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巴丹吉林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曼德拉山岩画群,其数量之多、密集度之高、延续年代之长、题材内容之丰富实属罕见,堪称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被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巴丹吉林是一个岩画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1986年11月,巴丹吉林岩画首先发现于阿拉善右旗曼  相似文献   

2.
游客踩着3000年以上的岩画向上攀登,这是青河县查干郭勤水库旁的一处岩画点,也是广布在阿尔泰山区的百里岩画长廊的一部分。这些岩画最初的作者,当为3000年前的塞种人。(右图)而后世游牧民族又一代代补续之,终于完成了这古老而生动的艺术巨作。岩画  相似文献   

3.
中国岩画的文化坐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岩画因其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内容和形式上与西方原始岩画有很大差别.从本质上讲,中国岩画文化是独立于中原农耕文化之外,并与之平行发展的少数民族混合经济文化与游牧经济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牡丹江流域的群力岩画,地处牡丹江下游右岸海林市柴河镇所属的群力村附近的一处石砬子上。岩画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牡丹江水由此向右回转,并形成了一个江中岛,岩画就坐落在牡丹江回转的右岸的转弯处。牡丹江群力岩画,因群力村而得名。迄今为止,群力村至群力岩画所在地,必须乘船方能到达。岩画的北、东北、东、东南方皆为山高林密、绵延不断的锅盔山山脉,其西侧则为牡丹江的断崖,南侧濒临牡丹江。学术界有关群力岩画的年代、族属、寓意的研究,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群力岩画置于牡丹江流域整个地理环境空间内加以考察,并对学术界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群力岩画为西汉时期居住在牡丹江流域的挹娄人所绘,岩画的寓意是祭师祭祖的场面。  相似文献   

5.
养狗,是在蒙古民族社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习俗和文化。从内蒙阴山岩画和古代的各种史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蒙古草原民族很早就有养狗和用拘捕猎其他动物或搬运东西的习俗。在草原上没有一家不养狗。人们平常以“屋外听不到狗叫声,圈内看不到一只羊”来形容家境之贫寒,因此再贫穷的家也得养一条狗。因为蒙古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养狗一是为了防止牲畜和人被其它野兽及坏人、匪徒等袭击抢劫,同时狗的叫声象征着人家香火兴盛。否则就意味着销声匿迹,或者有什么不测。俗话说:“走马是遥路之伴,好狗是兴家之星”。足见,…  相似文献   

6.
托雷斯海峡中西部群岛和广西左江花山都有赭红色的岩画艺术。对比研究发现:花山岩画的创作时间比托雷斯海峡群岛岩画早,但其所反映的生活方式更丰富;两地岩画图形虽都是图案式的,但花山岩画中人和动物图形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群岛岩画图形除了写实风格的人和动物之外,还有似人似精灵的图案,使岩画呈现出更原始、古朴的自然崇拜色彩。  相似文献   

7.
托雷斯海峡中西部群岛和广西左江花山都有赭红色的岩画艺术。对比研究发现:花山岩画的创作时间比托雷斯海峡群岛岩画早,但其所反映的生活方式更丰富;两地岩画图形虽都是图案式的,但花山岩画中人和动物图形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群岛岩画图形除了写实风格的人和动物之外,还有似人似精灵的图案,使岩画呈现出更原始、古朴的自然崇拜色彩。  相似文献   

8.
岩画是一种有研究意义的石刻文化,我们的祖先用石器在岩石上记录、绘制他们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内蒙古地区岩画广泛且数量庞大,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岩画的历史沿革、地域性艺术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总结了内蒙古岩画的分布和当地不同的绘画内容,探究了内蒙古地区岩画所反映的古代历史和人文生活。  相似文献   

9.
台州仙居,名山秀水,蕴含了大量的古老岩画。2002年首处小方岩岩画被发现后,近20年陆续发现新岩画,总计约3000平方米。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岩画群,做好考察工作刻不容缓,以便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为此,中国·仙居岩画研讨会于2014年召开,全国各地岩画专家赶赴仙居,对仙居岩画的整体风貌和具体图纹进行了考察、整理、分析和断代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岩画保护和内涵释读方面的建议,可谓是仙居岩画迄今最全面最新动态的考察、保护、研究三方面的现状阐述。笔者参与会议全程,并担当笔录工作,意在为仙居岩画留下朴质的一手综述资料。  相似文献   

