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疾病的防治是甲鱼人工养殖成败的关键。生产上,必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实行综合预防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使甲鱼健康生长。(1)注重种苗质量.选择优质甲鱼。种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甲鱼对  相似文献   

2.
鳖的红脖子病又称俄托克病、阿多福病。是由细菌、霉菌或病毒等病原体引起。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在70-85%),对鳖的饲养形成威胁,发病季节多在鳖的生长摄食期,3-6月份为高峰期,发病率为15-20%。  相似文献   

3.
甲鱼的肉味鲜美,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长期以来即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近年来甲鱼的市场价格一涨再涨。现在一些大城市甲鱼价格已达每公斤250-400元,即使中小城市也达200元以上。在野生甲鱼日趋减少的情况下,人工养甲鱼可收到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若建一个100平方米的小池,养甲鱼100只,将获利1000元以上,甚至高达2万元。  相似文献   

4.
河蟹“抖抖病”又称“颤抖病”、“环腿病”。此病发生面广、传染快、病程短、发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近年来河蟹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且目前病因、病原尚未完全清楚,也无预防和治疗的特效药物。笔者通过实践总结,采取“四三法”可以控制河蟹”抖抖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大健康观念本质内涵的理论标准与大健康治理原理引出的反健康状态对比中,引入大健康德治原理得出的预病、未病、小病、大病、末病、再病、善病、己病八病态。按照广义病位、病程、病度、病变情况,对反健康态或病态作出界定,并于不同层次生态系统平衡~非平衡~失衡~再平衡之中,以病原病根、病因病源、病发病机等判据揭示反健康态或病态原因。基于病态原因,以大健康观念不同层面本质内涵为指引,提出综合治理之策。最后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策略措施证明大健康观念、大健康八病治理的正确性和符合大健康观念、八病治理要求的中国行动的有效性。文中贯通应用大健康治理原理,既对中医天人合一、生心一体观作出论证,又推论出八神意情志、八伦、八信、八公等因子交错控制,以形成四生、生心、四心疾病相间相治、健康相间相促的作用路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6.
鸭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任何品种和年龄的鸭,一年四季都可感染发病,夏秋两季发病最多,传播迅速,死亡率很高。症状表现:病鸭潜伏期约2-3天,得病后一般3-5天死亡。病鸭眼睑肿胀,眼结膜充血,鼻分泌物增多,有  相似文献   

7.
甲鱼分段快速养殖新技术,即在14个月内能将刚孵化的稚甲鱼育成400克左右的商品甲鱼,比常规养殖周期缎短2-3年;甲鱼群体产量每平方米养殖池可达1.5公斤(最多可达2.2公斤),即每亩产商品甲鱼为1吨左右;甲鱼人工养殖全过程的投入产出比为1:2—3。每商产值20万元,纯利至少1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得病症状:青虾患病后,食欲减退,行动迟缓,大多静伏于水边或水草上,早期鳃部出现红色,后期转为黑色并糜烂,故称“红头黑鳃病”,发病1—3天后,病虾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小康生活》2004,(5):19
一、立枯病:是人参苗期的主要病害。5—6月发生,受害部位在近表土的茎基部,呈褐色,病斑逐渐侵入茎内腐烂,最后倒伏死亡。土壤低温多湿,土质粘重易发病。防治方法:①播前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进行土壤消毒。②发病初  相似文献   

10.
控制蚕病发生是夺取蚕茧丰产的关键。关键在于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养蚕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性蚕病,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传染的结果。为确保养蚕过程中少发病或不发病,就必须做好消毒防病工作。  相似文献   

