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云南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澜沧江——湄公河这条国际河流进行综合开发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就这条国际河流而言,开发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一是云南境内的开发,即实施“电力先行、电矿结合,对外开放,综合开发”的方针;二是云南境外河段的开发,应该把国际航运放在首位来考虑。与此同时,开发要与保护相结合,对于流域区的生态保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于澜沧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实施“电力先行,电矿结合”的方针,主要是依据其资源优势。在澜沧江流域极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中,最突出的是水能资源优势和矿产资源优  相似文献   

2.
建立完善的三江源生态经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长江、澜沧江是我国的江河 ,同时又具有生态源的功能。近几年 ,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资源开发的步伐加快 ,随之而来 ,环境恶化日趋严重 ,不仅影响到地区经济的发展 ,而且严重地影响到三江源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 ,本文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的角度 ,提出了建立完善的三江源生态经济体系的具体思路 ,旨在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3.
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民族地区指导工作;并指示要在下一个世纪开发大西北,使之成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的重要建设基地。这是尽快改变民族地区绎济文化落后状况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民族地区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从现在起,民族地区就要为迎接大规模开发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这是国家建设全局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主要途径。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的实践,现就开发民族地区资源中应当注意解决的几个关系问题,提出如下探讨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特殊的内涵,它包括民族关系、政治地位、经济能力、文化信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五个方面的和谐。本文以这一内涵为基础,分析了民族地区社会不和谐的主要表现以及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所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最后,提出了面向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带一路"是经济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广阔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珍藏着无数的历史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民族文化等文化瑰宝。这些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符号在展现地域文化差异的同时,也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文明传奇。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应对沿线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使多元文化统一整合在丝路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旗帜之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对丝路文明的认同。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路径,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助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6.
林庆 《学术探索》2008,(5):128-131
人类创造的文化与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密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战略是在寻求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三着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进程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功能,是一项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论傣族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的区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世林  田蕾 《学术探索》2007,38(5):117-122
文化特征是通过民族性、区域性特点表现出来的,是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有机统一。在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态即文化的生成环境中,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都具有地域性特质,使得民族的社会群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有因源流和文化特点不同形成的支系差别,也有因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的社会形态发展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傣族文化是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产生的,其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差别,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这种区域性也促生了傣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其生态文化中尤其如此。研究傣族生态文化的区域性不仅有助于这个学术命题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关注的生态文化建设也有现实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而且要重视社会人文环境建设 ,实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的社会人文环境建设必须要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对赫哲族历史文化传承与演变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赫哲族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文明成果,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江区域独特的历史文化类型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环境、经济、政治等原因,赫哲族文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深入研究赫哲族文化内涵与特色、传承与变异,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有益于赫哲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益于引导赫哲族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有利益三江地区经济开发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古代土家族地区开发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超 《江汉论坛》2001,(11):68-71
古代土家族地区的开发经历了羁縻时期、土司时期、改土归流以后这三个阶段,各个时期的开发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土家族地区的发展。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土家族地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它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与其他民族地区相比,土家族地区在开发方式、开发主体、开发目标等方面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今天土家族地区的开发应当借鉴和吸取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罗凤燕 《学术论坛》2007,30(8):83-87
加快发展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发展又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如果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又会阻碍经济发展;反思中外各历史时期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其结论为民族地区的大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最根本的切入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呼唤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流域经济的发展与长江的开发利用是息息相关的,长江资源的合理开发对于流域经济的振兴将起重大的促进作用.建国以来,长江的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流域经济发展中应起到的作用,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管理体制、开发政策、规划措施等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长江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因此,合理开发长江资源,振兴流域经济,有赖于进一步明确长江开发利用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云南怒江流域集中了非常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特色,但是近年来该流域少数民族文化在国际化、市场化的语境下正呈现出急剧弱化甚至消失的趋势,这其中有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失衡的原因,也有西方宗教文化蔓延的影响。因此,探讨怒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关系,确立民族文化民间保护功能,重视民间主体的保护作用,以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挑战,对促进该地区生态经济与多样性生态文化协调发展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文化软实力及法律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代生态环境的内涵应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与文化生态环境两重含义。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开发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民族文化生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创新都有着密切关系。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是时代赋予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薛萌  姜明 《阴山学刊》2012,(5):112-115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少数民族群众在经济文化、生活质量、人均寿命、幸福指数、社会保障等方面不仅远低于发达地区,而且低于民族地区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并不等于少数民族的发展。因此,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缩小少数民族群众与民族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对于维护边疆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开展地区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达地区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对于增强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改变落后面貌,促进先进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二大提出,到本世纪末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城乡人民收入成倍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深度开发文化资源提升云南民族文化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泳湄  梁荻 《学术探索》2004,(11):124-127
文化资源开发是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目前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率不高 ,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因此 ,应该在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上下功夫 ,在提升民族文化生产力上下功夫。而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民族文化生产力的提升 ,具体靠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转化力、内涵力、后续力、创新力、规模力、科技力的提高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分析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双重具象及深层原因,从生存环境、生产方式、思想文化、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探寻导致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文化和制度设计上的原因与障碍,加强文化引导和环境意识的培养,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环境的公平.  相似文献   

19.
西部是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生态环境的根基和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关系西部地区自身的发展 ,而且对下游地区和全国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将加速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列为重点 ,并在对西部的区域经济分工中要求西部为全国提供清洁的、足够的空气、水、土等基本的生态公共产品。但是西部为全国提供的生态公共产品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这个成本能否得到补偿 ,即由谁来付费、以怎样的方式付费 ,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提供生态公共产品是国家区域经济分工对西部的要求。西部地区在国…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的知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在“西部大开发”的态势下 ,遵循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努力探寻民族地区知识创新的发展道路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影响民族地区知识创新的文化因素主要有经济地理状况、传统社会制度模式、文化 (宗教 )习俗、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干部文化素质等。只有不断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强立法 ,普及教育 ,发展经济才能够全面提高民族地区知识创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