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瞭望》2006,(8):108-111
公安部、人事部联合发出通知每年培训2至3万信息网络安全专技人员,上海领军人才可获专项资助,广州市人才市场出现“预约招聘”,深堋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河南省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国际人才交流》2005,(7):43-43
据悉,截止2004年底,在上海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达到了5.4万人,占全国的1/3;“九五”以来,上海累计聘请各类海外专家25万人次,常驻上海工作、学习、商贸的境外人士达7万人左右。这些海外人才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引领上海科技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加大海外人才集聚的力度,进一步推进“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香港专才引进工程的实施,拓展境外培训渠道,提升境外培训质量,上海市不久前召开了上海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海外联络处主任工作会议。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冯国勤出席会议并发…  相似文献   

3.
择业新趋向     
择业新趋向●河南:出现到非全民单位就业趋向●上海:保险代理人半年内不许跳槽●广州:未来10年外语人才缺5万●北京:限用外地人员●全国:播音人才抢手●二十一世纪:人才流向中西部地区●河南:出现到非全民单位就业趋向河南省人事厅于98年2月7日至12日,举...  相似文献   

4.
《人才开发》2011,(3):16-17
上海招聘网(SHjob.cn)于2007年11月推出针对贸易进出口行业招聘求职的网站——上海贸易专才网,这是上海首个专门为贸易人才服务的专项网站。当初之所以设立该网站,主要是上海招聘网发现,从2004年开始,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连续三年稳居世界前三。海关总署的数据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口岸外贸和海关税收均已占中国总量的四成。上海国际贸易企业机构逾8万家,其中货物贸易企业4万多家,外商代表机构1万余家,服贸企业3.5万家,服务外包企业600多家,与之相应,贸易进出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大幅攀升。而上海招聘网在实际工作中同样发现,贸易进出口类的招聘职位也随之不断增加,年增长幅度在30%以上。对此,2007年11月,上海招聘网专门推出针对贸易进出口行业招聘求职的网站,力求为上海国际贸易发展需要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5.
雷俊 《人才开发》2011,(7):16-18
“拉手网”华东区200多名销售人员集体跳槽“窝窝团”、“美团”华东300人跳槽,由著名团购网站“窝窝团”引发的这一系列人才争夺事件,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网络营销人才在日趋激烈的互联网商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而作为国内互联网商业的一个重要所在,上海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与争夺也日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才交流》2005,(2):32-32
本着有效提高非母语国家的英语教师教学技巧,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合格教师的目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与北京东方智库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拟举办英语教师资格证书(TEFL)课程培训,为中国英语教师量身设计了一套既具有国际水准.又符合中国英语教学特点的课程,在国内培训.授国际知名证书。该证书培训得到了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的认可,教学体系的研发得到了美国亚利桑纳大学英语语言中心及国内外著名英语教学专家的鼎力支持,具有极高的公信力.课程由美国亚利桑纳大学多名国际顶尖英语教学专家、学者主讲。  相似文献   

7.
廖杰远其人 ●中文语音识别领域的拓荒者;美国亚洲在线总裁兼 CEO。 ● 1973年生于福建省农村。 ● 1993年于福州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福建省林业研究院搞科研。 ● 1996年以 60万元起家创办“数据通讯公司”,任总经理,两个月后公司业务骤升至一个亿。 ● 1997年与中国银行 (福建 )合作,于国内首次开发语音识别产品。 ● 1998年推出国内第一个语音识别软件“中文天音”,受到政府部门重视。 ●同年底筹建国家 863智能计算机成果转化基地 (福建 ),挂职主任,时为国内三大同类基地最年轻主任。 ● 1999年初因控股…  相似文献   

8.
万辉  陈静 《人才瞭望》2003,(6):34-36
●在北京,每年10月对处级以上干部进行英语测试,已经成为“京城官员必演节目”,其主要目的是为境外培训储备后备人才。●培养一批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熟悉国际惯例,适应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高素质复合型领导人才,已成为中央和地方在职干部培训的重点。●目前,在中央和省级部门有很多官员都有海外留学背景,这一群体的人数正在呈现明显的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大 举抢滩中国,大批中国高 级人才走进外企●在这场越来越白热化的 争夺战中,国内许多企业 忍痛败北,无计可施●从外企的人才战略中,我 们也该冷静思考,汲取他 人之长以利企业腾飞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从无到有发展特别迅猛,据统计,全国已达到15万家的规模,雇佣了2000多万名中国职员。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在外企的中国职员,大部分是拥有高学历、掌握热门技术的专业人才。外企成为近年人才市场中的最大热门,“做一个外企白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热…  相似文献   

10.
2019年4月4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1+X证书制度”的试点方案文件,启动了学历证书+若干职业等级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即“1+X”证书制度。“1”是学历证书,“X”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该制度的引导下,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专业教学开始进行“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专业“1+X”证书制度的分析研究,了解了“1+X”证书制度下,艺术设计与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情况以及教学现状分析,提出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存在的问题: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育机制不足以适应新要求、“1+X”证书缺少社会认可,学生参与度不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拓展教师资源、构筑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提高“1+X”证书社会认可度,激发学生考证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培训是留住人才不可忽视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留住人才?通常很多企业的做法是提高他们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培训同样是留住人才不可忽视的因素,国外企业不乏此类成功经验,如美国爱德华—琼斯公司。该公司作为一家证券经纪公司拥有2.7万员工,员工年薪根据其职位的不同从2.24万到2.7万美元不等,在同行业中属于不太高的。但该公司的队伍比较稳定,跳槽的不多,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较高,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该公司每年对员工培训132个小时,这既便是在美国知名的企业  相似文献   

