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侗寨涅槃     
<正>2012年2月13日下午,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的新丰村、骆团村的人们还沉浸在新春的幸福和喜悦中,谁也没有想到,几分钟之后,一场没有任何预兆的灾难席卷了骆团侗寨。下午3点多,一股扑腾的火苗如毒蛇一般突然从寨子中央的一栋木楼迅速串起,由于这  相似文献   

2.
<正>火灾之前的田园牧歌在2012年2月13日3点之前,骆团是一个十分美丽的侗寨。这个位于三省坡的北面坡下的寨子,距县城85公里,是保存较为完好的的原生态侗族村寨。在进寨的山口向四周望去,青青的山,绿绿的树,在鸟鸣蝉唱中显现一望无际的盎然景色,石板路  相似文献   

3.
潘年英 《中国民族》2013,(11):58-61
看得出,镇远地方政府在如何保护好报京这一极具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方面,是有所思考的,也是有相应的保护措施的。但我却没有因此而感到特别的欣慰。因为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地方的文化仅仅得到了一种形式上的保护,而没有真正激发起这种文化自身的活力的话,这种保护本身也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一) 3月23日下午,太阳好不容易才躲进云层里一会儿,40来岁的岩山正忙着拾掇自家房前的菜园。他先给那片长势喜人的葱苗除去杂草,又松动了覆盖在刚种下不久的生姜上面的草垫……人到中年的岩山头一回伺弄蔬菜,显得有点笨拙却又十分用心。 这里是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岳宋村的堆翁寨,寨子山下那条河的对岸就是缅甸。岩山的家位于寨子正中间,和全寨151户佤族、拉祜族村民一样,他家也是去年才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茅草屋,搬进在政府支持下盖的新砖瓦房。每家每户的新房门前,都有用篱笆围起的一块菜地。不仅砖瓦房在寨子里是开…  相似文献   

5.
当我把汽车从剑河县城开出来,走上沪昆高速公路,看到两边山坡上一片白雪茫茫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很是忐忑不安了。因为按计划,我要走的下一站是报京侗寨,这也是我整个寒假旅程的最后一站。这一站结束,我就直接返回湖南了——我原先的寒假旅程表中本来并没有报京侗寨。但是,就在我从湖南回到故乡贵州榕江后的第二天,即农历腊月二十五日,就传来报京侗寨被大火烧毁的消息。当时我就想立即赶往报京看看,但诸事纷繁,一直脱不开身,所以我把看望报京的时间安排到了最后。但我没想到最后这几天的天气却十分恶劣,整个中国南方大范围降温,贵州更是遭遇严重冰冻.很有点2008年冰灾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保姆蟒     
儿子生在蛮荒的曼广弄寨子,寨子后面是戛洛山,寨子前面是布朗山,都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寨子里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大人上山干活了,比兔子还大的山老鼠从梁上翻下来,把睡在摇篮里的婴儿的鼻子和耳朵给咬掉了。一头母熊推开村长家的竹篱笆,一巴掌掴死了看家的  相似文献   

7.
侗寨鼓楼     
建筑是一部凝固的历史。如果说吊脚楼是傣族生存智慧的缩影,布达拉宫是藏族创造力的体现,那么鼓楼则是侗族文明进化的投影。在中国西南的湘、黔、桂毗邻地区和鄂西一带,溪流纵横、森林密布,勤劳勇敢的侗族人民世代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谱写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巍巍鼓楼则是横亘在这幅沉静浩瀚的画卷上的一抹重彩。  相似文献   

8.
董胜 《民族论坛》2005,(3):16-17
作者小述:萝卜寨在成都西边的汶川县雁门乡,它是汶川最大、最古老的羌寨,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修建碉楼的羌寨。第一眼看见萝卜寨,脑海中就泛起疑问,为何不叫鱼寨或者玉米寨?寨子坐落在半山腰一块突出的坡地上(俗称凤凰岭,地理位置非常独特,背山面水,站在寨子前沿的晒台上,山川河流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绿春县坪河公社大头大队,有三个寨子。大头寨三个队全是哈尼族;老勇寨两个队全是瑶族;另一个寨子,住的是苦聪人。多年来,这三个寨子同甘共苦,团结互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跨越澜沧江中游的那条古老而又凝重的“西南丝绸之路”边缘,盘桓着一个月牙形的大江湾。大江湾斜斜地旁伸出两条矮小的山脉,远远看去,非常像是一双舒展开来的玉色手臂,臂弯里款款地搂定了一个约有三五十户人家的灵秀而小巧的白族寨子。 寨子名叫鹿鸣寨,后依云岭前临大江,进出寨子的门户全赖于一个狭小的岩洞,除此别无他径。因为与陶渊明先生笔下的桃花源相比,鹿鸣寨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明清以来的许  相似文献   

11.
山寨的石碑     
我见过许许多多的石碑,有的高大庄严,有的古雅辉煌,有的玉阶层叠、雕栏围合,有的鲜花簇拥、芳草铺锦。然而,长立我心中的却是土苗山寨那一方普普通通的石碑。几年前,我从鹤峰山城出发,爬上十多华里的陡坡,来这个寨子。寨子中耸立着七八个翠峰,因名八峰村。但见香云瑞烟轻拂着山野村廓,棕榈古松咬石而生。然而,我又惋惜,惋惜没有清流,没有水,这山景便显得有些单调,有些枯燥。我问一位老者;“寨子里有溪么?”他朝南面的山坡一指,和蔼地说:“没有溪,倒有池。”我急切朝那方跑去,果然,半山腰真的挂着一砚碧池,那底那墙全是水泥沙石结构,清凌凌的池水镜子似地把翠峰倒嵌在蓝天白云底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恩施士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利川市,地处鄂渝边界。巨大的自然神力,将那里的地形打造得独其特色。一条条河流将原本平缓的地势切割成一座座形势险要的台地,当地人们称那些高高的台地叫“寨子”。 利川的寨子就像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充满诱惑。  相似文献   

