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达娃商标争夺案凸显了中外合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商标权保护风险,包括持股弱势地位引起的商标权丧失和商标权利的转让与许可问题、合资方竞争关系导致的商标弱化以及应对商标争议解决所出现的法律风险等。中国企业应提高商标权保护意识,选择合适的商标权法律保护途径,政府也应扶持企业加强自主商标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当前一般性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改制议论较多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对科技型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涉及较少而且存在诸多难点与问题。本文着重对科技型企业的改制、发展方向和出路对策提出理顺产权关系、经营者持大股和合理界定无形资产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是商标合理使用的一种,它的判断标准一直备受争议。美国是最早确立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国家,但所确立的一系列标准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的《商标法》中对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没有相应的规定。为平衡商标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防止商标权的滥用、促进公平竞争,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我国应在《商标法》中增加概括商标指示性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的内容,建议从使用人的主观态度、第三人描述状态、是否存在暗示行为等方面列举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高校产业在改制的过程中 ,要确立改制的基本模式 ,认真做好改制中产业实体的资产评估和产权清晰工作 ,做好改制中的资产调配及股权、股本结构设置工作 ,处理好改制后的产业、人事、分配制度问题以及改制后的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流企业侵犯他人商标权多发生在运输、仓储、包装、加工及配送等物流行为中。其所涉及的商标侵权与一般的商标侵权相比有不同特点。因物流行为导致的商标侵权,物流企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了避免对他人商标权的侵犯,物流企业应重视和加强必要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原理分析了高校校办产业发展过程中治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对实施“一校两制” ,事企分开 ,明晰产权 ,转化机制等内容作了初浅的探讨 ,并对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开展界定产权以及产业改制、改组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已经开始,从工作实践和企业发展角度对界定产权、重塑校企关系、开创学科公司、积极推进企业改制、建立内审机制、引进职业经理人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对指导校企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相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是商标权的地域性特点和国际贸易的跨国性特点相冲突而产生的新问题。与相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相关的是商标权穷竭理论,在国际贸易中能否适用这一原则,是一个尚存争议的问题,这已成为相同商标商品平行进口合法性争议的焦点。由于对商标权穷竭问题的态度不同,各国对相同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是否构成商标侵权的认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对相同商标商品的平行进口原则上应当允许,但也要规定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公有企业,在改制前企业财产都被界定为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这是不尽合理的。因为改制前的企业财产主要是由存量资本(包括先期投入和近加投入)和增量资本(即剩余价值积累)所形成的。增量资本不能全部界定为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而应根据劳动价值理论和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原则,重新界定共产权归属,并进行合理分割,使部分增量资本以价值形态补偿给原企业员工,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运用交易费用理论、科斯定理指出地方交通运输企业未走出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产权模糊、交易成本大、“外在性”严重,导致了交通运输企业产权效率低下。所谓“外在性”是指某个体的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别人的行为。同时比较了国有产权、私有产权、公司产权的特征及其在地方交通运输企业中产权效率的现状。改制的办法就是明析产权、界定产权功能、将”外在性”较大地内在化,从而对经济主体产生最大的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最后列举了一个成功的改制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