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语文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它是借助阅读材料中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通过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活动来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生动性和创造性,来完成这心智的活动。创设课堂情境,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方法。而成功的情境创设,需要调动各种手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种手段对创设课堂情境较有帮助。1.设计导语,调动未知欲望导语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就很注重导语的设计,她在讲授《茶花赋》一文时就用这样一段导语:“我们伟大…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法》没有专门的导语设计教学这一内容.笔者认为,导语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是非常有用的.导语设计就是在语文教学中用一定方法引导进入新课的设计.虽然导语在一堂课中占用的时间很少,但对整篇课文的教学将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教会师范生设计好课文导语,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怎样进行导语设计教学呢?一、认识导语设计的作用对导语设计,一开始有些师范生不太重视.有的认为导语无关紧要;有的甚至认为导语是摆”噱头”,传授知识又不是说相声,摆啥噱头.这说明师范生对导语设计的作用认识不足,对教学对象(中学生)的特点还…  相似文献   

3.
该文作者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角度,论述了教师的引导和教学设计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重要作用。作者认为搞好语文教学设计要明确教学任务,设计好导语,要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要创新脱俗,增强魅力,设计好板书,设计好课堂练习,设计好课外活动。又举了许多教学实例,让读者有例可寻。该文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论说了搞好语文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教学导语又称导入语。其目的是把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注意力及早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成功的导语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绪,为整节课定下基调,起到先声夺人之功效。设计成功导语,必须把握几个原则。1.创新原则。导语的功能之一在“激趣”。要“激趣”,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探讨学生究竟对什么感兴趣。一般来说,新奇的东西能激发人的兴趣。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因此,导语设计必须创新,不可千篇一律。这里的“创新”只是相对学生的“未知”而言。不仅指“前所未有”,还指学生“前所未闻”。因“前所…  相似文献   

5.
谈语文课前导语李桂琴语文课前导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对完成教学任务起到积极的作用。“文与道”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语文课前导语同样可以实践这一原则.课本中许多文章本身就是一篇篇形象的思想教育范例,语文教师如何...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至于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心理学上认为:“创新思维是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写作中的创新思维正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概括、分析、综合,借助一系列的联想、想象,从而创造出文章的过程。笔者在创新写作教学实践总结出“三提高”“四方法”,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导语设计牵强附会、缺乏应变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阐明导入应随机应变,不拘一格,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思维起始于问题,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导语恰恰是促进受教者学习中思维活动介入的最好手段。教师提问导语的意义就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催化独立思考、提高认知能力。基于幼儿教学对象的特点,学前教育教师对教学过程要做到善导善控,发挥鹰架作用,更贵于善问。  相似文献   

9.
恰到好处地调动教学手段,适量、适度施教,以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目的,是语文教师应当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把握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度原则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适度导语、适度讲析、适度提问、适度板书。  相似文献   

10.
实习生语文教学评估的意义是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节作用。评估的依据是同一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方面有着共同的规律性;对语文教师有共同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设计双边化,教学方法择优化,教学过程调节化。评估的方法包括评估项目、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教学的启发性、教学技能,得分比例。静态评估带有主观性、偶然性;动态评估是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语文课由于课程内容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性和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在导语设计方面的独特性,如何从创设情境、巧设悬念、承上启下、融入真情、激奋励志等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展示了富有语文课特色的几种导语设计,以期能对从教者提供参照、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乔牧 《新天地》2011,(12):237-237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学生的认知发展,受需要和动机水平支配,也就是说,所谓“会学”,制约于“爱学”“乐学”的程度。因此,学习情境的设计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引起类似研究的任务和问题,促使他们努力去探索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从而真正提高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布控生命课堂的教学过程,才能兑现语文生活化、人文性的特点,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开发智力的思想很值得重视.语文是最具有智力价值的学科,它主要表现在其思维结构和智力结构的完善性,蕴含有丰富的创造性因素,并兼具探索性和审美性.  相似文献   

14.
梁方健 《新天地》2011,(5):93-93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不会忽视课前几分钟。导入语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导语可以使教材中看似独立的章节有机地联结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导语运用得当,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轻松自如,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产生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这就需要教师寓教于乐,乐学生之乐。快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崭新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其内涵是: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情感智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而合规律地进行学习,达到成功地完成教育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计“导言”,可有效地实施快乐教学,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等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俗话说:“…  相似文献   

16.
聚焦语文教学中的两大盲点,即对直观教学理解的狭隘性和只注意语言分析而忽视意象把握而导致的语言创造能力的缺失,指出当下语文教学的常态性分析机制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力,并对受西方影响逐步形成的“始、叙、证、辩、结”分析式思维入主基础教育、统摄思维方式提出质疑,指出盛行半个多世纪的语言解构式分析方法是导致基础教育中语言创造意象能力弱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全文纵观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从“精心设计导语,将学生的思维引入预定的心理定势之中”,“善于提出问题,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生动、利于引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富于高尚激越的情感,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以及“结尾余音缭绕,耐人深思寻味”等五个方面,结合有关理论和教学实例较为翔实地阐述了阅读教学中教师语言诱导性的具体表现,说明了教师提高语言修养及课堂表达艺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夸美纽斯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艺术的“光亮”,聚焦学生的“注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最佳境界,许多语文老师都作了成功的探索。诸如整体思路的构想、双边活动的实录、导语的引力效应、充分展现了腾龙驾雾的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思维训练已渐渐成为语文界的共识,也成为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许多人已做了不少尝试。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应从学生思维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展学生思维的窍门……”走在语文教育改革前列的魏书生坦言:“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只能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是否有一根看不见的线紧紧维系着。”  相似文献   

20.
也论大学语文课程之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既非纯工具意义和纯基础意义上的语文,也非纯人文意义和审美意义上的语文,而是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的有机融合。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人文性是提高,是求善;审美性是升华,是求美。大学语文要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人格修养,也即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突出语文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