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日关系因胡主席暖春之旅而变得分外明艳之际,中韩关系却出现了相对于卢武铉执政时期的倒春寒现象。2008年4月27日,当奥运火炬传递至韩国境内时,迎接火炬的中国留学生与游行集会的韩国人权团体和朝鲜逃亡者在首尔奥林匹克公园爆发肢体冲突,成为毒化中韩关系的一股寒流,直接影响到李明博总统访华的行程安排。不客气地说,中韩关系正面临着1992年建交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中韩建交30年来,两国的交流合作在各领域均取得了积极而显著的成效。但近年来,朝韩军事对峙,韩国部署“萨德”,韩国民意基础受到破坏,特别是韩国新政府的对华策略,导致中韩关系呈现紧张态势,双方建立已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临挑战。面对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中韩双方需克服“文化争端”,筑牢“民意基础”;加强有关各方沟通,助推半岛和平稳定;制定有效应对方案,消除影响中韩关系的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2年11月初,青岛大学法学院韩国研究中心与中国韩鲜史研究会共同举办了"交流·沟通:全球化时代的中韩关系--纪念中韩建交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来自中韩两国80多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收到40余篇论文.  相似文献   

4.
当前韩国民族主义对中韩关系的现实影响及我国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韩国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不时突显并时有发作,这成为影响中韩关系持续发展的一种潜在不稳定因素。当前,韩国民族主义具有民族历史的悲情性、民族心理的自大性、民族性格的情绪性等三大特点,其对中韩关系的现实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政治上近而不亲、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间友好度有所下降。为此,应当从中韩关系的大局出发,着眼于全面推进和持续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基本原则——制度框架——人员交往三个层面稳步推进,尽可能地规避和减少韩国民族主义对中韩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学术与政治分开,现实与历史分开"的原则,尽量避免刺激韩国的历史悲情主义;二是发展中韩关系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三是处理中韩双边争端时要树立和引入法制化思维;四是继续扩大中韩之间人员交流,不断改进和创新交流方式;五是合理疏导民众情绪,防止民间情绪的对立及对抗。  相似文献   

5.
中韩历史上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20世纪40到90年代,曾因为历史原因而受到阻碍,但中韩建交后,这种局面很快得到了改善。本文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交流等方面来对建交后中韩文化交流发展的动因作一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苏建交谈判期间,苏俄从其自身国家安全利益出发,采取强行出兵外蒙追剿白匪和坚持长期驻军库伦的作法,来占有当时主权属于中国的外蒙古地区,在外蒙古问题上对华采取了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7.
2014年的中韩关系亮点纷呈,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韩和APEC北京峰会的顺利召开,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韩关系和朝鲜半岛问题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积极探究中韩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动因,朝鲜能否"弃核",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中韩如何正确规避现存和未来发展中的"障碍性因素",把握两国关系良好的发展趋势。中韩关系之所以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心通意合"是前提和基石,"破浪前行"是关键,"行稳致远"是最终目标。为此,中国必须坚定立场,明确底线,确立危机管控机制;遵循规律,开拓创新,打造"命运共同体";关注美国,培育互信,构建互利双赢格局;发展自己,制定战略,坚持灵活务实的原则,来寻求和维护良好的中韩关系继续发展的"行稳致远",这将对整个朝鲜半岛和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独立战争期间俄国对美国的友善政策是两国建交的政治原因;19世纪初紧张的国际形势是建交的直接原因。美俄建交的特点是:建交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双方都有建交的愿望,而美国更为主动;建交方式上采取的是秘密外交的方式;建交双方求同存异、互相谅解。美俄建交打破了英法一统天下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9.
1933年美苏建交,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罗斯福政府为什么在这一年一反历届政府相沿十六年的“不承认政策”,断然决定与苏联建交呢? 从国际上看,有两个因素对美苏建交起了重大的影响。其一,苏联政府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积极争取在平等的基础上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改善关系,为美苏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1919至1920年间,不断为争取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  相似文献   

