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艺术是人类在生活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结晶.虽然巫术说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起源理论之一,而艺术的源泉是人类自身的本能和在活动中产生了审美意思的结果.具体阐明了艺术的发生与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和审美的起源是人类在最原始的生活劳动中早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2.
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提出艺术起源劳动说,他只是强调劳动对艺术的作用特别是对原始艺术的作用。他的具体结论是“劳动先于游戏”、“劳动目的先于审美目的”、“劳动先于艺术”。普列汉诺夫的“劳动”概念非常宽泛。长期以来,我们对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有很多误解,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检讨并初步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3.
《没有地址的信》全书并没有出现"艺术起源于劳动"这样的语句。说普列汉诺夫论证和坚持了"艺术起源于劳动",这显然是后来的某些理论家主观地对《没有地址的信》里有关观点和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只可以勉强地说,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功利活动。《没有地址的信》的写作目的重在宣传唯物史观和用唯物史观考察艺术的发展。普列汉诺夫表明单用"‘经济的’唯物主义"并不能圆满解决艺术的起源问题。《没有地址的信》隐约提示了艺术起源有"内因""外因"双重根源思路,艺术起源的内因是人的审美本性,外因是原始人类所处的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4.
从人的自由生命表现看人类的艺术活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文艺理论应突破认识论或反映论的框架,应以人的自由生命表现(其一般形态为劳动)作为辑逻起点,因为在人类劳动的最一般规定中,就已包含有审美和艺术的因素。以此为起点,我们的艺术理论才有可能全面地揭示艺术活动的审美性质及艺术创造中主体的能动和受动方面。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探讨艺术审美教育的人学命题时,就如同在追问人是什么,人应当如何生活;当我们追问人为什么需要审美和艺术时,就如同在追问人为什么要追求自由和发展.面临着当代社会人类发展的现状和社会转型中人的素质的建设以及人类自我意识与精神贫困等问题,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作为艺术审美教育哲学思考的理论基础,对人类、对整体的个人及其本质进行追问和研究,才有可能不断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探寻、建构和创造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学理论资料中有关艺术起源于人类原始劳动的论述相对比较稀少和零散,本文对此作出了大致的梳理,说明原始艺术胎育于原始劳动,劳动与艺术的内在节奏相一致,劳动的方式制约原始艺术的形式特点,劳动需求是原始艺术产生的最初动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的是艺术独立和审美发生的问题,即研究“艺术”究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被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脱离人类其它社会活动而成为一种独立存在方式的问题。过去,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讨论,多是从艺术同某种社会活动的相近、相似处着手,研究艺术究竟是从哪一种活动中孕育、发展起来。但这有时会把某种活动同艺术混淆起来。例如以前的“艺术起源于劳动”说,它的内涵是指劳动孕育和培养了艺术。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艺术,当艺术一旦成其为艺术,它便要和劳动脱离,并与之对立,成为一种独立的  相似文献   

8.
艺术起源历来众说纷纭,然而劳动说、战争说、英雄崇拜说、性升华说、游戏说、巫术说,各执一端的片面真理均不足以概括艺术的起源,只有联成一个网络系统,归结为上古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大实践,才能完整地揭示原始艺术的起源以及艺术随社会生活自调节自控制自组织而滚动向前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早期人类不会审美,也没有审美的艺术。借助于审美发生,艺术才获得了审美属性。这一质变的决定性条件是人类智能的发展使早期人类的形状知觉力升华为现代人类的形式知觉力。只有在这一前提条件下,才有可能对事物及艺术的形式因素加以相对独立的认知并产生非功利的情感反应。艺术的审美性质和基本特征皆由这一过程及机制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
传统艺术往往以模仿和再现为指向,具有写实性、唯美性和叙事性,并由此形成和谐优美、规范理性、清晰明确的审美范式.当人们用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去把握表意模糊、崇尚自由、结构不明、随心所欲的西方现代艺术时,难免会出现审美困惑,并形成审美障碍.传统艺术的美学范式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强烈个性是形成审美障碍的主要原因.西方现代艺术直指艺术家的心灵深处,深刻反映了当代艺术家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时间、空间等社会现实真切的内心感受和哲学思考,揭示了人类固有的难以名状的精神与心理状态,更切近当今人类的主观内心世界,因此,这种感官上的审美障碍恰恰体现了西方现代艺术对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的审美尊重.  相似文献   

