"政策.在西藏立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政治关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尊重藏族风俗习惯等,构建和谐文化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西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党的"和谐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落实.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年来,全国60多个高校民族预科基地和预科点,在少数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院校紧紧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20.
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对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0年来,全国60多个高校民族预科基地和预科点,在少数民族教育预科教育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院校紧紧围绕"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