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洋  李海红 《学术交流》2015,(2):106-110
中央实施对藏援助政策以来,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自我发展能力仍然相对不足,这直接关系到西藏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关系到西藏能否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西藏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对于国家财政的依赖作用依然存在、产业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本土人才队伍构建尚需加强、双重二元化结构影响发展的均衡性四个方面。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制约性因素,相关部门应着手探索有西藏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在干部援藏基础上加强西藏本土化人才队伍的构建与维持,并且通过拓宽公共服务渠道、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来解决西藏的双重二元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印度官方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虽然对逃亡到印度的达赖集团富有同情心,但不允许其活动损害印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学界、媒体、智库对西藏问题的态度也取决于印中之间的关系。在今后的印中关系中,西藏问题也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藏独立是西姆拉会议的核心内容。在西姆拉会议上,西藏地方政府和英国相勾结,正式提出了"汉藏划界"和"西藏独立"的主张,并迫使中国代表在西姆拉条约的草案上签字,目的是以国际会议、国际条约的方式使西藏独立合法化,确定西藏"独立国家"的身份。虽然会议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它造成的恶劣影响贻害至今。西姆拉会议是西藏分裂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是西藏分裂主义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国内对西姆拉会议的研究多侧重于它对中印边界以及对中印关系的影响,本文则着重分析它在西藏分裂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是美国对中国西藏进行秘密行动最为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西藏的政策发生了新变化,中央情报局成为西藏工作的主角并成立西藏工作组任命专人负责西藏秘密行动,策动西藏独立、支持西藏分离势力发动叛乱成为中情局的特殊使命。中情局官员在印度与达赖家族建立起了直接联系,达赖的两个兄长由此成为中情局西藏行动的耳目。中情局远东处先后在太平洋上的塞班岛、科罗拉多海尔营秘密培训藏人特工空投回藏,促动西藏反叛运动的发展与达赖出逃。  相似文献   

5.
西藏定向生肩负着发展西藏、建设西藏、为西藏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扎实做好西藏定向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西藏定向生的健康成长,既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事关西藏的长期发展与稳定。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东北林业大学西藏定向生思想特点,以其现存问题为切入口,积极探索西藏定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之间特有的一种贸易形式,是国家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拥有近4000公里的边境线,边境贸易的发展却十分滞后。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如何更好地发挥边境的地缘优势,解决西藏边贸存在的问题,使西藏边贸得到快速发展,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在调研、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边贸的优势和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其发展的原因,提出在新形势下发展西藏边贸的总体战略与策略。在当前要加快西藏边贸通道建设;加大口岸建设投资力度,大额度投资建设中尼边境的樟木口岸,恢复开放中印边境的亚东口岸,新开中缅边境的察隅口岸;扩大贸易合作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等具体对策,以促进整个西藏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7.
老西藏精神是西藏稳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建设西藏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数十年来,学界对这一精神进行了诸多探讨,呈现不断深入的趋势,主要涉及老西藏精神的源流、内涵、具体表现以及与其他精神的关系等方面。不过,老西藏精神研究的深化也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涉及老问题的继续拓展,另一方面则涉及新领域的开辟,尤其是如何将其与新时代新要求结合起来,更是面临不少挑战。总体来看,继续深化对老西藏精神及相关问题的探讨,需要在视野、方法、资料等方面进一步开拓,并在具体个案中不断推进,以更好推动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治边稳藏、富民兴藏提供学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历史、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的社会福利事业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民政部和全国兄弟省市的关心和支援下,西藏的社会福利事业急起直追,发展迅猛,成就斐然。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在数量上不断增长,在质量上得到显著提高。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逐步由国家独立举办向国家、集体、个人共同举  相似文献   

9.
扎西措姆 《生存》2020,(15):0056-0056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汉语文教学在西藏牧区的教育要求也不断提高,其中阅读教育的质量问题备受人们重视。良好的基础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理解力和创作能力,对于日后的语文学习也存在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即以西藏牧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背景,从多个方面对西藏牧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建议,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政治的新闻——美国媒体上的西藏和“西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 9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报道的定量分析 ,揭示了美国人眼中的“西藏问题”的由来。  相似文献   