10.
宁夏贺兰山西夏时期的"塔图形"岩画,与青藏高原岩画显示出明确的一体性,反映出党项人也曾是青藏岩画的创造群体之一。西藏岩画中也有大量丰富的塔图形岩画,它们体现了高原古老的苯教重祭祀、祭坛的文化特色。西藏岩画揭示了苯教不仅拥有祭坛塔的传统,而且在吐蕃王朝兴起之前,已经形成苯教塔祭坛的建筑特色。苯教塔祭坛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早于吐蕃王朝时期,是藏西地区受到周边佛教国家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台州仙居,名山秀水,蕴含了大量的古老岩画.2002年首处小方岩岩画被发现后,近20年陆续发现新岩画,总计约3000平方米.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岩画群,做好考察工作刻不容缓,以便下一步的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为此,中国·仙居岩画研讨会于2014年召开,全国各地岩画专家赶赴仙居,对仙居岩画的整体风貌和具体图纹进行了考察、整理、分析和断代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岩画保护和内涵释读方面的建议,可谓是仙居岩画迄今最全面最新动态的考察、保护、研究三方面的现状阐述.笔者参与会议全程,并担当笔录工作,意在为仙居岩画留下朴质的一手综述资料.  相似文献   

12.
曲嘎尔羌岩画(原称“恰克桑”岩画)地处西藏自治区阿里日土县多玛区所在地南面一天然岩洞外壁上(见图1),1985年由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队发现并公布于世。由于该岩画所表现的内容颇有特点,自被发现之日起便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大凡有关西藏岩画内容的著述与文章总会涉及到它,本文也想就曲嘎尔羌岩画谈谈看法,以就教于诸位方家。  相似文献   

13.
张葳 《中国民族》2007,(12):38-39
2007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报送的《贺兰山岩画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支持。这是设立国家社科基金以来,银川第一次得到,整个社科界为之欣然!承担这个课题的人是“银川市拔尖人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先进个人”、银川市唯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获得研究员职称的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主任贺吉德,一个长期从事行政领导工作、但又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工作的宁夏历史文化专家。  相似文献   

14.
地处鲁南苏北的将军崖岩画,是我国一处重要的岩画遗址,本文在对将军崖五组岩画简述的基础上着重对将军崖岩画中的"太阳纹"进行了分析。首先将军崖岩画中的太阳纹与大汶口文化中具有太阳图像的陶文年代相当;其次将其与宁夏、内蒙古的太阳岩画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以太阳崇拜为切入点对将军崖岩画与东夷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一方面说明了东夷史料在将军崖岩画解读中的适用性,一方面通过阐述东夷与先商之间的关系说明先商遗存在将军崖岩画考证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甘肃境内岩画从中国岩画分布格局上看位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与新疆三大板块之间,其岩画主体归属于青藏系统,也有北方胡狄系统民族文化部分基因,呈现为"羌胡杂糅"的结合部特色,祁连山岩画亦成为青藏与蒙古两大高原衔接带与转折带。笔者以为中国岩画可大分为北方岩画、青藏岩画、西南岩画与东部岩画四大区域类型;其中青藏岩画系统的岩画制作族群正是古代中国历史文献中的"西羌"或"西戎",中国西北部的甘青地区及藏北羌塘的岩画主题有很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遗产保护高度把握岩画价值内涵,分析国外岩画世界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主张将阴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和花山崖刻画作为一个整体以"中国岩画"的名义申报世界遗产,对世界遗产进行扩展保护.  相似文献   

17.
青海玉树白龙沟岩画具有浓郁的苯教文化色彩,其塔图形是目前所知藏区各岩画区苯教祭坛塔所占比重最大者,造型有明显早期特点:巫师图像数量多,造型古朴稚拙,与藏西阿里、藏北那曲"鸟巫"岩画既存在相似性,但更以独特地方风貌取胜;宗教题材则是明确的神鸟穹信仰与古老的牦牛崇拜同时并举,以后者影响更为深刻。文章通过与阿里、那曲与玉树三个区域岩画同类题材的对比研究,明确了白龙沟岩画属于年代较早,图像相对原始的苯教文化遗存,它的发现与研究对探讨青藏系统岩画的源起、演变与繁荣这一发展线索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鼎波 《中国民族》2008,(5):40-40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文化暨岩画新发现成果发布会4月25日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举行。同时举行鄂伦春文化保护发展项目合作启动仪式。2007年7月和2008年1月,鄂伦春自治旗先后发现两处彩绘岩画,经西北民族大学岩画专家柬锡红教授和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岩画专家盖山林教授对岩画分析后证实:鄂伦春旗岩画是罕见的中国北方最早的彩绘岩画,作者为古代室韦人或者是更早的祖先的作品,产生于距今4000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9.
对岩画的保护一直是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的问题,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相对于中国来说,国外的岩画保护起步较早,保护方法和保护模式也比较成熟,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并吸取国外岩画保护的宝贵经验,才能实现我国岩画保护的良性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我国岩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贺兰山岩画     
岩画,是一种刻凿或画在岩石上的图像。在文字出现以前,作为一种重要的记事方式,先民们情感的表达与思想的交流都是通过岩画的形式传递给后人的。贺兰山岩画,是我国和世界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贺兰山岩画被发现。它分布在绵延25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诸山口的山壁和山前的岩石上,整个刻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