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实行“在地统计”是统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本市在统计管理体制方面所作的一次重大调整,也是统计调查分工、资料汇总单位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但就区县统计系统工作实质来说,“在地统计”是区县统计局工作的完善与拓展,所以“在地统计”的开展也是区县统计局按《统计法》的要求职能逐步到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政府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县(市)、乡镇二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给我们统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去统计部门主要依靠各经济主管部门来布置和汇总统计报表,而现在已成为历史。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求实,以改革为前提,提出新的统计方法适应当前正在不断变化的新的统计环境。一县(市)、乡镇二级统计管理体制的现状(一)县(市)统计管理体制1、原属市级各经济主管部门投资和管理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城镇集体企事业单位及其联营、中外合资等企业,原来统一都由各经济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3.
实施“在地统计”是统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是新形势下统计发展的需要,但“在地统计”与“机构改革”在某些地方出现撞车现象,如何变动?如何调解?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级政府、领导和社会各阶层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旧的统计管理体制的束缚、统计任务与条件不配套以及受利益因素的制约等,不仅影响了开发区统计工作的开展,更使全面综合、如实反映开发区统计信息显得困难很大。今年,上海市市长陈良宇在市人大政府报告中提出上海市要逐步推行“在地统计”。笔者从自身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在开发区实行“在地统计”更是十分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在增强区县经济活动和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要求下,各级政府更加关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以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区域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和城市建设等诸方面的统计信息,从而更加科学地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而现行的“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统计管理模式和统计调查渠道不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的全貌,难以适应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的要求,因此,改革统计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在地统计”,实现由“条块结合”向“以块为主”的…  相似文献   

6.
一、实行城区在地统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所谓在地统计,是指按照现行县(市)区行政区域,对该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单位,不论行征政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经营方式,均由其所在区县的政府统计机构依法行使统计管理职能.从形式上看,就是市属和市属以上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统计报表关系和报送渠道上,由过支直接向市统计局报表改变为向单位所在县(市)区统计局报表,经县(市)区统计局录入汇总后报市统计局;从内容看,其实质是县(市)区统计局依据<统计法>对辖区内所有单位实施统计工作的统一组织领导和管理,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用区域内在地统计数据全面分析评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这是对现行城区统计管理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陆震龙 《上海统计》2002,(12):13-14
在地统计是本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在相当一部分经济主管部门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为经济实体,不再依法承担政府统计职能,大量无主管单位产生后,为适应市区两级政府、两级管理需要而实行的统计行政  相似文献   

8.
市政府将扩大“在地统计”试点作为今年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这是对本市统计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标志着上海统计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上海市统计局为出色完成市政府的这一改革任务,在去年选择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条块并举”模式试点的基础上,将进一步积极、有序地扩大在全市的试点范围。 推行“在地统计”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统计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在地统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法制度、机构设置、法律法规、网络建设、利益格局等方方面面,有许多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问题。本期《上海统计》选登部分读者对这些方面的探索。以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读者不吝赐稿,提出各自的见解,为“在地统计”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
沈逖 《四川省情》2001,(7):13-1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特大型城市“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县(包括县级市、区,下同)域经济获得了前扎未有的发展。一方面,县域内的中央、省、市属企业事业单位已经越来越和县属经济融合在一起,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力量,县级党政领导乃至街道、乡镇基层政府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单位的发展情况,以便搞好对这些单位的服务和实施分类指导,而我国城市统计管理体制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条条为主的方式,县统计部门只统计辖区内县及以下属企业事业单位,而不统计在辖区的市和市属以上企业事业单位,因而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总量和构成。另一方面,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行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一大批中央、省、市属企业取消了行政级别,加之一些新办的无主管部门企业的出现和企业消亡的频繁,仍然由市一级统计部门直接采集数据难以真实准确地搞全统计数据,而这些单位所在的街道、乡镇则容易掌握其变化情况。鉴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我们早于90年代初就在14个郊区县实行了按在地原则组织统计工作,情况比较复杂的5个城区,则暂未实行在地统计。2000年9月,经市政府批准,我们在全市全面推行在地统计,将市局掌握的3000余家市以上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统计关系下放到20个区、市、县,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作用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10.
“在地统计”是一个统计管理体制的概念,是指按被调查单位座落的行政区划进行统计。即打破其行政隶属关系,座落于哪个行政区域内,就由哪个行政区划的政府统计部门进行归口统计。而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惯用了“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统计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其种种弊端日益显露。  相似文献   

