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历史任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 2 0多个年头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还是明显滞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面临三大历史任务 ,即政治制度和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政治交往行为的理性化、法治化和公民政治理性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联度、重要性,已渐趋共识。行政体制改革寓于政治体制改革之中,政治体制改革依靠行政体制改革来实现。广东顺德对党政机构大规模裁撤、合并以后的“大部制”初始运行(详见《改革》2010年第2期“中国改革蓝本”之“顺德政改试水”),浙江温州对辖下5个镇级建制“撤镇改市”的大胆论证等近一个时期的典型个案,已具政改探路意蕴。  相似文献   

3.
"摸着石头过河"与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自 1978年以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变革过程。 2 0多年的改革进程已经形成了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特有模式。不管人们对这种改革的模式认同与否 ,渐进政治改革已经使中国的政治和政府运行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改革主要是在政治领导人的主张与推动下进行的 ,改革领导人关于政治改革的思想为中国政治改革确定了基本的原则和限度 ,并对这场改革的政策内容和过程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概括起来 ,这些思想包括了为政治改革设定的基本原则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 ,政治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推进政治改革的…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指导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科学理论。这里,主要从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发展、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和认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长期的制度建设工程,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邓小平同志根据政治体制改革不同发展进程的形势需要,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从总的发展看,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时…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以降 ,特别是从 2 0世纪初期起 ,现代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导性趋势。至 2 0世纪中叶 ,现代化成为支配性趋势时为止 ,这个时段大致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期。由于现代化和人权思想启蒙是一对互为动力的共生体 ,随着现代化成为社会变迁主导趋向而来的是人权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它大致发端于 19世纪末 ,到“五四”时期达到其顶峰。这场风暴摧毁了传统政治体系赖以生存的合法性基础 ,使它陷入了传统的社会———政治———文化秩序解体的过程。但是 ,中国现代化启动期的社会———政治———文化整合长期未能完成 ,旧政体…  相似文献   

6.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全面实现中国梦新阶段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积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从实现中国梦新的历史进程中,根据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来研究政治体制的创新问题。这一阶段研究政治体制创新必须阐明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其次,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第三,在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深化政治制改革的总体思路;第四,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论笔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法论的缺失从根本上制约着国际关系学在中国的发展。为了强化学界对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的自觉 ,《中国社会科学》和《世界经济与政治》两个编辑部于 2 0 0 3年 9月 2 0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交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学者参与了讨论。以下笔谈 ,反映了本次研讨会的部分成果。关于本次会议的综述 ,可见《世界经济与政治》 2 0 0 4年第 1期。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前苏联两国政治体制改革在起点、切入点、目标与模式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并由此带来了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从两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比较中,可以总结出中国成功的经验,即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选择的是一条渐进式改革道路.为了确保改革的有效性,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四条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系统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重点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举措;连续性原则,这是有效地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徐庆江 《理论界》2009,(6):45-46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包含着各种政治要素在内的全方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从改革的缘由分析入手,回顾和理顺了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所经历的"四个时期",进而科学概括和总结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与会同志认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由窃窃私议到推向前台,一方面是继“文化热”之后出现的又一思想解放的潮流,另一方面则是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唤,是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深入把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有的同志指出,中国的改革应当是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子系统都要改革。如果在传统体制功能耦合的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切实的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总原则.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改革党政不分、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评价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能否增强人民的团结、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并非完美无缺.今后必须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让人民切实感受到、享受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意义与涵义分别代表政治哲学的两个维度。 2 0世纪中国政治自由主义用政治哲学中的涵义代替了意义 ,其结果表现为社会终极价值原理的缺失 ;反过来 ,2 0世纪中国政治浪漫主义以政治哲学中的意义代替了涵义 ,其结果导致它的社会政治理论只成为乌托邦想象。一种完美的政治哲学应当将意义确定为它的范导性原理 ,将涵义确定为它的构成性原理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阶层、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重大变化为其提供了强大动因;外部环境变迁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它的进程;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改革与建设始终是其主要"带动"力.我们应当更积极、主动、自觉地运用这四个方面因素.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当代中国转型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高度重视和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充分发挥政治关系对于转型性发展的调节与保证作用。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同大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相适应,同时还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相吻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在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聂月岩 《学术界》2012,(12):5-13,284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由之路,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7.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 ,既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政治成果 ;又是人类社会政治演化的具体历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体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制度安排和体制保障 ,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中介与桥梁。社会主义以其对旧的政治活动原则与政治运行格局的极大批判勇气和对新的政治文明建构的极大创造精神 ,2 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探索昭示其无限的发展空间。 2 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向 ,应在全面总结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和建国 5 0多年来政治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 ,通过理论和实践创新 ,以政治文明建设促进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邓小平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解放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邓小平规划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步骤。政治体制改革26年来成就巨大。  相似文献   

19.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当代中国转型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要高度重视和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充分发挥政治关系对于转型性发展的调节与保证作用.当前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既要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同大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相适应,同时还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相吻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归根到底是要在适应时代新变化、实践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只是逐步实现了经济的社会化,还远未实现政治的社会化。由于中国现实社会依然存在着社会生活的政治化和行政权力的至高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破坏政治改革动力资源的两个恶性政治现象:上层的政治腐败和基层的政治冷漠。根除的方法是用政治的社会化、权力的公共化来指引政治改革的方向。其具体实现形式是扩大了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