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人成天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己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今天,你都想些什么呢?是在想其他人在干什么,还是想你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人们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事,根本不会在意你的事情。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思考并且做出决定,不是父母的目标,不是朋友的目标,也不是同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河之洲     
正人脉的真相所有的朋友或人脉关系都是靠时间来灌溉的,而这些都是以自己的精力和感情为代价的。不主动联系的结果只有一个:你会失去你的朋友。关于人脉有以下几个误区。误区一:人脉一定要有用。这里的有用往往带有某些标签,不是有权有势,就是有某种显性的资源。但真相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对你有益的朋友都是好的人脉。我们说益友有三:交流思想帮助  相似文献   

3.
失窃     
一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窃,被偷去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给朋友回了信。信中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身体;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失窃  相似文献   

4.
丘吉尔根据三个基本原则来选拔人才。第一,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于特定工作的人员,而不是按其资历作出定论。第二,在选人之时明确自己的主要计划,被选之人应为你的目的服务而不是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5.
智珠     
《领导文萃》2006,(5):101-101
很多显得像朋友的人其实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倒并不显得像朋友。———德谟克里特○小布丁如果你陷入艰难的境地,一切都同你作对,你千万不可放弃,因为那正是时势扭转的关键时刻和境地。———美[哈]里特·毕却·史多○小布丁智珠~~  相似文献   

6.
重视回望     
餐叙,一位朋友感慨说,他总有一种站在悬崖边的强烈危机感。 另一位朋友笑说,站在悬崖边而心生危机,是因为你总是往前看,展现在你面前的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假如你转过身来,看到的就不是悬崖,而可能是一片平坦的土地。这时候,你就不会感到恐惧了。  相似文献   

7.
决策者说     
《决策》2006,(8):7-7
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曾把发言人与记者关系概括为五句话:“记者不是你的部下,不是你的学生,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他是你的挑战者。”  相似文献   

8.
玫雅 《经营管理者》2004,(10):44-44
有谁不希望让人喜欢?应该不会有人希望别人都讨厌自己吧。可是,让人喜欢好像并不是那么容易。你每天所接触的人,老板、同事、客户、家人、朋友,人人都喜欢你吗?恐怕未必吧。就连自己心爱的人,男女朋友、丈夫妻子,有时我们也不免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喜欢自己。  相似文献   

9.
与朋友赛跑     
有人说,朋友好啊,多个朋友多条道,在困难的时候还是朋友来帮你;有人说,朋友毒啊,你看那些对你起了杀心的有几个是陌生人?还不是那些平时跟你推杯换盏的!反正各有各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于家人或朋友的角色,管理的角色并非天生的。你无法总是被人喜欢或受欢迎,而管理经常也不是挺有趣的事。  相似文献   

11.
巧妙地竞争     
你的竞争对手不是你的敌人,事实上,你与他们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而不是差异。一个没有偏见的企业领导人明白,一个好的竞争对手有助于定位市场和传播行业的正面信息。" 把你的竞争对手视为对手而非敌人,将会更有益。你一旦把事情定性为“他们反对我”,一旦将世界划分为朋友和  相似文献   

12.
博文集萃     
正真正的交往,至简至真最好的交往,不是双方有意识地吸附与黏合,而是彼此间无意识地渗透与融入。吸附与黏合,常常怀有目的性和功利欲,有些心怀鬼胎;而渗透与融入,无欲无求,则是心灵最真挚的握手,是情感最纯净的需求。在友谊的框架内,你会发现,你与那个一辈子都要好的朋友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不疏也不密,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欣赏,是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第一,用强大的意念,抵制不愉快的猜想。你发了微信人家没回,不是因为人家瞧不起你,而是因为人家忙,你需要继续等着。你对对方微笑对方没回应,不是对方觉得你不重要,而是没看见。第二,让自己变得有用,而不是被所有人喜欢。脸皮薄的人,其实更渴望人见人爱。你要告诉自己,这个愿望是不切实际的。与其考虑人家喜不喜欢你,不如考虑你能给他们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现代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对手。要坚持善待竞争对手,因为竞争对手不是"敌手",而是你的另类朋友——它是促使你重生的强心剂,帮助你破浪的推进器,推动你爬坡的前进挡,教你清醒的警策鞭。一、真诚友好相待体育比赛中最惊心动魄的,莫过于拳击比赛,那仿佛就是一场你死我活、血与肉的搏斗。拳王阿里一度称霸拳坛多年,在他的回忆文章里,记载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情:几位曾经是阿里手下败将的年轻选手,赛后找到阿里,向他请教如何出好勾拳。阿里退掉了已经订好的飞机票,手把手地教他的对手,并把能够打败自己的拳法也悉数教给对方。  相似文献   

15.
招商仅仅是基于资源匹配、优势互补的价值互相创造,仅仅是你“最能服务的”与你“最需要的”互相匹配,而不是单向销售  相似文献   

16.
刘勇强 《领导文萃》2012,(16):98-99
生活中有一种"分享理论"说,它告诉我们给予是智慧这样的道理。当自己有6个苹果时,不要一个人独自享用,不妨分给他人5个,尽管自己暂时少吃了5个,但却得到了5人的热情和友好。也许事后你会得到一个橘子、一个桃子,你不仅尝到了6种不同风味的水果,还获得了5个朋友的友谊和好感,不是吗?  相似文献   

17.
李靖 《领导文萃》2010,(12):115-118
每个人都正在用自己的经历来写一个故事。每个了解你的人,都是这个故事的读者;而对这个故事最了解、对这个故事满意与否最权威的读者还是自己。你对自己的故事满意吗?  相似文献   

18.
陈玉金 《领导文萃》2012,(17):97-98
不是流行着一副对联吗?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是: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在竞岗中,其实也是一个行与不行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竞岗之中,不单是领导说你行与不行的问题,而是要全方位地做好行与不行的文章。首先,自己要说自己行。面对摆在那儿的空缺岗位,你要有强烈的冲动心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呐喊出"我行,我最行,我不会不行"的强音。面对竞岗,如果你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最行的,或者认为自己不太行,怀疑自己是否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那你在竞岗中就会软绵绵的,一副畏畏缩缩的熊样;就不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各种各样争取  相似文献   

19.
张业修 《决策》2010,(10):69-69
近日,有几个朋友问我同一个问题:既然"低碳"已经逐步成为一种社会意识,那你能告诉我如何用最直观的、最易操作的方法,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和采用"低碳生活"方式之后所能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吗?  相似文献   

20.
1、不要和上司称兄道弟 俗话话:“最亲密的朋友一旦反目,往往成为最可怕的敌人。”与上司相处不宜称兄道弟亲密无间,因你与上司在机构中的地位并非平等,而过分亲密的关系则会产生平等化的负作用。也许你会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