11.
理解1949~1962年印度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需要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它涵盖三条线索:当时在中印关系中日益凸显的西藏问题、印度国内政治和反对派,以及主要决策者尼赫鲁的认知与心理。上述因素交织在一起,直接催生了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变化的立场、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途径和行为方式。中印争议边界至今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显示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对此既应该从各层面、更需要整体地认识和理解其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2.
在中印共同崛起的大背景下,探究印度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尤为必要。通过皮尤"全球态度调查"项目的数据可见印度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呈现"负面"态势。究其原因,在个人层面,印度公众对中国的无知与冷漠以及某些媒体记者对中国的歪曲报道直接造成这一结果;在国家层面,中印之间在边界争端、西藏问题、中印巴和中美印这四个关键议题上存在分歧,而这些敏感的议题又通过媒体的肆意渲染而影响印度公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印度公众对中国崛起的认知源于中印之间存在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8年8~10月发生在印度奥里萨邦等地的印耶冲突为案例,分析印度教派冲突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以及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政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Sinc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 in 1951, with a view to shaking off Tibet’s poverty and backwardness and making it prosper alongside the rest of China, the central leadership with Mao Zedong at the core, combining Marxist theory on ethnic issues with the particular realities of Tibet, gave up the earlier plan of “shifting the troops garrisoning Tibet every three years to improve their morale,” and began to consider long-term thinking on developing Tibet in which the troops would take root and settle down in Tibet and the border area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following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called on the people to “speed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leapfrog progress in Tibet and developed the assistance method of “accountability for specific areas, paired-up support and regular rotations.” That has enriched and supplemented our long-term thinking, and is an important method and pathway towards the long-term construction of Tibe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summarized the Party’s Tibet governance strategies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 putting forward the idea that work on Tibet must uphold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governing Tibet according to law,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Tibetan people and the region on a long-term basis, increasing cohesion and building a solid foundation,” giving a new historical orientation and epochal meaning to long-term thinking on building Tibet. This article tries to trace the history of the long-term thinking on developing Tibet and summarize historical experience, so as to provide a histor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work on Tibet in the new period.  相似文献   

15.
宋丽萍 《唐都学刊》2005,21(4):119-124
印度人民党的经济思想经历了从甘地社会主义观念,到司瓦德西思想,再到自由主义政策的发展历程,这样的变化调整与社会政治形势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不同的政治发展阶段,印度人民党依靠民族主义和现实的社会经济政策赢得选民的支持,体现了印度人民党作为具有宗教民族主义特征的现代政党,教派主义与现实主义两手抓的政治动员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刘向阳 《南亚研究》2010,(4):111-123
印度的穆斯林是印度人口众多的少数群体。印度独立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印度实行经济改革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然而,印度穆斯林却未能充分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在政治参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等方面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这一困境是历史和经济原因、印度政府的忽视、穆斯林自身原因和教派冲突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印度政府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印度洋海权格局对中国的远海战略通道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保卫印度洋航线安全、维持国家经济运行稳定是未来中国海权发展必须实现的基本目标,也是当前中国海权发展的现实动力。本文认为,向印度洋发展是中国海权远洋拓展的必由之路,印度是现实的战略竞争者,但双方仍有合作的空间。中国应充分考虑印度洋的现实形势,尽最大努力维持中美印海权三角关系的相对平衡。本文建议采取"精心选点、低调布局、合作为先、缓慢渗透"的策略,逐步推动中国海权向印度洋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18.
受"中国威胁论"及所谓的"珍珠链"战略影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以及印度洋沿岸包括印度在内的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惧与防范心态正在不断弥漫,中国经略印度洋将面临巨大挑战。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在印度洋的优势与机会,应对中国在印度洋面临的劣势和威胁,应以"构建共同价值观、寻找共同利益、促进共同发展"为原则,努力塑造和主动经营一个"和谐、合作、共赢"的印度洋,以化解中美印未来在印度洋可能出现的冲突与中国面临的"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19.
徐菲 《南亚研究》2011,(3):116-124
独立初期,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小型企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保护措施已不能适应印度发展的需要,其负面效应逐渐显露。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认识到必须调整小型企业的发展政策,将初期的过度保护逐渐调整为合理引导。实践证明,印度小型企业在政府合理引导下,加之自身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印度伊斯兰民族主义的缘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江 《南亚研究》2010,(2):62-71
本文解析了印度伊斯兰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认为穆斯林缺席印度民族主义的想象、穆斯林建构了自己的教育朝圣之旅、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巨大的宗教和文化冲突、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存在严重的利益之争、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等诸多因素的结合导致印度穆斯林产生了印度伊斯兰民族主义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