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天挺与北京大学郑嗣仁郑天挺(1899——1981)字毅生,福建长乐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20年毕业。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国学门进修研究生。1924年留校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兼北大秘书长等职。在西南联大期间,任历史...  相似文献   

2.
张光茫 《社区》2011,(20):6-6
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国学大师.平生最敬佩三人:诸葛亮、王阳明和曾国藩。.钱穆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最高的学历仅为高中(尚未毕业),更未出国留学,通过十年乡教苦读,他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1930年,因顾颉刚的鼎力相荐,才使他离开乡间.北上燕京大学,开始任国文系讲师.从此走向高校教书之路。  相似文献   

3.
沈兼士 ( 1 886 .6 .1 1 - 1 94 7.8.2 ) ,又名坚士 ,浙江吴兴人。著名语言学家。 1 92 6年 8月至 1 0月任厦门大学国文系主任兼国学研究院主任 ,文字学正教授。沈兼士早年留学日本 ,曾师从章太炎习文字音韵学。 1 91 3年起 ,先后任北京大学预科和文科教授、国史编纂处编纂员 ,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五四”前后曾发表白话诗 ,后弃诗专攻国学。 1 92 2年 1月北京大学成立研究所国学门 ,沈兼士担任国学门主任。他先后创立了考古、歌谣、风俗调查、档案整理等机构 ,主持了一系列学术活动 ,组织了对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的整理。其兄沈士远、…  相似文献   

4.
张星火良( 1 888- 1 951 ) ,字亮尘 ,江苏泗阳人。著名历史学家。 1 92 6年 9月至 1 92 7年任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 ,曾担任国学研究院代主任和国学系主任。张星火良1 90 6年出国留美 ,就读于哈佛大学化学系 ,毕业后转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 91 2年辍学归国 ,从事化工工作 ,同时研究历史和地理 ,并着手翻译英国学者玉尔译注的《马可·波罗游记》 ,后又广泛搜集中西交通史料。 1 91 7- 1 91 9年受蔡元培的聘请 ,与其父、著名地理学家张相文一起任北洋政府国务院附设在北京大学的国史编纂处纂辑员。 1 92 4年 ,他译注的《〈马可…  相似文献   

5.
文学家 陈衍     
陈衍 ( 1 856 .4 .8- 1 937.7.6 ) ,字叔伊 ,号石遗 ,福建闽侯人。清末民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和学者。 1 92 3年 9月至 1 92 6年 5月任厦门大学文科国文正教授、国文系主任。陈衍出生于书香门第 ,从小学诗 ,后入乌石山致用书院专攻经史及文字学。 1 898年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 ,后入京就任学部主事。曾任上海《求是报》主笔、湖北《商务报》总纂。 1 90 7年至 1 91 6年任北京大学(原京师大学堂 )经学史学教授 ,兼译学馆伦理学和文学教授。他入京后曾组织诗社 ,京城名流相率加入 ,轰动一时 ;同时撰写《石遗室诗话》 ,陆续在《庸言》杂志和《东…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 ( 1 895.1 0 - 1 976 .3) ,原名玉堂、和乐 ,福建平和人。著名语言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 1 92 6年 5月至 1 92 7年 2月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语言学正教授 ,国学研究院总秘书。林语堂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1 91 9年秋赴美国留学 ,入哈佛大学研究语言学 ,获硕士学位 ;后又转德国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获博士学位。 1 92 3年夏天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英语系语言学教授、北京女子师大教授兼教务长、北京师大讲师等职。 1 92 4年加入鲁迅参与发起并领导的语丝社 ,列为《语丝》撰稿人之一。在“女师大风潮”中 ,和鲁迅一起站在进步…  相似文献   