12.
谢文静 《人才瞭望》2006,(10):44-45
日本松下幸之助在主持松下公司时,写了《对人的思考》一书。其中一章就是企业要注重人才“再生产”。他在大阪总公司设置了人才培训中心,对新职工及在职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同时还兴建了36个实验室,招聘和培养了2.2万名研究生和工程师,使企业人才济济,职工创造力大大提高,公司生产和持有专利的产品达5.5万项,实现了他“从人才再生产到产品再生产”的宏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考证”“考级”已成为国人求职就业的“绿色通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更是使得“国际证书”在神州大地上迅速升温。各种证书带着耀眼的光环,来到了尚显懵懂的国人面前——人力资源经理国际证书(AACTP)、项目管理证书、国际注册会计师证书、六西格玛证书、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证书、剑桥大学商务管理及旅游管理证书、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证书、国际英语教师认证TESOL证书等等。五花八门的国际证书让中国百姓应接不暇。拿到国际证书是否意味着你就成为了国际化人才,国际证书为何升温,价值何在,在走入中国的进程中是否存在我们应该消除的盲点?本文将用具体案例对此进行点评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人才租赁在中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才租赁,最早起源于日本、美国。我国的人才租赁近两年才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认可,但是“地下”或“半公开式”的人才租赁业务其实已存在多年。据媒体报道,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南宁、沈阳、成都、郑州、广州、武汉、常州等全国近百个城市都相继推出了人才租赁服务。业内人士估算,广州市每年欠缺高级人才约30万人次,其中短期工作约20万人次,“白领租赁”业务在悄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仅广州每年约有20万人次被用人单位租用,租赁正成为与招聘同样重要的人才服务方式。人才租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短期租赁。指一个月以内的人才租赁,主…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四川经营管理人才中心组织了一次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测评活动,受测对象是成都市大型国有企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班子的全体成员。参加评审的专家组则是由行业资深人士、经济管理专家和心理学研究学者等三方面的人员构成。测试前,四川经营管理人才中心测评部负责人在现声介绍说,人才测评包括“素质测试”和“专家评审”两方面的内容。参加测试的人员都要将自己的人事档案中有关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如学历证书、培训证书、职称证书和获奖证书等交给评价中心由志人进行核查鉴定,以全面掌握受测者的历史情况。素质测…  相似文献   

16.
引智月报     
2月20日,在外专大厦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ORACLE(甲骨文)公司与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宣布将联合推出软件人才培训计划,并进行了职业能力发展计划的签字仪式。此次合作将重点拓展甲骨文职业能力发展计划,结合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在政策、资金层面的实力,培养包括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所需的软件人才。预计此次合作每年将为中国培养4000余名甲骨文认证软件专业人员,给中国产业信息化注入强劲动力。2月28日,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会见了美国亚洲文化教育基金理事长、美中文化教育协会行政…  相似文献   

17.
一、服务于两个根本性转变,探索建立跨世纪高级紧缺人才培训的新机制 上海的人才在国内一直保持着相对的优势,但按照上海跨世纪发展战略的要求来衡量,现有人才,尤其是紧缺人才的形势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现有明显的差距。当前,上海对各类人才需求的量规模之大、质量要求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上海跨世纪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和实现,从根本上取决于能否造就一大批面向新世纪的高层次人才。 我们上海市干部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对此作了积极的探索。 首先,确立以领导干部为培训主体,以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管理人才为培训目标的定位。领导本身就应该是人才。从表面上看,一个企业与另  相似文献   

18.
《人才开发》2010,(4):6-6
据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介绍,今年山西省将实施“万人输出上海就业计划”,在劳动保障部门的组织下,山西省就业指导中心对务工人员进行了订单式培训,目前已有310名务工人员到上海就业。  相似文献   

19.
<正>为提升应用型大学人才的就业能力,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要进一步发挥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截止目前,共有74家培训评价组织,93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批,分别涵盖了建筑业、信息类、社会福利、石油化工、水利水电等各大行业的专业技能证书,其中与管理类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证书仅有4个。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才交流》2002,(1):55-55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CAIEP)与美国最大的培训公司Alamo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就共同开发中国的培训市场达成共识。这是中国培训市场自加入WTO后签订的最大的一个培训合作项目。 Alamo培训公司自1976年建立,已运行20多年,拥有13000多种培训课程,是目前美国国际培训领域中最大的培训公司,曾成功地为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的200强企业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培训。迄今为止,公司已培训过各种层次的员工、职业经理人、IT人才、总裁等达500万人次。合作培训项目简介 传统培训* 美国Alamo培训公司与CAIEP 合作,将Leader's Edge(领导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