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SNA系列版本,本文从总量核算、部门分摊方面研究了FISIM及其对GDP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总量核算方面,解析了SNA系列版本的FISIM核算范围,分析了不同范围对总量核算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包含风险溢价的参考利率与无风险利率对FISIM的影响;按照FIs能否承担最终风险,通过分析风险来源、风险补偿及构建FIs的资金流量表和存量表等方法,研究了参考利率的三种确定方法.部门分摊方面,构建投入产出表解析2008年SNA参考利率分摊与虚拟部门法对生产核算的影响,采用账户分析参考利率对部门收入分配的影响.此外,考察了以欧盟为主的部分国家FISIM核算实践.最后,结合以上分析结论通过投入产出表和资金流量表分析了采用2008年SNA推荐的参考利率计算FISIM对中国生产核算及收入分配核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现有核算体系中,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FISIM)出现核算漏洞,致使SNA内部出现核算的不一致性以及FISIM负值。因此,SNA(2008)建议参考利率应反映存贷款的风险和期限结构。随之,国际与欧洲FISIM工作组探讨了各种经风险和期限调整的参考利率以改进FISIM核算,包括加权参考利率、匹配参考利率、长短期双参考利率、中点参考利率与SNA建议的参考利率。为了检验他们在中国的适用性,本文从利率的波动性、FISIM负值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FISIM生产与使用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对这些参考利率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期限调整方面,加权参考利率与长短期双参考利率相对稳定,发生FISIM负值的可能性也较小。其中加权参考利率更为简单,实践操作性也更强。中国账面价值参考利率在稳定性、FISIM负值、风险调整方面都有着比较优势,缺点是没有考虑参考利率的期限调整。  相似文献   

3.
蒋萍  贾小爱 《统计研究》2012,29(8):58-64
本文回顾了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FISIM)核算方法的演进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同时对FISIM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国际上关于FISIM所含服务的构成,特别是风险管理和流动性转换及其对FISIM具体价格和数量的影响、FISIM的进出口核算与国际贸易的一致性、FISIM的物量核算、参考利率的确定等议题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核算范围的界定是间接测算金融中介服务(FISIM)准确核算的前提,本文从FISIM核算主体金融机构、核算载体金融工具与核算客体金融服务三个方面,重点围绕目前争议较大的五个问题进行辨析,从而明确FISIM的核算范围,为提高FISIM核算精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杜治秀 《统计研究》2019,36(2):50-62
本文从使用者成本的角度解析参考利率,并根据2008年SNA构建用于中国FISIM核算的账户参考利率,利用实际数据核算并分摊现价FISIM总产出;借鉴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关于FISIM价格指数的思想,结合中国存贷款特点,构建存贷款服务价格指数,并缩减现价FISIM。最后,分析现价 FISIM对 GDP与收入分配的影响,并探究不变价FISIM对实际GDP的影响。综观核算与分析结果,住户部门分摊的FISIM与净出口分摊的FISIM,会增加GDP。各机构部门的初次分配总收入、可支配总收入也因增加值、财产收入及经常转移等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不变价FISIM对经济增长波动率的影响大于其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有力的支撑。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FISIM)产出是保障金融业产出准确可靠的关键。随着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交易方式与期限品种的日益丰富和多元,风险水平与期限结构因素对FISIM产出核算的影响更加明显。同时SNA2008也推荐使用考虑风险水平与期限结构的参考利率法核算FISIM产出。基于此,本文提出融合风险与期限的参考利率法,从稳定性、准确性、可靠性、便利性等方面检验改进方法的应用特征;并运用改进参考利率法核算我国FISIM产出规模及部门间、行业间的FISIM使用规模,全面探究改进方法对我国FISIM核算的影响。研究发现,融合风险与期限的参考利率法符合SNA2008对参考利率进行风险与期限调整的指导要求,克服了现有参考利率法无法体现期限结构的局限,能够较好反映我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为我国FISIM核算方法的完善与改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间接测算的金融中介服务(F1SIM)固有的特性以及各国核算基础的差异,FISIM核算理论及实践方面仍存在诸多难题和争议.近年来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创新和快速发展变化,也对FISIM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国际国民核算工作组(ISWGNA)将FISIM核算问题列入修订议题.本文主要介绍FISIM核算相关问题的修订情况,考察其修订背景及修订方案,并探讨在中国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就FISIM核算主体、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分摊方法进行了修订。本文较系统地考察了系列修订对FISIM产出和支出法GDP的影响路径,定量测算了系列修订对核心经济指标的具体影响效果。本文的测算结果表明,因采用2016版CSNA方法进行核算,FISIM产出提高了21.83%,其中,核算主体修订引致的“拓展效应”、核算范围修订引致的“缩减效应”和核算方法修订引致的“调整效应”分别贡献了FISIM产出规模提升的69.77%、-72.78%、103.03%。FISIM系列修订使生产法GDP规模提高了0.33%。尽管第一次经济普查时已经过一次调整,FISIM分摊方法的再次调整仍将推动支出法GDP提升,并使得最终消费率提升至51.33%,净出口率提升至3.62%。FISIM核算方法的系列修订不仅更客观地反映出经济总量的提升与经济结构的优化,也更准确地刻画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中介服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8版SNA建议采用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核算FISIM流动性转换,金融危机期间多项非合意核算结果推升了参考利率期限调整的必要性。鉴于国民经济核算专家提出的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思路尚难兼顾“稳定性”、“实践性”与“国际可比性”要求,ISWGNA建议继续开展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研究。本文阐述期限调整参考利率法基本原理,演绎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的多种情形,归纳现有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的分歧问题,并基于追溯演变历程、细分实施效果,提出新的参考利率期限调整思路——均衡缺口期限调整思路。使用我国数据的检验显示,均衡缺口期限调整思路不仅增强了“稳定性”,提升了“实践性”与“国际可比性”,更是鼓励金融机构的FISIM生产方式由风险积累变为宏观审慎,由此降低流动性风险积累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期导读     
如何科学、准确地核算FISIM的产出和使用、相关收入的分配、以及不变价增加值,一直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佩瑾  徐蔼婷 《统计研究》2016,33(6):103-112