11.
葛德光 《小康生活》2005,(11):17-17
一、浸染危害 梨、苹果、桃、李,杏、葡萄等水果炭疽病、轮纹病、黑星病、灰霉病、白腐病。等病苗孢子。一般可在果树的技干上或土壤中存活2-3年。如果把这些带有多种病苗孢子的病烂水果浅埋于果树下面,待雨季到来时,病苗孢子随蒸腾的水蒸汽散发在果园内,遇到适宜的温湿度,就会再次浸染危害果实,致使大量病果烂果出现.给水果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养蛙不瘟,富得发昏”可见治疗蛙病在养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和重要。牛蛙的疾病很多。但对牛蛙构成主要危害的是红腿病,烂皮病以及两病同时发生的并发病。 (一)红腿病。是幼蛙和成蛙  相似文献   

13.
柑桔蒂腐病俗称“穿心烂”,是柑桔常见病害之一。蒂腐病最初由蒂部发生,随后蔓延至果实中心柱,引起中心柱腐烂。病果质差、难食,商品率低下。一、蒂腐病的类型及发病症状:(1)黑色蒂腐病:此病最初发生在果蒂或蒂部周围,色褐,后扩展至全果。发病初期.病菌由蒂部逐渐向脐部蔓延,在果面上形成不规则的条状病斑。病斑边缘呈波纹状,似水渍状,无光泽,后呈  相似文献   

14.
从患腐皮病的长薄鳅鱼体中分离到M-01、M-02两株细菌,经人工感染试验均对健康长薄鳅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出现与自然患病长薄鳅相同症状,由此证实这两菌株是长薄鳅腐皮病致病菌。试验测得M-01、M-02菌株对泥鳅的LD50分别是1.83×10~5个菌/ml和5.92×10~5个菌/ml。据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特点,初步鉴定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药敏试验表明以上两株细菌对很多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5.
姜腐烂病是姜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发病率可达50%~100%。经柯赫氏证病律验证鉴定病原为类产碱假单孢菌(Psendomonaspseudoalcaligenes),病菌最适pH值为6~8,在土壤和病姜块中越冬,亦可在菜园等土壤中习居,通过土壤和种用姜块及病株残体、流水传播,5月下旬即可在田间出现症状,8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轮作、使从无病姜种是预防此病的根本措施;种植前用新鲜石灰粉、菌毒清等杀菌剂处理姜种,可以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尤以新鲜石灰粉防治效果为最佳,即使在重茬的病土中使用带菌姜种,也可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此法使用简便,取材容易,成本低廉,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姜腐烂病俗称姜瘟。在浙江、广东、湖北、四川、山东等姜区均有发生。感病植株不仅不能产生子姜,而且种姜也会全部腐烂。据笔者在浙江新丰姜区调查,得病轻者减产10—3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颗姜无收,农民种姜的积极性大大受挫。姜  相似文献   

17.
(1)芹菜叶斑病。造成芹菜叶、梗或斑块溃烂。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700倍液能有效地防治它。(2)大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和苔梗,多从叶尖丌始发病,初为苍白色小圆点,扩大为灰褐色,椭园形或不规则形,严重吋,全叶枯死。每亩用50%多菌灵100-150克加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对水60公斤均匀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3)黄瓜霜霉病。此病可使黄瓜呈白霜状溃  相似文献   

18.
赵峰 《小康生活》2001,(4):28-28
犊牛的血孢子虫病在俄罗斯的布良斯卡亚地区呈地区性散发和长间隔时间的烈性暴发。按月龄统计,暴发的犊牛月龄多为1.5~4个月,而散发的犊牛月龄多为4~10个月。按月份统计.一年中以4~7月份发病数量最多,而且多为小犊牛,大龄牛以10~11月份发病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9.
桃树细菌性穿孔病、桃树缩叶病是严重危害桃树生长的烈性病害。在长期的教学、科研、生产中,我校对这两种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摸索出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致富好门路     
湖南省桃源县盘塘多董家坪村青年共产党员董叔平.1991年建甲鱼池96平方米,自繁自养和收购仔甲鱼育肥.1992年出售商品甲鱼63公斤,收入1万多元,获纯利5000元。他坚持科学养鳖,按照甲鱼食性较杂和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