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冰心一生与基督教关系密切,青少年时期是冰心受基督教的影响最强的时期。通过对有关史料、作品的梳理分析,探询基督教在冰心的信仰皈依、人格形成、爱的哲学构建、圣女形象塑造过程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印证冰心个人生活近百年的历史轨迹与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冰心、庐隐的创作与基督教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庐隐早期都接受过基督教文化的教育。在冰心、庐隐的小说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基督教文化的痕迹。但冰心更多地接受了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形成自己温婉的小说风格。庐隐却更多地接受了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形成自己凄婉的小说风格。对基督教文化不同的感悟,形成了她们不同的文学创作观,因此她们对“人生究竟是什么”有着截然的不同答案:一个是“爱”,一个是“恨”。  相似文献   

3.
冰心受基督教最根本的影响表现于其早期的个人主义观及注入式写作方式,这不但彰显了冰心独特的个体性,也为中国现代文学添加了难得的终极之思。但在自由主义神学和泛神论影响下,冰心逐渐偏离基督教神圣价值体系,回归中国传统思维理路,致使其对基督教产生误解并对中西文化判断失误,独特的、个性的冰心也由此消失。  相似文献   

4.
冰心“爱的哲学”的生成环境可以从社会和个体成长环境两方面分析,前者主要包括五四时期文艺思潮对人道主义的推崇、对童真的发现与崇扬以及泰戈尔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是指家庭背景和基督教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因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冰心形成了她独特的"爱的哲学".她的"爱的哲学"来源于基督教"爱的主题",但又远远超越于"爱的主题":冰心把基督圣洁的母爱上升为一种可以折射在任何一种角色上的杂糅的爱;将作为一种思想、生活原则的基督教"爱的主题"上升为一种理念、灵魂与精神层次的"爱的哲学";同时,冰心将关乎信仰的基督教文化中圣洁的母爱深化为一种关乎政治与社会的杂糅的爱;并逐渐舍弃她的柔细清丽,转向苍劲朴茂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信仰对冰心的前期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的诗作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是中国新诗之异端.冰心的小说散文是对基督之光的宣扬,光明之子的形象塑造提升了冰心小说的思想品位.冰心是一个有基督教文化背景的作家,其中社会历史家庭等因素所起的作用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冰心是爱的哲学的典范代表。五四时期儿童的发现 ,赋予了冰心儿童的眼光、儿童的思维模式以及一份稚拙的童心 ,使她能从童年经验、基督教教义和泰戈尔哲学中提炼形成自己的爱的哲学 ,并在母爱、童心、自然这爱的哲学的表达模式中处处浸润着晶莹剔透、天真烂熳的童心 ,透示出单纯明朗、活泼跳动的儿童视角  相似文献   

8.
论萧乾的创作与基督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萧乾的创作与基督教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少作家受到过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鲁迅汲取了基督的救世精神,庐隐接受了基督教的罪感内涵,冰心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构成其爱的哲学,许地山在基督教文化的濡染中追求博爱与苦难中的坚定性格。萧...  相似文献   

9.
冰心小说以其意象化、散文化、作者角色化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貌,为小说“形式革命”的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促成冰心小说叙事方式转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基督教文化的熏染,使冰心青睐于第一人称叙事、增加了小说的叙事元素、影响了其小说的话语形式;传统文化的浸润,使冰心以诗的笔法改造小说;“向内转”文学潮流的影响,使冰心小说趋向心理化、情绪化,情节淡化。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时期基督教精神对悲剧艺术的影响力不同 ,悲剧对基督教精神的态度也不同。我们永远也不能忽视基督教对我们的生活和艺术所产生的影响。基督教精神会继续为西方艺术家们所关注 ;《圣经》所传达的信息会继续在悲剧艺术中找到自己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圣·奥古斯丁并不属于欧洲中世纪的思想家、宗教家和哲学家,只不过是古代基督教神学的拉丁教父而已。但由于他生活在罗马帝国及其古代文化已近解体,基督教逐渐开始占据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转折时期,加之他的思想对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学说影响极为巨大。因此,他的创作带有鲜明地文化转型特征。《忏悔录》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上都与古代文化明显不同,而对后代欧洲中世纪文化和文学具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2.
冰心"爱"的哲学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源头基督教教义的影响,对泰戈尔哲学思想的吸收,家庭环境的熏陶.  相似文献   