7.
顾颉刚的古史研究与其民俗学研究之间的紧密关系一向为学界公认。受限于顾颉刚的自述,这种关系常被单向度的理解为其民俗学关注启发产生了"用故事的方式阐释历史"的视角。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实际上是其古史研究思路成熟和变化的直接产物。顾颉刚"层累地造成的古史"方法内部本有辨定真伪和追究流变两个不同取向,1924年前的古史辨讨论中,顾颉刚多取前一取向,后在胡适点拨下,转向追究流变。这一变化不仅使他跳出了与刘掞藜等人的枝节纠缠,而且促使他写出了《孟姜女故事的转变》。通过这一转向,顾颉刚的史学和民俗学研究中也纳入了全新的"民众"观。  相似文献   

8.
台静农 ( 1 90 2 - 1 990 ) ,字伯简 ,安徽霍邱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 1 935年至 1 936年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台静农少时在汉口念中学 ,未毕业即到北京大学中文系旁听。1 92 4年转到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半工半读。翌年 ,认识鲁迅先生 ,与李霁野、韦素园、曹靖华等在鲁迅的领导和策划下组织未名社。在未名社刊物《莽原》(鲁迅编辑 )上发表《红灯》、《新坟》、《烛焰》、《儿子》等小说 ,后结集为《地之子》出版。这些小说师承鲁迅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充满乡土气息的悲欢 ,他也成为当时著名的乡土作家 ,为鲁迅所看重。鲁迅选编《中国新文…  相似文献   

9.
《新潮》月刊 ,是“新潮社”的会刊。该社成立于 1 91 8年 1 0月 ,是五四时期新文化团体 ,主要成员是北京大学学生 ,也有少数教员和校外人士参加 ,共 3 0余人。如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周作人、王伯祥、俞平伯、郭绍虞、顾颉刚及远在苏州的叶绍钧等。1 91 9年 1月 ,该社创办《新潮》。期刊新版上市 ,立即售完 ,再版也不到半月告磬 ,读者仍索求不已 ,又出第三版。《新潮》初由北大中文系学生傅斯年任主编 ,英语系学生罗家伦任编辑。 1 92 0年 1 0月由于傅、罗出国 ,改由周作人主编 ,顾颉刚、孙伏园等任编辑。第 5号出版后 ,曾休刊一年零四…  相似文献   

10.
刘掞藜与顾颉刚同为20世纪20年代古史辨运动中脱颖而出的青年史家,他与顾颉刚的论争促进了顾颉刚古史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刘掞藜的上古史成就至今无专文论述,武汉大学图书馆所藏民国老讲义《中国上古史略》系统反映了刘掞藜的古史思想。  相似文献   

