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费孝通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在国内外事有盛名在费孝通先生的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学实践中,他分别对中国农村社会、社会结构、少数民族、小城镇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一套以实地调查为主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同时,他对推进社会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振兴和发展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刊从本期开始将连载概述费孝通先生五十年学术生涯的文章此文系莫晓羱同志研究费孝通社会学实践和理论的一部分,仅限于学术生涯的概述,有关费孝通学术思想的论述方面、本刊将在适当的时候刊出  相似文献   

2.
袁方 《社会》1996,(11)
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社会》杂志,自1981年创刊以来,坚持至今已有15周年了。这是杂志社全体同仁艰苦奋斗取得的显著成绩,受到社会学界的注目。中国社会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于1979年3月恢复重建的,至今已17年了,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社会》杂志为我国社会学学科的重建、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必须肯定的。费孝通教授从社会学学科的整体建设和发展考虑,曾提出要做好“五脏六腑”工作。“五脏”指学科必须有5个部分:学会、研究机构、学系、刊物杂志、图书资料中心。“六腑”指社会学专业和系…  相似文献   

3.
经典文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依恋故土的民族。热爱家乡,奋发图强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感情,一代社会学大师费孝通教授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费孝通教授毕生致力于农村社会的研究,《乡土中国》是他20世纪40年代研究农村社会的力作之一。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调查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教授在这篇文章里畅谈了自己进行社会学调查的一些体会。时代在发展,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也要发展。我们从文章里可以看到老一辈社会学家治学的严谨态度和进取精神。费孝通教授在这方面的体会,本刊将继续刊登。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和联邦德国文化交流计划,由联邦德国社会学界知名人士南铁哈尔、鲍尔泰、沙希、齐克欺、爱凡尔司、麦塔司一行六人组成的教授代表团于10月20日日来华作半个月的学术访问。他们分别从事科学社会学、人口社会学、职业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生态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等专项或多项的研究,在京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学会会长费孝通教授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代表团向北京大学部分师生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1983年10月,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社会学系菲列普·沃尔森教授应邀到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社会学系访问。他在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作了关于西方都市社会学理论的报告。沃尔森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的一门学科,而都市社会学历研究的,则是都市内部的社会结构。在阐述都市和都市特性的概念时,他引用了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尔思所下的定义:“城市是规模较大、人口密度较高、集结了不同种族的社会性个人的一个永久性聚居地……至于都市特性,可以从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来加以考察:1.可以将都市看作是一个包括人口聚集基地、技术情况及生态秩序的有形结构;2.可  相似文献   

7.
全国社会学“六五”规划会议,于1983年4月2日至8日在成都召开,各地专家、学者和代表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教育部高教一司等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讲了话,规划小组组长吴承毅同志汇报了“六五”期间社会学学科的研究项目,各研究项目实际负责人就本项目的意义和可行性等问题作了论证,与会者分组讨论了研究项目的落实、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问题,并座谈社会学学科发展远景和“七五”设想。规划会议最后确定了“六五”期间的重点研究项目:一、江苏省小城镇研究。由费孝通教授负责学术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江苏省社联等单位承担。二、我国城市家庭现状及发展趋势(五城市家庭研究)。由雷洁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在去年十二月召开了一九八一年年会。市委书记、市社联主席夏征农出席了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顾问于光远在会上作了题为“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社会问题,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是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的长篇报告。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费孝通教授也应邀在会上作了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和中国社会学目前的发展情况,并就大家  相似文献   

9.
李德滨 《社会》2004,(7):62-63
中国社会学重建之后,已有10多部农 村社会学或乡村社会学著作出版问世,这 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社会学正从重建期走 向逐步繁荣期。 近读刘豪兴教授主编的《农村社会学》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版),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但用简捷明快的笔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浩大的  相似文献   

10.
《费孝通和革命中国的社会学》一书既是今日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的传记,又是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记录。该书从费孝通年轻时在苏州的经历起,一直写到他在1957年由于倡导社会学的重新制度化而被剥夺了其颇有影响的地位。书中追溯了这一“热情奔放的”人物的思想变化:他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初是一位不问政治但颇有进取心的学者,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日本侵华和中国国内战争时期),也被卷入中国的政治。五十年代,费孝通成为一名献身于社会科学的斗士,并使自己成了不受政府宠爱的人。通过分析费孝通在上述不同时期的作品,阿库什评述了费的社会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