13.
情陷瑶山     
一座座远离现代文明、满盈古朴民风的瑶家寨子,犹如颗颗璀灿的明珠,散落在湘西南隆回县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其中,一支久被民族史料遗忘的古老宗支──花瑶,就繁衍生息在这云遮雾绕的山寨里。  说是瑶,其实他们的语言、服饰、信仰及许多习俗,都与“瑶族”这个大家庭几乎没有任何雷同的特征了。寨子里的姑娘分外爱美,个个着装艳丽绝伦,镶了红布边、缀着红布扣的岱蓝色长衫新奇地撩起,再配条前艳后素的桃花围裙,腰间分层有序地缠上几十圈由五颜六色布料拼接成的筒腰带,小腿扎着绣有黑色花边的白绑腿,全身上下色彩火辣抢眼。尤其…  相似文献   

14.
翠色池塘     
在峰峦叠嶂的湘西北风栖山中,有两个鲜为人知的山寨。靠左的那个寨子叫古悠池寨,住着一支从云南大理过来的熊姓白族人。靠右的那个寨子叫岩滩寨,住着覃姓土家族人,是这山里最原始的居民。两寨子之间夹着一洼绿茵茵的池塘,被当地一个有学问的人命名为“翠色池塘”。 60年代早期,古悠池寨和岩滩寨刚刚结束大饥荒袭击,他们就在两个寨子间的深涧修筑了一座约十来亩面积的山塘,蓄起一洼水,以解决威胁了一代又一代白族人和土家族人生存的水源问题。三年飞雪,三年春雨,古悠池寨和岩滩寨的山民挑断数不清的桑木扁担,磨穿  相似文献   

15.
沈丽 《中国民族》2013,(7):6-12
潘年英,侗族,人类学家,出生于贵州省,现任教于湖南科技大学。多年来。潘年英一直关注贵州高原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注重对这些寨子的历史文化研究,更心系今天依然生活在寨子里的人们。潘年英将田野调查与现实采访相结合.为我们呈现了这些古老村寨动人的人文画卷。让我们走近潘年英教授。走近那些他心里瑰丽多姿的少数民族寨子。去感受和触摸别样的文明。  相似文献   

16.
一股“沼气热”,当前正在贵州省黎平县肇兴公社兴起。当地侗族群众大办沼气,初步解决了“烧柴难”。人们总是念念不忘四川省渠县沼气技术员张益达、谢成伟两位汉族同志的深情支援。  相似文献   

17.
无媒的婚配     
坐落在滔滔澜沧江西岸,碧罗雪山东麓的兰坪县营盘公社拉古底寨子,是一个傈僳族聚居的美丽而幽静的小山村。在这里,现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对歌会。常言道:“月到十五分外明”。每当这时,拉古底傈傈山寨,以及邻近傈僳寨子的男女青年,就纷纷来到硒场或草坪上,开始了每月一次的对歌会。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黔东南的许多苗寨都是建立在高山顶上的。问他们为什么要选择那么高的地方来建寨子?老乡们说,高点嘛,好看远处。高岩苗寨就是这类苗寨的典型和突出代表。寨子建立在一处形似半岛的高山顶上,三面临悬崖绝壁,一面靠山,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外界。我第一次去雷山县的高岩苗寨时,是和内人及友人胜武夫妇同行。天气很不作美,一直不停地下着小雨。山谷被浓浓的大雾包裹着,什么也看不清。当时正值盛夏季节,我工作的湖南湘潭气温高达40℃,但这里却只有10来度,进入寨子之后,我们不得不赶紧到村支书家去烤火取暖。  相似文献   

19.
老满家终于盖了栋吊脚楼.塔尼寨子土家人围着篝火跳了一宿摆手舞.乡亲们累了,老满醉了.他躺在坝坎下小溪边,望着自家新居想心思——那年,与阿妈从湘西讨饭过来时,他不满周岁.塔尼寨子土司让他们母子住在寨子西头一处岩洞,条件是:让阿妈每月织一个家机布,抵租金.老满在潮湿的岩洞里,就着幽幽的火亮儿,看阿妈佝着背,没日没夜地织着,听阿妈叨叨着:"满伢,快长大吧,长大你也起栋屋,阿妈就不受这罪了……"老满看着.老满听着.每逢满月,阿妈就把织机移到洞口外白果树下,织  相似文献   

20.
<正>与单位的一位民俗行家同去著名的芋头古侗寨参加一个纯侗式的婚礼,我们一直等到天完全黑了下来才从县城出发。在初春的烟雨中走了近20里的山路,尚未进得古寨,我们就遇上由20多个侗家小伙子组成的一队人马正急步赶往大山另一边的新娘家接亲。新郎亲自挂帅,说要在次日清晨指定的良辰将心上人迎娶进门。顾不上细问,我们立马加入这支“别动队”,开始了这次“就婚赏俗”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