11.
直面后殖民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半叶 ,传统意义上的殖民主义在全球基本结束。同时 ,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悄然兴起 ,理论界称之为后殖民主义。放眼新时期文论 ,我们对西方大量的引进和借鉴 ,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效地推动了国内文艺理论、文艺思潮的发展和繁荣。这种引进和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却导致了以欧美为文化中心的后殖民主义文化危机。这种现象确实应当引起文艺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然而 ,我们不能囿于后殖民主义理论 ,在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上裹足不前 ,我们应该以一种跨文化的开放式姿态 ,直面后殖民主义 ,推动我国文论的现代化 ,促进其与世界文论的接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伴随中国新文学价值体系重建的过程并成为其中重要而特殊的内容。从价值体系重建的角度思考"中国化"的意义和面对的新问题,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对此从不同的方面做了反思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继续进行当代阐释,吸收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经过实践检验的有益理论成果和新的艺术经验,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使之具备新的理论内涵和功能。同时,必须找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实践的新结合点,与中国文学价值重建的新契合点,使一般的理论提倡和意识形态信念真正转变成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的"必需"和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3.
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是指艺术经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的解体而走向终结,于是在艺术中无法实现的"理念"转移到宗教与哲学领域。艺术在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内终结了,而在历史上继续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终结论"是有效的。在黑格尔整体框架之外,"艺术终结论"的局限凸显,并遭遇了零碎化的现代环境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西方现代派的"艺术变形"已从西方传统文学单纯的、局部的表现技巧上升为一种自觉的、带整体性的创作理念,渗透于文学创作的全过程;它随着创作主体的文学观念、思维模式和观照方式的转变而成为一种必然;它借助具体的艺术技巧,最终以物化形态呈现于文本之中,从而形成一个有别于传统文学的、独特的话语世界,一个审美的变形世界.  相似文献   

15.
史前考古材料作为艺术起源研究实证材料值得怀疑。根据有限的化石材料很难勾勒出远古艺术的面貌。如何解释史前考古原物材料 ,从理论到背景到思维都有难克服的困难。不可能从源初意义上解释原始艺术考古材料 ,误解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在18世纪的德国,抒情诗开始走入家庭,“自然”、“简单、纯朴”和“情感主义”的美学观点影响到了歌曲的创作,特别是随着印刷术的革新,妇女对文学和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乐器的改革,艺术歌曲得到极大发展。而以简单化与业余化为特征的德国早期艺术歌曲,无论是创作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已初具雏形,并为19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以来,现代艺术蓬勃发展,但是作为艺术史家的贡布里希对其艺术价值并不看好。力图清晰还原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的否定态度,并借助科学哲学的视野,深入透视贡布里希“图式-修正”理论的方法论依据。研究表明“图式-修正”理论直接源自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在科学哲学中,证伪主义的理论局限早已被有效证明,鉴于贡布里希“图式-修正”...  相似文献   

18.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样式 ,有自身的艺术规律。诗人在创作时应懂得诗的艺术规律 ,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中国新诗自诞生以来 ,至今缺乏明确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标准 ,许多诗人的文体意识不强 ,诗歌作品缺乏诗质。诗体重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对艺术作品本源的探讨,在本性上就是探讨存在者的存在。作为独特的存在者的艺术作品,不同于纯物和器具之处在于,只有艺术作品才能敞开存在。艺术的本性是真理之自行设置入作品,也只有艺术作品才能让真理自身显现。在艺术作品、艺术家与艺术的关系中,根本的解释循环发生在艺术作品与艺术之间。此循环相关于不解的艺术之谜,这或许正是艺术永恒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论人的生存与人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凸现人的生存与人的本质的内在关系 ,本文从理论上比较研究了四种生存理论 ,即黑格尔的精神生存论、费尔巴哈的自然生存论、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海德格尔的自我生存论 ,认为 :无论黑格尔所主张的理性自决的力量生成人的本质、费尔巴哈的感性生活自发生成人的本质 ,还是海德格尔的非理性的个人体验生成人的本质 ,都只能诠释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只有马克思的实践生存理论才能将诸多生存视界整合起来 ,揭示出人的完整的实践本质 ,并由此入手 ,剖析了当代生存哲学研究陷入“准存在主义”误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