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问题118:对于部属来说,领导者的表扬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奖赏。可现实中有的领导却不愿表扬或害怕表扬部属,其中原因有三:一是怕部属翘尾巴;二是怕表扬不准,引起新的矛盾;三是怕摆不平,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你若作为某一部门的领导者,怎样才能做到“不吝表扬”呢?参考答案:①表扬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先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对真正值得表扬的人和事进行表扬,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②渴望得到荣誉,这是人的天性。及时表扬好比及时雨,可以滋润部属的心田,从而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③表扬要大张旗鼓地进行,使受表扬或表彰的人觉得自豪,使…  相似文献   

2.
从心理学角度讲,表扬,是领导者对部属产生符合其意图的思想品德或行为的一种正强化。表扬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工作方法,恰当的表扬,会起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作用,并能够增进领导和部属之间的情感。正如一位企业党委书记说:“政治工作者的天职不是抠出别人的短处,把人治住;而是在激发每个人的长处之中,把人人变成英雄。”表扬又是一门学问,需要领导者有广阔的知识背景、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娴熟的技巧。表扬运用得好坏,是衡量领导干部工作艺术是否纯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想到就说     
领导者比群众更渴望恭维。这并非说领导者比群众品格低下,而是一种需要。  相似文献   

4.
表扬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工作方法,恰当的表扬,会起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作用,并能够增进领导与部属之间的感情。正如一位领导者所说:“政治工作者的天职不是抠出别人的短处,把人治住,而是……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凭空产生的权力,也没有生来就有的权威。身为领导者,气场的大小,决定了你领导效力的高低,更决定了你对组织和他人影响力及号召力的强弱。每个群体都需要一个核心人物。但实际上,我们都生活在弱点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又都生活在自我设想之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愿和想法。如何让众人心服口服放弃自己的意愿,而去接受和服从他人的带领,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向他人征求意见,是领导者克服自身缺点、弥补自身不足、增长自身才干、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实施正确决策、完善工作方案、圆满完成任务、实现领导目标的需要.那么,领导者如何征求他人的意见呢?  相似文献   

7.
胡正容 《科学咨询》2003,(16):25-25
人性最强烈的渴求就是自尊和受他人的重视,林肯曾说过每个人都希望受到赞美,心理学家威廉·詹母士也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其实学生同样也总是希望和期待着老师的赞扬和鼓励,而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常常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回想一下为什么那些经常被你表扬的学生会很喜欢你而且表现越来越出色,而那些常被你喝斥的学生会反感你而又总不见起色呢?那是因为即使他们有想进步的愿望也被你给浇灭了.  相似文献   

8.
美国当代人际关系学家莱斯·布吉林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总结出受人欢迎的三大秘诀,即接受(Accept)他人、赞同(Agree)他人、赏识(Appreciate)他人,简称“三A”法则。其实人际关系并不复杂,一个人受他人欢迎的最高艺术就是满足他人的需求。在一个群体中,任何人都希望被人接受、尊重、得到赏识,只要他能从你那里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他就会感到你的友善,你也会因此受到他的欢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领导者要实现其领导功能,除了依赖其权力性影响力和自身的品格、知识、才能等非权力性影响力外,更重要的是能被下属接受…  相似文献   

9.
<正>在领导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领导者对下属的批评好像是一种表扬,而且激励的效果比直接批评更好。这种做法打破了习以为常的"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的激励理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观点:是否可用表扬的方法去进行"反向激励"。在领导科学中,虽然激励理论已臻成熟,但是激励方法的创新永远在途中,这种创新倒逼着激励理论不断完善,"反向激励"的理论与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一、问题的提出:激励是不是可以改变指向  相似文献   

10.
人都是有感情的,不论职位高低、年龄长幼、环境优劣,都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关爱。特别是在一个单位中,领导者要想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必须从关心下属入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单凭高压、惩戒,不但难以凝聚人心,而且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因此,懂得关心下属是各级主官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2003,(10):100-101
在这个越发易变与不确定的年代,每个人都尽量充当领导者,这的确是我们应对急剧变化的一个有效手段。成功领导者的天才之处在于能感知环境的变化,伟大领导者都是伟大的学习者。一些人类最基础的品质,它原本是一位健康心态的个人所必需的品质,而现在这些常识却变成了领导人的要素。任何能够清楚地说明自己的目标,并让他人信服乃至跟随的人,都是领导者。  相似文献   