为准确核算包含风险管理服务的FISIM产出,2008版SNA提出了对参考利率进行风险调整的建议。鉴于国民核算专家提出的多种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无法同时满足“实践性”、“稳定性”和“国际可比性”要求,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ISWGNA)建议继续开展关于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的研究。本文阐释了风险调整参考利率法的基本原理,对参考利率风险调整的可能思路进行了探讨。通过对较有代表性的三类调整思路的分析,本文归纳了参考利率风险调整的分歧问题。进一步地,基于对风险管理服务机制的阐述和各国金融机构经营现状的考察,本文重新探讨了分歧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根据我国数据的检验表明,新的参考利率风险调整思路兼顾“实践性”、“稳定性”和“国际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金融核算理论中关于参考利率的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金融核算理论中关于参考利率的理论背景、分析框架和国际上使用的几种参考利率计算方法,并运用国际上参考利率的计算方法构建了四种我国的参考利率.通过交易量比较、图形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得出,当前较为合适的参考利率为银行间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及其合成的利率,并计算了2007年我国的参考利率,以及用参考利率法计算了广东省(不含深圳)银行业及非证券、保险金融机构的金融总产出和金融增加值.结果表明,运用传统方法计算出的数值低估了广东省金融业时广东经济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系统研究了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四个国家地区GDP核算方法和经验,详尽介绍了我国地区GDP核算的实践,在核算的组织模式、核算方法、数据衔接等多方面对我国与四个国家地区GDP核算进行综合比较,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我国地区GDP核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金融中介服务产出测算理论的重新思考已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在国民收入账户中,如何处理间接测量的金融中介服务?<金融核算理论中关于参考利率的确定方法>一文,分析了国际上确定参考利率的几种方法及其利弊,探讨了金融中介服务产出测算理论中合适的参考利率的选择与确定,并运用参考利率法具体计算了广东省(不含深圳)银行业及非证券、保险金融机构的金融总产出和金融增加值.认为传统计算方法低估了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研究结果可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季度GDP与年度GDP衔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强 《统计研究》2003,20(3):19-5
一、引言按照核算时期长短的不同 ,GDP核算可分为季度GDP核算与年度GDP核算。二者在基本核算理论、核算范围、核算原则、基本概念、口径范围上是一致的 ,但由于季度GDP核算的时效性强 ,它在资料来源、计算方法上与年度GDP核算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从资料来源上来看 ,季度GDP核算很难得到年度GDP核算中所要求的会计和统计资料 ;从计算方法上来看 ,年度GDP核算是按照较为严格的生产法或支出法进行的 ,而季度GDP核算往往是根据相关的指标进行计算。正是由于季度GDP核算与年度GDP核算存在以上差别 ,所以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是不是要联系理论问题来考察?有的人认为核算体系问题技术性很强,没有必要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论证。我的看法是: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可以博采众长,不问来自东方或西方;但关于核算范围和核算体系的形成,因涉及指导思想问题,在理论原则上,我们不能同流合污,也不能和稀泥。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传统的旅游统计核算在统计口径、指标种类和核算方法上都存在局限性,新形势下对旅游统计核算理论和实践提出创新需求。以旅游卫星账户为理论框架和数据来源,以货币化指标为主构建了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作为对以非货币化指标为主的传统旅游统计核算指标的补充。指标体系中设置了旅游业完全增加值这项热点旅游统计指标,并进一步延伸设置了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完全(直接)贡献率、旅游业带动三次产业完全(直接)贡献率等指标,并给出具体计算步骤和公式。该旅游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可以在旅游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测度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郑学工  董森 《统计研究》2012,29(11):14-20
 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作为GDP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长速度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判断。本文从不变价增加值核算的方法论出发,在深入研究一些先进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按行业对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比较了不同计算方法的优劣,指出我国不变价服务业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深入开展供给/使用核算研究,拓展和改进我国不变价核算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国民经济核算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启贵 《统计研究》2002,19(7):12-15
国民经济核算是 2 0世纪经济科学领域最大成就之一。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 ,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世界各国 ,不论大国还是小国 ,也不论富国还是穷国 ,无不重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制度建设。新中国政府统计机构成立 5 0年来 ,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 ,但坚持组织统计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及制度建设上取得了许多业绩 ,为统计科学的繁荣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  相似文献   

20.
“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内容提要:“金融业增加值”是金融行业重要的核算指标,本文旨在对这一指标的核算问题,从国际比较、国内演进和现存问题等三方面给予分析和解读,以便从整体上反映我国“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实际状况。在国际比较方面,重点解析了SNA1993的核心――“参考利率”概念和方法;在国内演进方面,着重分析了引进SNA1993的困难和实际的处理方法;最后,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总结揭示了现行核算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