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长征是党的左倾负责人处理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失误的结果“九·一八”日本侵略者的枪声唤醒了中国各阶层人民,全民族各种形式的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席卷全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要求。然而掌握国家军政大权的蒋介石政府却推行一条“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于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中国北部半壁江山,日寇气势汹汹,如入无人之境;而整个南中国却激烈进行着上百万军队的大规模内战。国民党蒋介石的“安内攘外”是一条置中华民族于水火的政策,这一政策不改变,中华民族就没有出路。蒋介石是内战的罪魁祸首,动用大量军队围剿红军,而我党只是被动地进行反“围剿”。在这种形势下,我党只有转变政策,团结一切力量,实行逼蒋抗日方针,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适应全民族一致抗日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正>六十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是震惊世界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红军在极端险恶的条件下,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战略大转移,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余省,粉碎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越过人迹罕到的雪山草地,克服了说不尽的艰难困苦,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谱写了“中共党史上最壮丽的一页”.中国工农红军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能够转败为胜,完成长征的伟大任务,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毛泽东在红军长征的若干关键时刻所起的挽救危局和正确导航的决定性作用,无疑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一、“通道转兵”使红军避免了落入敌人陷井的危险,这是毛泽东对于红军长征胜利做的第 相似文献
3.
红军东征与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在谈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意义时,毛泽东曾这样论述道:“……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中国是否能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解放出来,将决定于这个统一战线的发展状况”。①刘少奇也曾指出:“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成为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之路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关键。”②这些光辉论述,完全为后来的历史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4.
5.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中,红军冲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了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了党内分裂的危机。终于胜利完成了跨越十几个省的万里长征。长征的胜利。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凯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下面我就红军为什么能胜利地完成长征这个伟大的壮举,谈些粗浅的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张闻天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闻天对红军长征胜利的杰出贡献张寿春(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南京210004)60年前进行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什么红军长征能够从初期的被迫转移到最后以胜利开辟革命新局面而告终,这不是任何个人单独的功劳,而是以毛泽...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就不可能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逐步上升和国内阶级矛盾的逐步变化,经历了策略思想的提出、政策的制定而发展形成的。“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并吞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中日民族矛盾逐渐地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与其他帝国主义以及中国国内 相似文献
8.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放弃南方革命根据地,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远征到达陕北,并以此为落脚点和根据地,最后将胜利推向全国。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历史奇迹时,应该肯定这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英明决策和工农红军浴血奋战的结果.但同时也与国民党内部状况和客观形势不无关系。本文拟就红军长征胜利及胜利后发展壮大的原因给予我们的启示进行简要分析。一、国民党在第五次反革命“田规”结束之后,逐渐夫失7组技迫别红军的优势和主动征1934年10月,工农红军开始突围西征,进行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刚建立时,毛泽东就指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形式,最关键的因素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考查这一正确政策制定时所经历的由抗日反蒋—一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的复杂过程,对于帮助我们认识过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今天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行,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整整60年了.60年风雨沧桑,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现在回顾人类历史上这一无与伦比的壮举,仍能深切感受到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红军长征胜利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地位可以归结为: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开创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局面,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不断胜利的基础.一、红军长征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革命长期在胜利和失败相互交织中发展的徘徊局面,开创了中国革命进入不断胜利的新起点.在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励的英勇斗争.从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这些中国人民的民族革命斗争,虽然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 相似文献
12.
13.
14.
试论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的意义李志华1934年11月16日,继中央红军长征之后,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2月上旬进入陕南,并先后击败了敌人... 相似文献
15.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过去整整半个世纪了。本文仅就我国少数民族在长征时期进行革命斗争的概况、特点、作用和我党制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今年是七七事变五十周年。半个世纪以前的1937年7月7日,在我国爆发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的伟大正义战争。这是一部气吞山河、威震寰宇的悲壮史诗,它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而胜利结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这次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觉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每次伟大壮举,都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才能真正理解到它的伟大意义.中国工农红军所进行的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红军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主要政治意义就是:在长征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初步形成.正如邓小平所说,遵义会议前,我们党“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 相似文献
19.
红二方面军的长征贯穿全国红军长征从酝酿、出发到胜利的全过程;他们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探索长征路线,即选择在哪里创建新的根据地作为落脚点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分别起到先行探路和掩护主力、开创新区和战略策应、推动北上和维护统一等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夺取全国红军长征最终胜利的重要生力军;他们的胜利与重要作用的发挥,既得益于他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及强烈的大局意识,也是基于其全体将士的团结奋战和领导核心的坚强有力,更是受益于遵义会议后党中央的正确指挥;遵义会议正确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的贯彻,瓦窑堡会议改变政治路线和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策略精神的及时运用,不仅极大地焕发了红二方面军的战斗力,而且为其指明了夺取长征胜利的唯一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一、挽救民族危亡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产生的重要思想基础“九·一八”事变以后,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我国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民族惨遭劫难,资源被掠夺,一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对此无不切齿痛恨,忧心如焚。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严峻的任务,就是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就是在这种危急历史情况下开始萌生,并植根于爱国主义深厚土壤之中。当时,中国共产党敏锐地看到祖国处在危机之中,为挽救民族危亡,接连发表了一系列立场鲜明,措词强硬的宣言、通电和决议,坚决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国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