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是有阶级性的。它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利益服务的。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掌握政权的阶级利用教育这个工具来维护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并巩固其政权。应该指出,教育的政治功能是通过掌权阶级制定教育目的、教学的政治方向、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性质以及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是为实现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斗争的工具。每个政党活动的重心,总是放在夺取政权、参加政权或巩固政权这一根本问题上。而对政权要求的实质,又是走什么道路,建立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的问题。自1905年中国第一个政党——中国同盟会建立,至今已八十五年。这期间,政党的兴衰存亡及各政党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政党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通俗地讲,政党是指一定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中的最积极分子,因共同利益,有共同的政治主张,采取共同行动,为取得政权而结合起来的政治组织。政党的基本特征是: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有领袖集团主持;有组织纪律性等。科学意义上的政党,最早出现在欧洲和北欧资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4.
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斗争的产物,每一个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近代社会由于存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一些国家就会同时出现几个政党,形成多党并存的局面。无产阶级政党从成立时起,就遇到了怎样对待其它政党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提到:“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①列宁也曾提出:“要善于把共产主义共同的和基本的原则应用到各阶级和各政党相互关系的特点上去,应用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基础之上,代表着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为实现其阶级统治和政治目的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我国的8个民主党派也不例外。但是受我国现、当代历史发展特殊性的制约,我国民主党派建立的阶级基础,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要实现的政治目的,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则并不相同。显示出一个明显的演变过程。而这一演变过程又主要是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社会阶  相似文献   

6.
官制,即设官之制。《晋书·文帝纪》中说:“秋七月,帝奏司空荀(岂页)定礼仪,中护军贾元正法律,尚书仆射裴秀议官制,太保郑冲总而裁焉,始建五等爵。”①这个记载可能是“官制”一词的最早出处,但它不是“官制”的起源。因为,根据史书的记载,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产生国家之后,“官制”就随之而产生了。官制是一种政治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官制是国家机器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统治阶级内部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具体表现。奴隶制社会,官制的职能表现在维护和巩固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政权,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削剥和压迫奴隶阶级;封建社会,官制的职能表现在维护和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削剥和压迫农民阶级。  相似文献   

7.
政党制度是各国的阶级斗争状况、现实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任何政党都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和意志,并为其根本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和“两党制”,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文化发展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政治制度。“两党制”和“多党制”,就是两个或多个资产阶级政党交替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特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执政文化是执掌政权的阶级或政党的成员在其执政过程中形成的,为该阶级或政党成员所共同信守的思维方式、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和广泛认可的目的指向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执政思维方式的发展性、执政价值观念的协调性和执政目的指向的大众性等执政文化特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执政文化,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它是由一群代表同一阶级、阶层或集团的人们组织起来、为维护其共同利益进行斗争的政治组织,其共同点是,都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明确的政治目标,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经济、政治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欧州和北美,最早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党,它是伴随资产阶级革命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是资本主义世界最早的政党,后来逐渐演变为保守党和自由党。美国独立后,在议会中曾出现联邦主义者和反联邦主义者两个不同的政治派别。后来演变为民主党和共和党。总之,资产阶级政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在资产阶级政治发展到取得国家统治权和建立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条件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政党,是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并为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因此,“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的发展所决定”。同样,一个国家采取怎样的政党制度,也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我们重温一下这方面的历史,对目前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总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把党建设成为一个与时代同步、与群众同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从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2.
论政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政治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是目前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我国的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及改革创新党的执政方式是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和重要内涵.解读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政党执政能力的论述,总结中外执政党发展的规律,现代执政党应着重提高五个方面的特定能力,即民意代表和利益整合的能力、依法执政和治国的能力、信息汲取和筛选的能力、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能力和驾驭竞争性选举政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八二宪法的第五次修正案提出了若干新命题,在这些新命题背后隐含着中国宪法内在的改革逻辑。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部分,初级阶段理论告别了革命论,法治建设就此得以可能。初级阶段的法治是一种立法与变法的辩证结合,它需要有一个领导型政党作为人民的代表,以人民为中心,把握立法与变法的平衡。在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的国内与国际法体系。但是,领导型政党作为立法之上的引领方向者,必须严格自律,将外在的依法治国与内在的依规治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城市房屋拆迁的实质为房屋征收(或称不动产征收),是公权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私权的合法剥夺,是政治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市民社会的干预。基于人权、自由、秩序诸价值的考量和公权与私权、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利益平衡之需要,以私权保障理念为基点对现行失范的补偿法律制度予以重构,对于构建一套合理的保障被拆迁人利益的拆迁法律、法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执政能力是执政党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执政党所执掌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和民众支持度、执政党执政之法律体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以及执政党执政绩效之最大化与执政成本之合理化构成了对其执政能力进行伦理评估的重要指标;而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程度、利益整合功能的实现程度以及执政绩效的科学化水平则是影响其执政能力提升的重要伦理因素。因之,提升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民众的新期待,积极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社会秩序,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中,政党的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体行为主体的单向理性,而是要实践政治共同体的公共利益、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的理性,即政党的公共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公共性建构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身的主体性建设和法治建设,同时要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推动人民民主发展,推进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拓展,提升公共责任意识,实现公共目标和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绿党是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其哲学观是把生态环境利益上升为人类最高利益,并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国家社会中心的生态中心主义,它的出现带来的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性的挑战,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其生态权利之上的价值观对宪法基本原则的挑战表现为人民主权原则的动摇、基本人权原则的错位、权力制约原则的变异和法治原则的化。  相似文献   

18.
合法执政是现代政治的要求.任何政党要想持续不断地获得合法执政形象,就必须积极适应时代的变化,并根据时代变化的要求,即时调整自己的执政基础和施政纲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以"共同利益"为核心的新的政治合法性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 ,在社会主义执政党党内也有可能形成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集团对人民、国家和党的利益造成致命的损害 ,因此 ,要采取一切办法防止在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如健全法制 ,加强监督 ,树立“忧党意识”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 ,推进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已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随着党所处地位和环境、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以及党的自身状况的变化,党的民主政治理念也由革命性向建设性转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中,党的民主政治理念更是经历了由法制化到法治化,再到现代化的嬗变。在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任务的基础上,阐析了其民主政治理念转型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