11.
顾颉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早年曾以编著《古史辨》蜚声史学界。《古史辨》是一部以他的疑古思想为核心而编著的一套古史论文总集。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古史辨》陆续出版了七大册,收辑了他自己和同时代一些史学家大量考辨我国古代史料的论文,涉及我国古代历史的很多方面。顾颉刚先生的史学思想固然值得我们研究,其实,反映在这部书中的他的治史方法,也同样是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2.
此文是1963年1月2日顾颉刚先生应全国文史资料工作会议的邀请而做的发言。文章收入《顾颉刚全集》,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承蒙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顾潮研究员惠寄,本刊发表此文,以纪念《古史辨》第一册发表八十周年。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就顾颉刚先生《古史辨》第一册的生产语境与编纂形式对《古史辨》进行重新解读。语境分析部分,由顾颉刚、胡适和钱玄同据书信讨论构成的学者小社群,进而到"古史辨"派与其反对者的论争,随着语境分析的扩大,从而呈现理解《古史辨》的不同维度。此外,笔者认为编纂形式本身亦可视作一种文本,而《古史辨》以书信体为主的编纂形式则极具编纂者的良苦用心,对这种独特的编纂形式的解读或可透露出零星隐秘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论顾颉刚的"由经入史"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颉刚从经学中走出,怀抱求真之旨进入古史研究.顾颉刚以特有的"古史辨"方式整理国故,实际上是以历史的眼光在求真意义上对传统经学进行彻底的批判.传统学术视经学为正统,旧的古史观念和意识形态均以经学为固守的阵地,不对经学彻底清算就不可能有真的古史.所以,他提出"研究中国古史必由经学入手","改经学为史学"."由经入史"说在顾颉刚的学术中处于核心地位,理解这一点,有助于对顾氏之学的完整把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考辨及《尚书》研究领域所取得成就与贡献作了评介。认为,顾先生是中国现代史学界的一位领军人物,他在古史研究方面建树颇多,特别是在《尚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为《尚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顾颉刚疑古辨伪原因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顾颉刚先生以大胆疑古和编辑<古史辨>一书而闻名.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顾颉刚的古史研究偏重于破坏伪史,而较少从事建设真史.顾颉刚认为,学术之大,需要分工合作,才能深入和发展,破坏与建设只是分工的不同,破坏是为了建设,辨伪是为了存真和求真.顾之一味疑古辨伪,也是基于此.另一原因是,顾颉刚在考古学素养方面的缺乏制约了他去做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围绕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观点,费孝通先后提出过两次质疑。第一次质疑是学界所熟知的1939年的争论。这次争论的分歧主要在“民族”的界定标准上:顾颉刚以中华民族为参照对象,更看重主观上的认同意识;费孝通并没有正面讨论中华民族问题,而是立足于西方社会人类学知识,强调不同群体在文化、语言、体质方面的差异性。后来,当费孝通正面讨论中华民族问题时,则接受了顾颉刚的基本观点。第二次质疑是1993年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与“古史辨”在思路上存在没有解开的矛盾。这次质疑的关键在于费孝通认定顾颉刚“没有重视一切思想在当时必然有它发生的历史背景”,但事实上,立足于“伪史的出现即是真史的反映”这一观念分析中国古史的“层累造成”,正是顾颉刚考辨古史的特点。所以,第二次质疑更多属于费孝通对顾颉刚古史观念的误解。“古史辨”破坏的是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或前现代叙事,而“中华民族是一个”则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中华民族现代叙事的起点,二者之间并不存在解不开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余謇 ( 1 886 -1 95 3 ) ,字仲詹 ,江西南昌人。语言文字学家。 1 92 7年至 1 95 3年任厦门大学国文教授。余謇 1 8岁时 (光绪二十九年 )考中举人 ,被称为“江西才子”。 1 90 9年考入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前身 ) ,习经书左传门 ,喜读《天演论》 ,对译者、时任京师大学堂校长严复由衷钦佩。 1 91 3年大学毕业后 ,任职于江西省立一中、二中。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 ,他在江西热烈响应 ,鼓吹“民主”、“科学” ,大力倡导白话文。 1 92 7年任江西私立心远大学国文教授。1 92 7年 ,余謇受聘于厦门大学 ,任国学系教授 ,1 93 5 -1 942年、1 945 -1 9…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顾颉刚就此提出"层累说"的"关键性"因素。据《顾颉刚日记》所示,顾颉刚是在得到梁氏《中国历史研究法》启发后,编纂《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伊始便建构了"层累说"。更为关键的是,无论从历史本体论还是方法论层面,乃至认识论层面,"层累说"均能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找到相应的学术资源。这一学术关联的发见,意义非同小可。它提示"顾学"研究者不仅要对顾颉刚所言进行一番"辨伪的工作",还应该充分重视梁启超对《古史辨》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学家 鲁迅     
鲁迅 ( 1 881 - 1 936 )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学史家。 1 92 6年 9月至1 92 7年 1月任厦门大学国文系教授、国学研究院研究教授。鲁迅来厦门大学之前 ,在文坛已声誉卓著。他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基石 ;出版《中国小说史略》 ,开创了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新局面。鲁迅来厦门大学后 ,原拟开三门课 ,即“小说选及小说史”、“文学史纲要”、“声韵文字训诂专书研究” ,后一门课因选修人少未开。“小说史”课采用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