13.
受基督教文化影响,从五四时期开始,中国诗人就在诗歌中尝试采用基督教观念和意象,为新诗输入新的意识与内涵。结合不同时期基督教被中国诗人接受的情况,该文主要从爱的意识、忏悔意识、救世观念和自我救赎4个方面探讨了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表达,并分析了由此而给中国现代诗歌带来的新维度及其具有的意义。这种新维度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冰心的信仰转变始于20世纪30年代,她的民族意识随着对基督教和西方的怀疑而逐渐增强,国内接连不断的战祸使其思想更趋现实。唯物思想的传播引发了冰心对马列主义的认同;她的基督教信仰本身所具有的人化倾向从根本上导致了其在50年代初向社会主义文化急速转向。  相似文献   

15.
也里可温,是元朝对传入中国基督教的一种称呼。本文从基督教在蒙元帝国时期的传入,剖析基督教景教与天主教两个不同派别,先后在蒙古帝国和元朝时期再次传入、发展与销声匿迹的历程,探讨基督教为什么会随着元朝的灭亡而消亡,以及在中国难以立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是个老问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谢文郁、杨凤岗两先生都在谈中国人只能在中国人的思维基础上来接受基督教真理,这当然是有道理的.特别是对处于西方文化氛围中的海外华人,以中国三味文化保持华人基督徒的身份,自有其文化心理的需要.但对当今处于中国文化汪洋大海中的中国基督教来说,可能要问一下,究竟要在什么样的中国人思维基础上,接受什么样的基督教真理.对农村基督教来说,情况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督教发展步入"黄金时期",但这个黄金时期和上个世纪辛亥革命后的黄金时期是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展开的.中国基督教已经掌握在中国人手里,建国后将近30年对西方的封闭,在清除帝国主义影响的同时也中断了历史形成的中西基督教的联系.因此前些年的基督教热,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基督徒占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乡村,不是像过去那样是输入型基督教,而是一种自发性的基督教.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之前,基督教处于初期阶段。这一时期,是基督教争取信众并最终成为国教的普及化时期。教会虽然建立了,但尚无完善的系统,并没有以独立的政治势力的面貌出现。整个说来,教会的力量还依附于教义的力量,因此,它的影响大致还局限于精神生活方面,即以说教、感染等非强制性的方式影响着信众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趣味。在这个过程中,一种不同于古希腊传统的生命态度和美学趣味渐渐形成了,西方美学由此而进入了第二个成形的阶段——伦理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我校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编辑的《冰心研究专集》已经完成.本书详尽地汇集了冰心生平、创作及有关研究的资料,并附有冰心著译系年、研究资料索引等等,特别是补充了冰心旅居日本时期的一些珍贵资料,如郭存爱的回忆文章《冰心在东京》,安四洋翻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以后,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与西方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基督教,开始进入中国的现代文化生活,并影响着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和情感方式,影响着中国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的发展。五四时期,鲁迅、陈独秀、周作人等思想文化先驱在反叛传统、批判儒学时,开始认真审视基督教的精神价值和意义,批判地吸收其对宇宙世界、人类本体和艺术创造的独特思考与认识的成果。他们提出改造人  相似文献   

20.
废名小说的禅学底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作家中,与宗教有过或多或少联系的,并不止废名一人,比如苏曼殊、许地山、萧乾、冰心等。但就与宗教关系之密切与真诚持久而言,恐怕要推废名。许地山接触研究过多种宗教思想,既写过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小说《命命鸟》,也有染着基督教色彩的《缀网劳蛛》和《商人妇》。但正如茅盾所提出的:他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