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化条件下,中国企业应当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合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区域比较优势、经济圈互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利用现有的资源,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同国际上的企业比较优势相结合,以实现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
企业国际化作为一种跨国界的海外经济活动,它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所谓企业国际化,是以资本在国际问的转移为特证、以对外直接投资而表现出来的,它主要包括资本国际化、商品国际化、资源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劳动力国际化等内容。战后,日本从1951年首次对外直接投资以来,经过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今天,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国际经济型国家。究其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外,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始终紧紧围绕国民经济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适时确定相应的发展模式,并与国民经济保持同步协调的发展势头,则是企业国际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也是战后日本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3.
日本、韩国与我国是东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在互相交流的同时,三国之间又相互产生影响.通过比较分析可知,日本、韩国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就业结构、行业结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与我国不同,这主要是因为日韩两国针对各自国家劳动力结构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特别是在雇佣外国劳动力、加强教育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经验、对策对我国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劳动力不足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年开始,日本进入人口减少型社会。如何解决劳动力不足是日本面对的重要课题。劳动力不足问题将会制约整个日本经济未来的发展。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需要向老年人和女性以及外国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这么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雇佣惯例、提高雇佣质量、改革人才培养结构。  相似文献   

5.
从2005年开始,日本进人人口减少型社会。如何解决劳动力不足是日本面对的重要课题。劳动力不足问题将会制约整个日本经济未来的发展。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需要向老年人和女性以及外国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这么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但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雇佣惯例、提高雇佣质量、改革人才培养结构。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化阶段。经济全球化可以用世界贸易额的增长和各国贸易依存度的提高、资本国际化的程度、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劳动力国际流动的规模及其增长速度等指标来衡量。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必须确立和完善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将外国留学生作为本国经济发展人才储备的经验,为我国制定留学生工作的相关政策提供了借鉴。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在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国际化人力资源。应建立与北京国际地位相适应的留学生工作体系,多方面提升留学生的教育层次,吸收和利用国外智力为北京的经济建设服务,推进留学生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力的价值不能完全实现,劳动力的价值不能表现为交换价值,因此,劳动力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作者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提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量应当等于其使用价值量,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标志是它具有交换价值;并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是: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3,(6):164-170
参与国际公约是晚清政府近代民族主义意识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近代中国国际化发展之基本环节。在此历程中,晚清政府逐渐改变孤立封闭和妄自尊大的传统民族主义意识,转而强调与世界的联系和接轨。同时也要求防范和抵制外国侵略,追求国家主权独立及平等。另外,还积极考量本土发展状况,以免因盲目国际化而损害民族国家利益。这些诉求构成晚清政府民族主义意识之主要方面,兼具了近代民族主义反抗与建设双重内涵。它既是顺应国际化趋势的产物,同时也在尽力避免国际化的一些负面因素,从而表现出了相对开放和理性的特点。而如何使民族主义和国际化保持恰当平衡至今仍是颇有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鹰 《浙江学刊》2008,(2):199-201
本文试图从美国政府妥善地解决了土地问题,积极地发展了农业生产,重视社会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铁路运输,引进和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和劳动力诸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了美国政府在其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劳动力成为商品、又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但传统的观点,是把劳动力的商品交换看成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因此,劳动力是否成为商品也就成为区别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根本标志。劳动力成为商品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关系,是否等同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随着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谈劳动力市场,就必须正视劳动力商品,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本文在这方面作一初步探讨。一、劳动力商品的实质与劳动力市场众所周知,马克思正是发现了劳动力商品,才得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因而,劳动力商品范畴的确立成为政治经济学基础的基础。从逻辑上分析,和其他商品一样,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就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历史地看,劳动力的买卖或雇佣劳动是一个古老的范畴,只不过那时雇佣劳动只是“一种例外,一种副业,一种救急办法”。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再是劳动力能否买卖,而是如何成为最  相似文献   

13.
拉奥政府执政以来,利用外国资金的战略重点从外国经济援助转向外国私人投资,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外国投资的措施,使印度成为跨国公司关注的对象。印度有“世界上最后一个崛起的市场”之称。然而,大选前夕,印度企业界和政界就引进外资的得失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代表西部财团利益的印度工业联合会惊呼跨国公司要吃掉本国公司,提出要对跨国公司在合营企业中的持股率加以限制。印度人民党的竞选纲领宣称要遵循爱国主义的原则,保护本国公司的利益,反对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4.
中国名牌少得可怜,中国没有世界名牌中国有没有名牌?中国有没有世界名牌?海外人士称:没有!这话听起未似乎有点偏激,但仔细一想,又不无道理。多年来,国际上多次评估国际驰名商标和驰名商号,前几名没有中国的,前十几名也没有中国的,前几十名还是没有中国的。近两三年,标明“MADEINCHINA”——中国制法的商品在不少发达国家随处可见,而这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买不到,外国资本家拿外国原件,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他们赚取了大量利润。多年来,“雀巢”咖啡、奶粉在中国十分畅销,天真的人们以为自己日常喝的“雀巢”都是进口的“…  相似文献   

15.
张卓元 《浙江学刊》2000,(1):156-156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潮流,对外直接投资正在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国际化的程度已大幅度提高,但目前仍主要处在商品交换国际化阶段,生产国际化方面主要是外商对我国投资大幅度增加,我国企业在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中参与度还比较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如何逐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如何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培育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  相似文献   

16.
大学国际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名校的一个特征,并成为中国一些大学追求的目标.这些大学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也遇到了少困难.进一步提高和统一对国际化,大学国际化、大学国际化制度建设、大学国际化战略执行等宏观层次问题的认识,是克服困难的基础.对办学理念、市场竞争、行政管理、规章制度、教师、学生、教学、科研,国际交流、语言、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全面的思考,推行有效的政策、措施,是克服困难的关键.根据大学自身特点,找准突破点,带动全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企业国际化与经营国际化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国际社会中 ,一国社会经济活动国际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决定其国民经济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也是决定其国民经济能否迅速发展状大的最重要因素。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细胞组织 ,它的国际化定位与实现程度构成了经济国际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企业国际化的推进与完成程度又同其经营国际化紧密地联在一起 ,也就是说 ,企业国际化与经营国际化的内涵与外延是相互联系 ,并在互为依托协调演进的关系中同步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 ,作为企业国际化内在保障内素的经营国际化构成了企业国际化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日本作为一个后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和整体绩效还很低,急需科学的理论指引来提高其国际化水平。本文针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观念、决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足,通过企业国际化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认为我国企业应该将“MadeInChina”逐步发展成为“DesignInChina”,将企业国际化中的“中国概念”转型为“中国模式”,从而使企业在“走出去”国际化战略上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孙光慧 《社科纵横》2003,18(6):40-4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国际化已成为关乎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战略。本文即从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现状着手 ,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目的和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学术界和企业界在企业国际化的真正内涵、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等问题上,还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我国已经进入WTO后过渡期,企业国际化的经济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大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迅速跻身全球化竞争的行列。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国企业国际化面对贸易争端不断、缺少国际化的品牌、对外投资规模小、海外并购并非一帆风顺等难题。中国企业应该具有全球化的视野,走出企业国际化方面的认识误区,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培养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认真按国际规则办事,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