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春梅 《东方论坛》2005,(3):106-110
对<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敦煌变文字义词典>有关说法表示怀疑,初步勾画了"但"从动词到副词再到连词最后变成助词的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2.
《简·爱》中的“女性声音”品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唯我独尊"的叙事主体形象--简·爱.其叙事颠覆了男权叙事传统,建构了女性叙述声音和叙事权威.同时,小说成功地在读者与叙事者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使读者能够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加强了叙述声音的女性权威.然而,夏洛蒂·勃朗特作为殖民地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文化身份使她在女性权威的建构过程中带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自<紫罗兰>上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之后,很快红遍上海.<万象>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万象>也发现了她,探寻她在<万象>上的状况可为张爱玲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奥尼尔戏剧<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的种族偏见可解读为一种心理原型.无意识的种族偏见导致了黑人男性主人公吉姆的自卑情节、白人女性主人公埃拉失败的个人化过程,最终酝酿出种族间的爱情悲剧.然而,男女主人公争取爱情的酒神精神让他们挑战与颠覆种族偏见,在精神上超越了该心理力量.  相似文献   

5.
《俄狄浦斯王》的“三元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的文本总能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甚至是哲学的顿悟. 作为希腊悲剧典范的<俄狄浦斯王>不仅在当时推动整个希腊戏剧达到顶峰, 而且还以其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成就留给后人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运用弗洛伊德的"三元结构"理论, 即"原文--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对俄狄浦斯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希望与读者分享笔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电视接受是一种实质性的精神消费,精神消费的核心是心理问题,从接受主体出发,这种心理表现为人本心理及其在变异过程中的寻求与满足.由于电视接受主体受制于社会属性,故电视接受心理一般表现为社会性变异.当我们以电视接受中的艺术接受为主要描述对象时,便会发现以人本心理为基础,以社会属性为制约的这种接受关系在更高层次上是一种审美关系.在电视文艺接受中,它表现为审美情境的产生,在电视其它形式的接受中,它表现为道德心理的认同与超越--一种审美感的伴随性感知.二者共同构成电视接受心理的"审美升华".在电视接受中,人本心理、社会心理和审美心理是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7.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其美学生命与心理体验的显现.笔者力图以文艺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文心雕龙>中蕴含的刘勰的心理体验作系列新的探索.其中,"割情析采"中的"神思"--创作论蕴含了刘勰的的归依体验--归依自然与归依宗教、以及高峰体验--自负宏达与"思理之致",并且两种生命体验相互交融,由归依体验走向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8.
在以"追寻"为母题的诸如<天路历程>、<浮士德>等传统追寻小说中,由于追寻目的的可实现性,艰辛的追寻本身虽沉重但也由此显得意义非凡.而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则从由于追寻客体的难以企及而造成的追寻过程的沉重与追寻主体的执著之间的反比例关系入手,进一步揭示了这一沉重追寻的虚幻与荒诞,完成了对传统追寻小说的颠覆.但也正是卡夫卡的这种颠覆则开启了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对追寻本身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9.
法国作家马尔罗的小说<人的命运>描述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一时期的中国大革命.在中国,以文学为武器的革命家茅盾,也以1926--1927年革命高潮到落潮为题材写了<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小说隐蔽地表达出茅盾本人对大革命的反思和总结.两个不同国度的作家都用不同的角度及方式再现了同一题材--1927年中国大革命.从两部小说出发,以小说中人物的生存状态为基点,探讨分析法国人和中国人眼中的中国大革命及其对革命看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最璀璨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蝇王>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主要人物都是孩子,但它的象征意味却是复杂和深远的.它通过虚构的文本和假想的未来故事背景,构筑起了对人性这一主题新的颠覆与思考,因此成了学术界长期争相评议的焦点.而在文本的虚构性与主题的重构性之间起到重要的过渡、连接作用的,正是这部小说有机象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过的唯一长篇小说就是<飘>,作者通过描写斯佳丽的生命历程和爱情生活,构建了她的独特性格--她的叛逆的个性,这种性格给每个读过<飘>的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斯佳丽的叛逆的个性:即她的语言、行为、心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00年6月19日,<学习时报>发表编辑部文章<落日的辉煌--17、18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一书中合成趋向动词作补语这一结构形式的对比分析,试图发现该书中"谓语--补语1--宾语--补语2"这类结构,随着处置式的广泛运用,不仅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范围相对缩小了,不及<红楼梦>中运用普遍,且使用场合和分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小说的现代性叙事结构、心理暗示性的叙述话语、传统文学因素的留存三方面出发,阐述小说<石秀>在挖掘了一种现代性意味的心理--被压抑的性心理的同时,也实现了文本对西方现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因子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作家张洁的<无字>和澳大利亚作家克里斯蒂娜·斯特德的<热爱孩子的男人>这两部作品都运用了女性描写来颠覆传统的父亲和母亲形象,消解爱情神话,通过这些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意义上的"家"这一概念进行了解读,从而在反抗父权制的同时传达了女性主义的心声.  相似文献   

16.
<孔子诗论>心理分析色彩浓郁,蕴含丰富的情性思想.其通过剖析诗篇文辞背后的深刻情性内涵,形成了以情性范畴为核心的诗学体系.同时,对诗歌接受者的接受心理也有十分精彩的论述.从诗歌创作时诗人的内部心理世界,到诗歌传播过程中接受者的审美思想情感,<孔子诗论>充分体现了战国诗学情性观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庞德的<诗章>借鉴了但丁<神曲>的结构,以进程的形式逐步展开自身的政治理想--以民族史诗的形式建设一个乌托邦.庞德把<奥德赛>、<埃涅阿斯纪>、<神曲>中的阴间旅行情节、女神、普通人物等引入史诗,加以改造,让他们为乌托邦的建设提供神学思想上的支持,从而预示了理想国的命定性.  相似文献   

18.
邓新华同志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接受与文学解释的课题研究已经有好些年了.还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跟随华中师大王先霈教授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品味"论>为题顺利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并且论文很快就在<文艺研究>、<江汉论坛>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  相似文献   

19.
<吉姆爷>是康拉德最受推崇的小说之一.文中始终贯穿着"明线"-- "我们当中的一个"和"暗线"--"孤独"、"耻辱".康拉德运用这三条线,从不同侧面揭示了主题, 使整部小说的含义更含蓄、更丰富.同时,缩短了作者和读者的距离,增加了小说阐释或解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一 <大堰河>,1936年11月10自费出版.发行人张正,上海群众杂志公司特约经售.32开,41页,印数1000册.收<大堰河--我的保姆>、<透明的夜>、<芦笛>、<巴黎>等诗9首.据周红兴<艾青的跋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艾青把诗集编好之后,由留法老同学,在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的俞福祚交给该社总编辑审阅,未被采用.艾青很不服气,决心自费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