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旅游业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认可。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丰富,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是发展民族特色生态旅游的必然选择。文章对民族文化旅游及生态旅游相关问题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条件,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可以为其他类似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成长型避暑旅游景区关注较少。文章选取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毛坝景区为案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发现民族地区成长型避暑旅游景区存在资金不足、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内容单一、从业人员缺乏、景区城镇化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创新的方式筹集资金、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凸显民族文化与生态元素的体验式开发、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回流、延伸避暑旅游业的地域民族特色产业链等促进民族地区成长型避暑旅游景区发展的优化路径。了解民族地区山地避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应对举措,对西部地区山地型少数民族村落发展避暑旅游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施行,湖北民族地区旅游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是基于湖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现状提出的有效举措,符合湖北省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因此,要加快湖北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就要努力使民族文化旅游向生态旅游提升,加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品牌化建设。通过深入湖北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提出了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塑造的具体措施,并例举了三个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品牌项目。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企业需要承担主要责任.旅游企业作为生态依赖型的企业形式,更应该为自己赖以生存的资源保护贡献一份力量.生态伦理砚认为企业作为生态的一部分,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负有更多的伦理关怀.基于生态伦理观的视角,通过对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考察,揭示了造成生态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旅游企业的生态伦理践行思路:可持续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及低碳旅游.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的城镇工业化推进的经典理论不同,在具有旅游资源禀赋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依托旅游业等特色支撑产业的发展可以较好地推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进程。通过对云南昆明市团结彝族白族镇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论述了团结镇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并就目前团结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北京郊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对北京郊区生态旅游从客源市场、交通条件、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做出分析,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北京各区的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对各地的生态旅游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7.
湖南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出路在于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在进行民族旅游开发中应该切实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要加强环保,实施生态旅游,从而使民族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与生态文明理念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后现代旅游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其中渗透着深厚的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后现代旅游的生态哲学理论对我国现代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它昭示着旅游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走生态旅游之路;发展"稳态经济",实现旅游经济"生态化";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弘扬生态旅游文化;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入推进生态责任教育。  相似文献   

9.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业现已成为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或重点发展的产业。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原因的同时,从自然环境、旅游规划以及文化传统三个方面,指出了发展旅游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最后的结论是,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目前旅游业存在问题进行改进,才能做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民族地区旅游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战略,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许多地方热衷于景点建设,对以生态旅游为出发点的发展方向还未引起高度重视,对旅游资源建设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若长此发展下去对西部的旅游业有弊而无利。西部民族地区如何抓住契机,建立什么样的旅游开发战略,才能发挥自身旅游资源的优势,则是应当讨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社区、生态旅游开发条件、生态旅游发展五个方面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计算了评价指标权重,构建了评价指标综合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并建立了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总体评价等级。以浙江省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评价得分为7.198,为生态旅游的II级水平;(2)为了促进浙江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建议从发展战略、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旅游交通、社区参与和区域合作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SSM(偏离-份额分析法)是考察区域经济结构极其重要的一种方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是相关部门制定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森林公园区域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在2004-2010年几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基础上,采用SSM分析法,解析江西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收入结构总体变化特征,提出优化其产业经营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并不断壮大,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引起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把发展乡村旅游业确定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至关重要。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实地考察旅游资源,总结了利辛县美好乡村旅游规划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景观整合和规划、特色景区建设、旅游发展规模、乡土旅游开发和农民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适合利辛县美好乡村旅游规划的新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榆林要建成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生态农业示范区,必须要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旅游作为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得到蓬勃发展,其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的特性,使得生态修复得以乘旅游发展之风和谐共进。分析了旅游发展与生态修复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榆林作为生态脆弱区的旅游发展可持续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开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导,以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将二者实行联动发展,对促进黔东南州经济增长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迅速发展,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也日益加深。民族文化符号的表象化及泛商业化,文化主体缺乏保护动力,“前、后台”文化断层等问题严重威胁着民族文化的传续。文章将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从“前台、后台”理论探索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以期为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对新疆巴州博斯腾湖生态旅游发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巴州博斯腾湖是新疆现存最大的湖泊,其巨大的水体景观与周围荒漠、戈壁景观形成较大反差,是干旱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优势得天独厚,但受限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经济条件,这里的旅游业还不发达,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速,这里的生态环境必将受到冲击和影响。如何保障生态环境不遭破坏,同时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条件上寻求可持续发展?对此,该文在分析生态旅游现状利弊的基础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其特色专业建设却存在建设历史不长、学校比重较小的现状,即从2008年至今,仅有15%的学校具有旅游管理特色专业。相关高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创新培养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改革研究;突出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恩施州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州,是发展民俗和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目前,恩施州的旅游业有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旅游点和旅游项目,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改革和完善是恩施旅游业发展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是立项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点偏少,占总立项建设特色专业建设点的百分比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利用江西省的优势资源、利用协同创新、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通过培育新兴、交叉与综合学科以及通过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等对策来培育江西省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