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已有的考证,国际私法学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少在1905年(清光绪31年),中国即不止一本国际私法著作印行于世。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据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刘正中先生的不完全统计,就有12本之多。这一成绩即使在当代,也是骄人的记录。此后虽然和平时日少,离乱年月多,既有内战,又有外族入侵,但国际私法仍不急不缓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 广东劳动力市场经近十年的发育,已初步形成国家、民办、私营和自发四个层次的市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劳动力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配置的积极作用.而且,市场配置劳动力的复盖面越来越大.目前,广东的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劳动力配置,基本置于市场机制作用之中.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及外省民工流入广东务工中,基本上是通过市场配置的.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广东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中就业已达800多万人.同时,12年来有400多万外省劳动力先后进入广东务工经商,目前仍有约200万人在广东就业.全民单位和大集体单位的劳动合同职工和临时工,也基本由市场调节配置.据粗略统计,每年新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劳动力中,有90%以上是通过劳动力市场这个媒介进入就业岗位的.  相似文献   

3.
尽管冲突规范并不明确规定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各方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它作为一种间接规范,主要作立法管辖权之选择,并且被选择的法律有时并不符合案件的实际情况,也不符合法院国的政策与利益.然而,无论从国际私法的历史发展、国际私法的主要目的和中心任务、各国学者关于国际私法范围的认识上来看,还是从冲突规范本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来看,冲突规范无论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是国际私法的最重要的规范.同时,对传统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进行改良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国际私法赖以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承认外国法的域外效力并根据冲突规则适用外国法,而公共秩序保留作为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制度则从法院国的利益出发,着眼外国法的内容或其适用结果以限制、排除外国法的适用。一方面是适用外国法,另一方面是限制、排除外国法的适用,这是一对矛盾。然而,我们只要回顾国际私法的演变历史就可以发现,国际私法的发展正是在以适用外国法为一端,以排除、限制外国法的适用为另一端的这一矛盾天平上运行的。由此可见,公共秩序保留无疑是国际私法理论和立法、司法实践中的一大“瓶颈”。本…  相似文献   

5.
冲突法革命后,基于对旧有法律选择方式的批判和反思,国际私法由最初追求形式正义转向了以实质正义为价值导向,也由此产生了弱者利益保护原则.国际私法中的弱者特指那些在法律选择和争端方式选择中受到限制的弱势群体,他们本应享有的权利因在合同谈判中地位不平等而难以实现,主要体现在涉外消费者合同、劳动合同和产品质量侵权案件中.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中也受到弱者保护理念的影响,但并不能明显表示出保护弱者利益的结果导向,法律操作性不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现行立法,指出现有不足之处,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以促进我国弱者利益保护原则和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切实保障弱者权益.  相似文献   

6.
<正> 作为小说家、戏剧家的老舍,这是尽人皆知的;但若说在现代诗人的行列中也应当有老舍的位置,恐怕不少人就感到生疏了。事实是,老舍不但小说、戏剧、小品文写得好、多,诗歌数量也不少,而且自成一格。老舍夫人胡絜青在给老舍编的一本旧体诗选中说:“老舍爱诗,也爱写诗”,“他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老舍是中国新诗坛上一位优秀诗人! 老舍一生写了多少诗篇,目前还很难做出确切统计。他在一九三四年出过一本《老舍幽默诗文选》,收入讽刺诗十首;一九四二年出版过长诗《剑北篇》;再就是一九八○年胡絜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私法调整对象的扩大和国际私法领域的拓宽,强制性规范的作用正在逐步扩大,而在强制性规范研究领域中,目前最为系统和典型的理论是法律直接适用说.本文以理论为视角,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别探讨了直接适用法的理论基础、理论倾向,并结合我国实际,考察直接适用法在中国的研究状态,进而得出直接适用的法应属国际私法调整范围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法律冲突是国际社会有了不同立法以后必然出现的客观社会现象。国际私法的目的和任务不是要解决、也不可能解决法律冲突 ,而是通过确定涉外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以建立和维护一个合理的国际民商事交往秩序。因此 ,法律选择的方法不是、也不应该是国际私法的唯一方法 ,在国际社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用统一实体规范直接调整的方法必然也为国际私法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国国际私法的勃兴有其多元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时代原因。英国国际私法在勃兴时期所凸显出的特征,是其时代背景下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因素利益平衡的结果,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国际私法起源较晚的英国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代国际私法的重要代表国家。我国的国际私法虽然出现萌芽较早,但形成较晚,因此,起源较晚的英国国际私法迅速发展的原因和经验,无疑对探寻我国国际私法迅速、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薛静 《云梦学刊》2023,(2):66-72
国际私法的本体是解决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具体包含冲突规范、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三个内容,兼具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国际私法的本体在“和平崛起”时代具有新的法治定位,其价值取向更趋同,法律选择方法更多元,未来发展更灵活。溯源国际私法本体,有助于指导中国国际私法制度开展立法设计和法律修订,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私法制度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私法正在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和重视,法学界关于国际私法的学术讨论,也在日益深入地开展。现拟就国际私法的名称和形式,提出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 国际私法宜改称“涉外民法” 国际私法这个名称名不符实,不能反映这一法律部门的内容和特征,确有正名的必要。首先,从国际私法的词义来看,“国际”这个词使用得很不确切,因为这里所谓“国际”并不是指国家与国家间的关系,而是指应调整的法律关系超出一国范  相似文献   