11.
李红 《上海统计》2002,(11):9-10
在近几年上海统计改革的实践中,“在地统计”试点工作是一次最富挑战性、最具实践性、最有助于全面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我区在“在地统计”试点工作中,取得了高收表率、建立了稳定的报送关系、获得了详细的统计资料、形成了基本的统计网络等,这对下一阶段在地单位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关数据与区属指标的衔接和使用,实现真实反映区域经济全貌的目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区域内在地单位的“家底”基本摸清,只是迈开了改革“条块结合”的传统统计管理模式不相适应现代城市管理的第一步,要使这种改革更彻底和有效,除了思想观念的…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统计管理模式使统计管理覆盖面的不完整状况加剧,从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滞后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故加快统计制度方法的改革,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在地统计”。  相似文献   

13.
施惠华 《浙江统计》2006,(10):46-47
近年来宁波市认真实施“以港兴市”的战略决策,加大港口建设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港口业、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宁波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何做好港口统计工作,是宁波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一个新课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全面推行区县“在地统计”的办法。“在地统计”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港口体制改革需要,充分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地统计”能适应港口体制改革的要求。宁波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分布着众多的码头泊位,据统计,至2005年底,有经营资质的港口码头泊位达2…  相似文献   

14.
杨莉 《四川省情》2004,(8):40-41
谈到企业改革,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成功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是,往往容易被企业管理者忽视的具体统计工作制度的改革,也会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统计》2002,(10):9-10
探索上海区县“在地统计”工作,是去年上海市统计局结合上海实际,满足市和区县对统计信息需求的一项新举措,也是加快本市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新的实践。为了摸索“在地统计”的经验,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条块并举”模式。从去年上半年起,在保证全市统计数据不重不漏、不断不乱,以及维持现有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统计调查模式不变的前提下,市统计局选择闵行、黄浦、徐汇三个区和闸北“不夜城”地区进行试点,以探索进行“在地统计”的可行性和实施途径。一年多来,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先进表彰暨“在地统计”工作会议上,徐汇区、闵行区“在地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流了他们的试点工作经验。在此,本刊将他们的主要经验予以刊登,抛砖引玉,以帮助各区在扩大试点工作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统计与预测》2001,(5):47-49
一、适应城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变化 ,把实施在地统计作为创新统计工作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 ,我们在统计上一直采取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 ,中央、省、市属单位归市统计 ,区、县级市统计局只负责区 (县级市 )属经济的统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中“二级政府 ,三级管理”的新形势需要 ,及时、完整地反映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 ,利于各区、县级市和街、镇对所在地域整体经济的规划、管理及提供所需服务 ,反映各区、县级市辖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数据。我局大胆提出了改革现行的统计管理模式 ,实行在地统计的新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上海统计》2002,(10):11-11
实现“在地统计”,全面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是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去年上半年,市统计局决定在徐汇区进行“在地统计”工作试点,这是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市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在市各主管部门和区域内在地单位的配合下,经过区统计局和街道、镇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一、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角度分析.加强综合统计管理部门的治理整顿。是深化企业统计制度统计改革的首要任务1、综合统计管理部门的治理整顿是深化改革的有效突破口。综合统计管理部门是企业开展一切统计工作的“载体”,其自身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以及法制观念“对下”将直接影响基层统计机构和人员,其自身工作绩效以及职能作用发挥情况“对上”将直接决定着企业决策者如何看待统计工作、是否重视统计工作以及最终将综合统计管理部门置于何种地位和层次。  相似文献   

19.
企业一套表是我国统计“四大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一项重大的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即通过对企业调查的统一设计和统一布置,对企业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处理,实现统计数据高度共享。经过一年多的企业联网直报,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统计数据质量。但在企业一套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现有的统计管理体制与之不适应的地方,只有改革现有统计管理体制,建立与企业一套表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相一致的统计管理体制,才能适应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更好地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统计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入世后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在管理体制上,继续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这一管理体制,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国家的调查要由地方各级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去完成,这样,地方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在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统计既非垂直,又非独立的情况下,难以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