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新中国成立后不同阶段农村土地制度与粮食生产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土地制度对粮食生产绩效有显著差异;农业合作化曾促进粮食生产,并改善了粮食生产基础条件;曾使粮食产量迅猛增长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现已达到新的制度均衡。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宜分两步:第一阶段保持现有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使用的制度,完善土地承包制;第二阶段通过新的合作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产权主体不明、产权界限不清、产权残缺等内在缺陷,导致农民利益没有合法保障,尤其在农地被征用过程中,农民利益受到严重侵害,失地农民生存危机凸现,成为社会安定的巨大隐患.从制度本身出发,重新设计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农地产权在现有制度下被分解为三种权利:集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的承包权和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政府招商引资力度明显加强,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大量农村集体土地逐渐被征为国有。由于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及一些地方利益驱使等因素的影响,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这成为农民上访、社会矛盾激化和土地纠纷繁杂等主要因素。如何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探讨。一、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如何解决好当前的农村土地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是衡量在农村是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6.
四川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可把财产权的制度设计和财产有效赋予农民作为制度创新的主攻方向,努力实践农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 2014年9月29日,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徐州市农民自发进行了一系列克服家庭分散经营的土地流转创新实践。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进行剖析,指出存在缺少有效的政策扶持、保障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农村土地“负担化”后的土地流转现状 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当代改革开放打响的“第一枪”。20多年来,它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并在很大范围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已经难以与现代农业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相适应。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我国农村承包制面临四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在一种假定的制度下对农村土地供求进行了分析,给出土地供给和需求的原则。接着在分析农村土地供求原则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 ,这是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习惯。而今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绍兴县农村 ,这种传统习惯正在被打破。随着绍兴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日趋加快 ,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流动 ,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统计资料显示 ,到今年6月底止 ,全县累计耕地流转面积已达15.8万亩 ,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8.0 %。为进一步了解分析这方面的情况 ,绍兴县农调队日前开展了“农村土地变动情况及农民对土地的心态调查” ,共调查了28个村和280户农户。调查表明 ,农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和农业人口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就促进农业人口合理流动提出若干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地票交易制度通过农村多余建设用地的复垦,形成地票,进入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在城市近郊通过征地的方式落地,巧妙地避开了近郊土地不能直接入市的法律问题。在保护耕地红线的前提下,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利用市场化的方式,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在远郊农村和城镇之间空间的优化配置,在制度的框架内解决了当前土地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由于土地管理机制欠完善、农业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等原因,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为:部分土地流转合同价格过低;土地流转收益存在风险;土地转租行为较为普遍;违规用地现象时有发生;土地流转恶意竞争日趋激烈;农户委托流转阻力较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集体土地的权属界定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栾江等 《统计研究》2021,38(8):96-110
在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下,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否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是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使用全国25省(自治区、直辖市)180个村的固定观察点数据,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两个层面,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经营 权流转(包括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在平均意义上显著促进了农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户人均收入的影响效应随收入分位点的提高而上升,这说明土地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使用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放弃过多观测特征后估计发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尤其是土地转入的影响效应在中位数及以下分位点上均不显著。这是由于低收入农户受到自身资金条件和 土地流转成本的约束,难以通过土地流转优化家庭资源配置来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应采取规范农村土地市场秩序、降低土地流转成本等措施,以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带动农民收入均衡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着手。本文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制度变迁的效率理论.结合中国当今发展的实际,提出解决我国区域农业发展问题的战略路径选择:注重发展城镇中小企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农村土地产群制度的改革和土地经营模式的创新:提供区域成功发展农业经济的宝贵经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土地政策评价模型的政策变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陈银蓉 《统计与决策》2007,(19):102-104
土地利用政策评价是土地政策废、改、立的主要依据,对配置政策体系、提高政策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土地利用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出发,运用生产函数,将土地制度和土地调控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量化;提出土地制度建设的推进对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土地调控的反复性和短期性对经济有负面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现代化国际性商贸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区面积从1998年的16.5平方公里扩大到2001年的32平方公里,各镇、街道工业园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都是以征用农村土地为前提,据了解,从1998年至今,全市共征用土地近5万亩。那么,土地被征用后,那些少了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农民,又是怎样地生活和工作呢?为此,我们以问卷的形式走访了1999年以来土地被征用过的10个镇、街道的18个村,共68户农户,以了解土地被征用后农村土地征用费的分配、使用,农民对征地的看法及征地后对其生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然而当前农民工群体游离在城市的边缘,职业与社会身份的分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缺失,表明他们未能真正融入城市,而是呈现一种"虚城市化"现象,目前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及政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供给的缺失,构成了这一现象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模式 自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的生产单位由大(生产队)变小(农户),农户成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由于适应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和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绝大多数农民迅速走上致富之路.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进行,农村生产力想要进一步提高,就必须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完善在更高层次上的社会分工,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积极的制度创新.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表明,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改革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业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现行征地制度在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农村政局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根本上否定这一基本制度是不现实的.文章建议应当在认清我国当前征地补偿制度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从约束土地征用权和保障农民土地权利的角度着手,以实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以弥补缺陷、缓解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