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决定着农民的参合意愿,进而影响政策的运行。通过对青州市谭坊镇参合农民的200份问卷调查,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频数、交叉、有序Logistic分析,结合访谈过程中管理层次反映的经验和困难,分析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体上较为满意,但对筹资额的组成部分认知较差。参合农民对报销补偿等的满意情况、自身的身体状况、对经办机构(含经管办、收取个人缴费、政策宣传的村干部等)的满意情况、新农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改善情况等四个方面对满意度影响较大,家庭人均年收入对满意度有反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认知与受益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对5个省25个县(市)2 024个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2007年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水平,以及这些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初期而言,参合患者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的补偿金额占其当年医疗总支出的比例显著上升,但是,与理论补偿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对大病医疗支出的实际补偿水平不到其理论补偿水平的1/3。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政策的认知来看,曾报销过住院费的农户的认知水平要高于其他农户,但总体而言,认知水平依旧非常低,且大多数农户对补偿政策的认知都低于实际执行的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前中国政府下大力气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政府成为农村初级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的外在推动力,但以法律为基础的制度建设滞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保障没有确立;还缺乏推行合作医疗政策和合作医疗立法的原动力,即承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体角色的农民,多数缺乏参加合作医疗的能力、主观积极性;作为主体的农民更多的时候是被动地接受各种规定,缺乏农民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机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特困人口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面是占农村5%的特困人口,归属民政部门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率一般都在85%左右,归属卫生部门管理。这两个制度在运作过程中的结合模式,既要有效地降低制度结合后的运行成本,让特困人口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住院补偿;还要有利于两个政府部门的工作协调。经过3年试点的探索,已经产生了较好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四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56户调查数据,运用逻辑斯蒂模型对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从年龄结构、参合报销情况、健康状况三个方面将农户分为高风险农户和低风险农户,通过描述性分析及计量检验验证了四川新农合运行中确实存在逆向选择,并就该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京市三个区县农民社会保障的运行诊断及农民自身对制度的整体判断,双向互动地呈现了现行制度的存在逻辑。农民对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需求很高,尤其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低保三大项目。然而,现行制度却与理想模型还存在较大落差。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愿保险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政府补贴的增加虽能提高农民的参合意愿,但它仍是治标不治本。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能可持续发展,要么会因保障水平不够而夭折,要么就会出现财政赤字而难以为续。在短期内,可以在坚持自愿原则下、在自愿性的框架中,通过兼顾门诊补偿、对一年内没有享受住院治疗服务或门诊服务的参合者提供相应的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服务、调整筹资顺序等手段扩大受益面来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最终通过引入强制性从根本上解决逆向选择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医疗保障实证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利平 《人口研究》2006,30(3):42-49
基于山东省450份问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试点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障碍进行了审视和总结。结果表明,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作为远远不够;农村人口的健康和医疗保障水平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宣传力度、满意程度、收入、文化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因素,应将他们作为今后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支撑能力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基于中国9个省份的实地调查,从地方政府、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管理部门和农户等制度利益相关者行为与意愿的视角,对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撑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制度模式、筹资机制、工作网络等模块的支撑能力有限.而能否成功借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能力;增强县市政府推行合作医疗的政治意愿,提高合作医疗制度平台的运行水平;并建立基于医疗供方道德风险控制的医疗费用降低机制,将决定农户从中的受益程度及合作医疗制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0.
王英豪  高和荣  周琪 《西北人口》2010,31(6):99-102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实施以来,杭州试图让农民和城镇非从业人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医疗保险项目、定点医院,并逐步提高筹资水平,报销和补偿水平。通过分析杭州新农合实施过程、运作逻辑,从制度供给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合理性出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以实现有差别统一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11.
罗小锋 《人口研究》2012,(3):104-112
基于6个省1586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次序Logit模型,探讨农村计划生育、农村卫生事业、区域环境特征、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计划生育的两个因素中只有是否享受奖扶政策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受过超生惩罚对农民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农村卫生事业的两个因素,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后看病是否改善和医疗支出负担对农民生活满意度都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在今后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中,政府应渐进增加农村公共事业支出比重,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适当提高奖励扶助标准,加大对农村超生家庭的处罚力度,使惩罚标准与收入及财产相对应。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农民的福利感受和政策的福利效应两个维度考察新农合的政策效果。全国10个省30个村的千户农民调查数据显示,新农合的福利性并未得到农民高度的认可,部分农民认为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医疗机构、基层政府而非农民。新农合在提高农民看病积极性、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农民健康状况等方面已初具成效。新农合在农民的参与,制度的设计与运行、实施与监督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了农民的福利感受和政策的福利效应。  相似文献   

13.
论建立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和农村合作医疗的解体 ,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医疗保健 ,农民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合作医疗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不可能再成为新时期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应因地制宜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灵活选择医疗保障模式 ,不能拘泥于千篇一律的模式 ,徒劳地寻求一劳永逸的模式 ,应该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应特别强调国家在解决农民医疗保障问题上的重大责任 ,国家需要在农民医疗保障的制度设计和财政投入方面 ,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贾洪文  崔勇敢 《西北人口》2010,31(2):106-11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三农”问题提高到更高的层面上,在政策上极大支持了我国的“三农”工作,农村医疗作为“三农”问题中农民的切身利益,一直是我国关注的对象。本文从农村医疗制度这项公共政策的发展历程入手,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通过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角度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和更好地在全国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对陕西省宝鸡市11个乡镇421户参合农民的调研资料,分析了新农合运行现状及保障能力状况,并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从农民视角对新农合保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参合农户对新农合保障能力评价为"很强"和"较强"的占62.2%,"较差"及"很差"的占8.84%,评价为"一般"的占29.3%。新农合的贯彻执行力度、政府的资金支持力度、医疗机构的设备保障状况、药品的价格质量、基金管理的合理程度以及定点医疗机构对常见病的医治能力,是显著影响农民对新农合保障能力作出不同评价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包国宪  高选 《西北人口》2010,31(4):124-128,F0003
在调研和梳理国内文献的基础上,对目前甘肃省新农舍筹资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制度设计上存在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民在筹资过程中博弈关系,导致筹资机制的可操作性低,存在地方财政压力大、农民工游离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外、筹资成本太高和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缺乏信心等现实性问题。提出筹资标准合理化、筹资模式高效化和以立法形式来保障筹资,提高新农合筹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于长永  刘康  何剑 《西北人口》2011,32(4):58-6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六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旧农村合作医疗阶段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阶段。两个阶段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速度都非常快,但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经历了顶峰之后,迅速衰退;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没有走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老路,但保障水平比较低。新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相似的起点,但是结果却大不一样。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退源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源于政府的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稳定的财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