12.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就在这个中国人还不习惯于看重的日子,饶有兴致地读及一篇有关人权的报道: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谈论第一本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出台的一些背景(据《新京报》2006年12月5日)。据董云虎介绍,15年前参加起草中国第一个人权白皮书《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亚洲国际私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欧洲大陆国际私法的影响,鲜有自己的特色,在合同、侵权等方面的立法更是略显粗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民商事交流日益频繁,亚洲传统国际私法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纷繁复杂的民商事交往的需求.近年来,亚洲各国纷纷开始着手国际私法的改革,相继颁布了新的立法.①这些立法在合同和侵权领域的修改和完善幅度最大,亚洲各国在借鉴世界各国国际私法立法经验的基础上,顺应国际私法立法潮流,分别在合同领域、侵权领域引入国际私法新的立法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作为文学的一种方法,意识流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就被越来越多的作家所采用,虽然主要流行于西方各国,但在我们中国也依稀可见其踪影,它绝不是今天才“流”进来的。杨江柱同志在《意识流小说在中国的两次崛起——从〈狂人日记〉到〈春之声〉》(载《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中,探讨了意识流小说在中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指出“我国的意识流小说有自己特殊的艺术渊源”,不应当“和西方的意识流小说等量齐观、混为一谈”,这些看法颇有见地。但他又说我国意识流小说的诞生,“与西方现代派的意识流作品并无瓜葛,因为它们当时还没有产生”,这却不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5.
韩朝两国新近颁行的国际私法,无论在总体构架上,还是在总则以及分则对相关法律冲突问题的规定上,均有其独特性.在有关公共秩序的保留、特定领域的法律适用问题、属人法连结点的选择、"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地位,以及国际私法立法的模式等问题上,韩朝两国国际私法均有值得我国借鉴和关注之处.  相似文献   

16.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影响甚大。该书所选《庄子·逍遥游》,注释简明扼要,用力颇多。可惜标点未能反复推敲,多有疏失。虽一再重印,也未见改动,似乎成为定本。看来有商榷的必要。开头,编者介绍庄子,引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一段。其中一句标点是:“《贯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此句标点就有欠妥之处。据说明,《逍遥游》选自王先谦《庄子集解》本。王本以郭象注本为依据,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其中并无《畏累虚》篇。遍现郭象、成玄英序,亦未言有佚篇《贯累虚…  相似文献   

17.
彭丁带 《学术界》2008,(1):282-286
美国国际私法理论的发展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美国国际私法存在两大理论派别,即传统主义国际私法理论和现代主义国际私法理论,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对待冲突规范或法律选择规范的态度.本文主要描述20世纪初叶以来美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分析两大派别的主要主张和区别,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认为两大派别的争论本质上关乎最深层次的法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反致问题的产生源于各国对外国冲突法效力认识的不同,而外国冲突法在多大程度上应当被适用是值得考虑的。尽管反致制度存在诸多争议,但采纳反致是国际私法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符合国际私法的目的与宗旨,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应当接受反致,但应当将其作为一种法律适用的特殊方式而不是以普遍的制度形式予以接受。  相似文献   

19.
关于美国现代国际私法中法律选择方法的法哲学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美国现代国际私法是相对于19世纪及本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的传统国际私法而言的。美国传统国际私法由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哈佛大学教授斯托雷(JosephStory)奠基,他被誉为“英美国际私法之父”,其学说是“国际礼让说”与“属地主义’咱混合产物,理论的核心内容为:一个国家在其自己的领域内享有绝对的主权和管辖权,所以一国法律只在该国的领域和管辖范围内才有效力,只有在“国际礼让”时方有外国法在内国领域内发生效力。斯托雷奠定的传统国际法理论基础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1934年比尔(JosephH.Beale)报告美国《第…  相似文献   

20.
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就在这个中国人还不习惯于看重的日子,饶有兴致地读及一篇有关人权的报道: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谈论第一本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出台的一些背景(据《新京报》2006年12月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