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金融制度,它不仅是商业银行存款支付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政策工具。近代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长期缺失,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成立后开始致力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建设。抗战时期存款准备金制度正式建立,并经历了准备金由四个国家银行共同保管到中央银行单独保管的演进历程。存款准备金制度虽然建立,但在实践中却背离初衷,未能发挥出应有的调剂金融的积极作用,这反映了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畸形发展和职能缺陷。  相似文献   

2.
刘新华  常银 《学术研究》2023,(2):105-111
现代货币理论认为央行“法定准备金率”调整的政策信号无法真正地释放流动性,原因在于准备金作为一国中央银行的债务,是一国最具清偿力的基础货币,其能否进入经济体取决于实体经济的“内生需求”。商业银行根据经济体的信贷需求自主地向有偿付能力的借款者提供信贷,贷款的同时创造存款,存款是商业银行的债务,银行债务的清偿需要准备金。商业银行的信贷逻辑为贷款→存款→准备金,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准备金→贷款→存款。可见,准备金的多寡是由经济体内生决定,中央银行无法自由“裁定”准备金的供给规模,其外生设定的“法准率”也无法控制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因此,央行“降准”就必然增加市场流动性的判断缺乏说服力,相反主权政府“量出为入”地加大财政赤字才是精准“净注入”流动性的重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保管,以防止商业银行盲目放贷,导致银行没有充足资金兑现储户的存款。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举个例子,降准前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为20%,那么商业银行每收进100元存款,就要上交20元给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0元才能用于放贷。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后,银行可以放贷的金额就可以变为80.5元了。  相似文献   

4.
欧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建设起步较早,制度设计较为完善,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完善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从国外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经验和近几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对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但是,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过程中,各家专业银行目前都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亟待解决——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呆滞贷款、呆帐贷款如何处理,即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如何实现信贷资产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6.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直接影响货币乘数的稳定性.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利率和国内经济增长水平,对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有直接和显著影响;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支付清算系统的创新和发展对超额准备金率的稳步下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业务为标志,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基本上实现了由用计划直接调控转向依赖货币市场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8.
准备金制度改革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孙洁一、我国准备金制度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健全的金融市场远未形成,利率机制尚不健全,因此中央银行通过间接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除了调整再贷款规模以外,主要的手段就是调整存款准备率。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基金风险准备金制度是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最低收益保证的重要保障.我国现行的制度设计不仅缺乏激励效应,而且会产生对投资管理人的负激励,增加投资风险.我国可以通过改变风险准备金资金来源、优化其作用机制,实现防范风险、补偿损失与激励投资管理人的目的,并达到保障最低收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开市场业务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多 《东南学术》2000,(4):28-30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 ,正在由行政性的直接调控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间接调控 ,公开市场业务是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1999年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大幅上升 ,成为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根据理论与实践 ,中央银行把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主要操作工具。在业务操作中 ,中央银行选择了33家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现行的公开市场交易方式有两种 :回购和现券买入。回购交易采用市场招标方式进行 ,回购利率水平通常低于同档次再贷款利率 ,高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在考虑操作方向和力度时 ,中央银行主要参考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水平 ,同时考虑货币市场的利率以及其他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风险的客观性与不可避免性,意味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还应包括发生风险损失的事后处理和弥补过程。商业银行风险损失的处理与弥补,一般包括存款保险制度、风险自留与呆账准备金核销、不良资产的清理与重组等内容。本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损失弥补与处理机制的基本方式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集中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功能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体系。本文从其固有的功能上分析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 ,指出继续完善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至今威胁犹在.我国虽未受到危机的直接冲击,但经济和金融业也面临很大压力.当前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持续攀升,自有资本金严重不足,而现行金融会计准则又从制度上削弱了银行自身抵御和缓冲金融风波的能力,不仅无法有效地化解经营风险,而且难于跻身国际金融业公认准则下的平等竞争.因此,切实遵循审慎的会计原则,准确反映表内外资产的真实价值,并抓紧提取适度的呆帐准备金来筑起"防波堤",以增强银行自身化解风险能力并逐步形成一套抵御风险的自动预警保护机制,应是当前金融会计领域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与公开市场操作相比,利率走廊系统具有明显优势,但是构建所要求的条件十分苛刻。我国已基本取消利率管制,货币调控政策的重心也逐渐转向利率调控,然而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尚不完全具备实施利率走廊调控的条件,需要立足国情探索一条公开市场业务向利率走廊逐渐过渡的道路,既非实行纯粹的公开市场业务,亦非实施纯粹的利率走廊,而是“公开市场业务+利率走廊”,通过利率走廊将市场利率控制在其区间内,同时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进行精确调控,使其逼近基准利率。未来我国有希望建立纯粹的利率走廊机制,但需要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法定准备金,简化和完善商业银行对常备借贷便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存款准备金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羽 《天府新论》2007,(Z1):69-70
本文从存款准备金的含义着手,分别介绍了其流动性管理、缓冲器、货币控制、收入税等功能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分析和回顾,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工具的局限性和在中国应用之初到最近的第14次调整,最后对比中西方金融市场和金融环境,明晰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的意义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既是推动现代金融制度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现代银行制度中占支配性地位的一项制度安排。迄今为止,货币银行理论关于银行理论、银行制度和银行服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已日臻完善。其中,关于商业银行性质与职能的研究,中外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述评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争议与述评   存款准备金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也是我国一项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它的存在和操作构成 了中央银行其他货币政策操作的基础条件。我国自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到目前为止, 中国准备金率历经多次调整,从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效果 来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1998年的改革具有实 质性的意义,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一方面是 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本身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客观 环境条件的制约。对此,理论界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 如何进行改革和完善方面,则…  相似文献   

18.
论基于ROE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净值收益率(ROE)是反映商业银行资产经营的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研究和探讨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杜邦分析法对银行业的ROE的指标分析,经过对商业银行经营现状况的比较分析,发现资产管理效率和国家金融管理制度是产生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经营效率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果,在经营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经营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在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监管方面,央行监管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和缺陷,银行业自律制度可以发挥提高金融风险监管效果的重要作用,建立我国的银行业自律制度已势在必行。建立我国银行业自律制度应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我国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性质定性为社会团体法人。  相似文献   

20.
邱房贵 《学术论坛》2007,(2):119-123
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特别是到2006年底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风险将会明显上升。为了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是否在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以及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等问题引起了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关注。为了客观地认识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为了便于立法机构取舍和为构建商业银行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笔者从几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存款法律制度的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