10.
2008年2月25日,李明博正式就任韩国第17届总统,其外交政策有别于金大中、卢武铉政府,将给韩国外交带来新变化.笔者试对李明博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中韩关系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1.
中美建交以来 ,两国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 80年代 ,两国关系得到了全面发展。 90年代 ,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进。当前 ,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既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机遇 ,也存在着严重的危机和挑战 ,两国在经济、政治、外交上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也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对外战略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因此 ,中美关系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既竞争又合作将是 2 1世纪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澳大利亚华人基本上没有参政意识,也就更不能形成政治认同了;70年代以后,随着中澳建交,“白澳政策”的废除,特别是华人自身知识素质和参政意识的提高,澳大利亚华人的政治认同也在逐步的加深。文章系统阐述了70年代后在澳华人政治认同变化的表现,力图对70年代前后在澳华人政治认同的变化做出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 70年代 ,中国与欧共体分别属于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 ,分别属于“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 ,然而 ,对于中欧建交存在的有利条件有 :1 国际形势十分有利 ;2 中欧共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3 由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4 欧共体成员国分别与中国建交奠定了基础。基于以上原因 ,中欧在 1975年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而揭开了双边关系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战后 50多年来 ,日朝关系一直处于没有建交的非正常状态 ,196 5年《日朝关系条约》签订 ,日本政府只承认韩国为朝鲜半岛唯一的合法政府 ,实际上关闭了日朝建交的大门。 80年代以后 ,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缓和 ,日朝关系也逐渐解冻。通过政党外交 ,日朝终于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但由于双方立场相距过大 ,虽然经过 8次会谈 ,却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即告终止。 1999年 12月 ,中断了 7年之后的日朝会谈终于恢复 ,但能否取得进展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受到美朝关系和东北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在中美建交28周年的研讨会上83岁高龄的美国前总统卡特当众念出了他的白宫日记部分内容,披露了中美建交过程中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及曲折经历。"愿为建交决定承担所有政治责任"卡特的中国缘始于1949年,当时他作为美国海军军官首次来华,并在中  相似文献   

16.
美苏关系正常化中的经济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竞争,迫使美国与苏联建交,以便为美国商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苏联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需要吸收美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实现苏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7.
中印是亚洲相邻的两个发展中大国,自1950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跌宕起伏,既有50年代亲如手足的蜜月时期,也有60年代因边界和西藏问题而产生的外交困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印关系出现了新的转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长期困扰两国关系的种种障碍开始消融,走上了睦邻友好互相合作的轨道.中印之间存在许多利益共同点,只要双方共同努力,前景会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18.
韩光明 《社区》2011,(35):18-18
2011年是中国和奥地利建交40周年。奥地利总统菲舍尔说:“奥中建交近40年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希望同中方一道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4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没有忘记奥地利杰出的反法西斯战士、中国人民的朋友、国际友人罗生特。  相似文献   

19.
"债务"原本是美国拒不承认苏联的借口.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同苏联外长李维诺夫举行建交谈判就债务问题达成一个<君子协定>:美国给苏联"一笔贷款",苏联给贷款一个除正常利息外的"附加利息",以此作为对债务的偿还;建交后美国撕毁了它,举行的债务谈判破裂,两国关系恶化.重新审视历史发现谈判是美国蓄意破坏的,扔开<君子协定>重新提出明知苏联无法接受的条件使谈判破裂,并借此显示同苏联关系的恶化.为同苏联建交罗斯福从全球战略出发捡起了苏联这张牌,又从策略上考虑压下手中的苏联牌,债务问题正被当作藏起牌的手段.这策略是在建交时就制订了的.澄清债务谈判的历史提供了一个走出罗斯福"外交迷宫"的线团.  相似文献   

20.
布热津斯基相信实力因素在外交中的作用,信奉现实主义的外交哲学。基于地缘政治和中美苏三角的分析,他积极推动中美建交。布热津斯基的访华开启了中美建交谈判的大门,大大加快了中美建交的步伐。他在中美建交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