12.
领导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之中,是一个或一个组织运用权力影响或支配他人,以确立或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领导就是在指挥过程中,对人们施加的一种影响力,这种力量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既要依靠一定的组织、制度、权力,又要依靠领导者的综合素质。素质是指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总水平或基本品质。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具有的内在因素、基本条件,包括精神的、心理的、思想品质的、智能的和体质的各  相似文献   

13.
对领导者的唯一定义是有追随者,没有追随者,便没有领导者.追随者拥戴领导者,才会自觉自愿地追随领导者,才会全力以赴地完成领导者交办的任务.否则,便不会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任务.那么,领导者如何赢得下属的拥戴呢? 一、通过优良品德赢得拥戴 品德是人们内心形成的基于社会价值标准的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其他素质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人们喜欢拥戴品德良好的人,因为他们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组织,也有利于社会;而不会拥戴品德不好的人,因为谁也不会喜欢有害于他人、有害于组织、有害于社会的人.  相似文献   

14.
幽默是领导者需要的一种力量,但这种力量并不是领导者与生俱来的。美国学者特鲁在《幽默就是力量》一书中指出:"幽默有赖自己去寻得,当你越能够利用它,将它与人分享,它就越成长,最终发展成你人格中独特的,完全属于自己的一面。"这说明要将人类文化中的特质——幽默内化为领导者自身的人格特质需要一个  相似文献   

15.
关颖 《领导科学》2007,(5):40-41
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是其道德风范、知识修养、心理素质、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权力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力。具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团结和带领群众实现既定目标有着更强的优势。人格魅力不是人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磨炼而提升。有能力的人,不  相似文献   

16.
高保生 《科学咨询》2003,(21):13-15
领导产生于人类社会的群体活动之中,是一个或一个组织运用权力影响或支配他人,以确立或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领导就是在指挥过程中,对人们施加的一种影响力,这种力量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既要依靠一定的组织、制度、权力,又要依靠领导者的综合素质.素质是指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总水平或基本品质.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具有的内在因素、基本条件,包括精神的、心理的、思想品质的、智能的和体质的各方面因素的总和.在进入21世纪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加入WTO后,现代领导者必须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实际,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才符合新世纪对领导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尽管许多学者认为,领导是由领导者和追随者共同形成的关系,然而,现存领导理论几乎全部"以领导者为中心",集中于领导者品质和行为对追随者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很少有学者探索追随者在领导过程中的作用,这种状况在魅力型领导理论中尤为突出.魅力型领导理论因主张"英雄领导"一直遭到一些学者的批判,在这个"英雄化"概念中,领导者无所不能,追随者只能服从领导者的意志和需要.虽然魅力型领导理论这个观点被过于简化和夸大,但事实上目前主流魅力型领导理论都是以领导者为中心,某种程度上都把魅力型领导的结果归结于领导者的个性或行为.本文认为,尽管在魅力型领导过程中领导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追随者并非完全处于消极、被动地依赖领导者的地位,而是在领导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难免会犯错,伟人也好,普通的人也罢,随时都可能出现和存在过失,但不管是谁,当他做了错事的时候,内心总是充满愧疚、悔恨、自责甚至恐惧。因此,在指出和纠正别人的过失当中是大有讲究的,尤其是各级领导者或部门主管在指出和纠正下属和员工的过失时,应运用心理学原理,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多站在对方立场上,因人因事指出和纠正他人的过失。  相似文献   

19.
正讲话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不论是解释政策、安排工作,还是发动群众、教育群众,都需要通过讲话来完成。可以说,讲话是领导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是考验领导者综合素质的一面镜子,也是评价领导水平的一把尺子。要做一名称职的领导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讲话水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人爱听。  相似文献   

20.
领导者情商管理是领导者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领导者提高自身的情商,可以通过认知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认知他人情绪、管理他人情绪、激励他人的方法培养情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