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事件便是建立近代学制,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划时代的进步,这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近代学制的影响.而壬寅癸卯学制在精神上与日本近代学制一脉相承的地方,莫过于以国家主义为办学宗旨,使小学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根本,并树立起军国民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的文化研究重新提出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开端问题,但对这个问题的论证基本局限在精英文化的层次。研究的深入,有待扩大视野。从社会史的领域发掘大众文化资料,是这一课题取得进展的关键。社会的近代化往往以文化的近代化为先导,文化的近代化又必然以社会的近代化为依归,这两者的发展需要同步运行,却并非同时开启。中国文化的近代化起自明清之际,经历着开启——中断——再开启的过程。中国早期启蒙与西方人文启蒙的不同特色是政治伦理的启蒙,这主要表现在对忠君信条的怀疑与抨击,而且下延到广大民众,蔚为非君、非圣、非经思潮。早期启蒙的最高成就是提出“抑尊”思想,从非君到抑尊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是"近代化范式"的代表之一。近代化范式,是认为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剧烈的冲击下,不自觉与自觉向西方学习,进行社会转型。农民战争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似乎与近代化格格不入。而中国近代史上又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与若干次小的农民战争。陈恭禄著的《中国近代史》又偏偏是绕不过去的。而农民战争相对于中国近代史来讲,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状况下进行的。于是陈恭禄用近代化来评价近代农民战争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以来,上海便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它是中国各个领域近代化尤其是近代社会文化的见证。我们可以透过近代以来上海人的生活方式变化,便可以证明这个观点。而服饰历来是涉面较广,最能够直观与快速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方式和时尚变化的要素之一。而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中国近代上海女性的服饰变化彰显了时代的变迁,并活灵活现地反映了都市女性生活的场景,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化与留学生的社会参与丁三青中国近代化宛如一股澎湃的钱塘湖,涌动着社会中的一切阶级和阶层。"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某个阶级的领袖永远是该阶级最有知识的先进代表人物"①。新式知识分子的代表──留学生就是站在中国近代化潮头的赶海弄潮儿。一、文化反...  相似文献   

6.
张雯迪 《职业》2023,(19):56-58
着眼近代历史对“教育、科技、人才”的认知跃进与革新实策,通过“中国式近代化探索”主题教学单元教学设计,把握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中逐渐完成了自我检视与迭代,明确了走“中国式近代化”发展道路,重塑了民族自信,以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应,实现了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有机关联,彰显“历史自觉”与“历史主动”。  相似文献   

7.
刘丽芳 《职业时空》2010,6(5):170-172
从1862年到1911年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近代数学教育发生了很多变化。以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为界,将该时期分成两个阶段。文章从数学教育的概况和成就两方面论述了我国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普遍特征出发分析了中国近代化的特点,论述了中国近代化的起点、阶段,概括了中国近代化的被动性、复合性、非自主性和非统一性等特点,分析了这些特点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方式和结果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中国经历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等重大变局,也是社会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关键点,北京古都整体风貌在国家政治变迁中也经历渐进式的变化。近代化趋势在城市面貌演变中逐渐显现,这体现在传统建筑形态的变化、原有街区格局的松动和新型商业街区的兴起等方面,这些变化与当时政治大格局的变迁同步,也是城市市政管理方式和百姓生活空间演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内容中国近代启蒙思潮是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受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影响,并吸取中国早期启蒙运动的思想营养而形成的,以理性主义价值观为准则,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蒙昧主义,宣传民主和科学的思想主张、观点、意愿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周文书 《现代妇女》2014,(2):213-213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它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以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落后的大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运动方向,它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同时,它既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促进作用,也对中国近代化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部近代化研究的新作——评《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莉博士的《晚清上海社会的变迁——生活与伦理的近代化》是从生活方式和社会伦理的近代化发展来考察上海社会变迁的。读罢此书,我对近代化和晚清上海的社会变迁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是来源于本书的新颖。我认为书中有“三新”,即角度新、史料新,对妇女解放的认识新。一、角度新一说起近代化,人们更多想到的是飞机大炮、政治制度。建国以来以革命史为  相似文献   

13.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各行各业的近代化,作为文明基础的教育的近代化也被提上日程。日本教育的近代化经历了向西方学习的西洋化,再到与日本国情相结合的日本化的过程,其真正的近代化则是在战后由民主改革后才完成。本文将通过探讨日本教育的近代化,得出给予今天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近代化”指称中国“现代化”是否准确?作者提出了异议,并从现代化模式、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应该以“中国早期现代化”取代“中国近代化”这一概念。作者认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基本模式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低度发展,其具体特征是:意向性的追求甚于实际性的建设;明显的二元结构;过多的冲突的存在;缺乏平稳性,摇摆度过大。  相似文献   

15.
田枚 《职业》2016,(31):50-51
本文论述了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意义,并对实施弹性学制及学分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学校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经验,提出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自第一个留学生容闳于1847年走出国门求学之后,1872年清政府选送120名12至15岁幼童赴美留学,这批幼童成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在这批归国少年中,有不少以后成为清末民初的优秀人才,如民初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清华学校首任校长唐国安、中国铁路第一人詹天佑等。100多年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历史奠定了中国近代化的人才基础,因此不同时代的政府和民众都很关心出国人员的归国问题,而政府的人才政策又对吸引留学人员归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年与青年运动既伴随着近代社会的进程而诞生,同时也是作为近代社会的对立、对抗的一方而存在。"青年"理念的产生并不是一个由社会问题而产生的孤立现象,或者是政治运动的权宜之计,而是近代化过程中一种新型思想的诞生,是一种以"青年"理念为核心的概念群的产生。这类概念体系在充满着形形色色"主义"的19世纪可以被称之为"青年主义"。到了19世纪80年代,日本的知识界、舆论界将近代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进行了翻译与再创造,构筑了汉语范围内有关"青年"话语的原生系统。自此,"青年"作为一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贯穿整个20世纪,并且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的政治社会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朝以前,我国与其他各国联系较少,绘画方面一直保持着较为独立的状态;清朝,一批传教士来到中国,对中国绘画产生了一些影响;而到了近代,随着政治、经济、科技、生产方式等方面自西方开始大量输入我国,绘画方面的西洋画的输入也成了必然。绘画思想之势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变法派、革命派、改良派、调和派主张输入西画;此外,还有一个守旧派,力排西画,主张守旧。本文主要从绘画功能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两个方面,谈谈中国画的创新与传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国球先生近著《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面世,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香港的学术及文学著作与大陆的不同之处。作者从近代学术分科与学制改革出发,指出近代中西学术会通的趋向,而在这种学术范式转型的过程中,文学日益边缘化,“词章不能谓之学”,文学不为专门之学,这正是西学重艺轻文取向的中国化。西方学术观念强调学科与专门之学,也给中国传统文学带来了重大变化,中国的文学逐渐演化为文学与外界环境的各种关系,并将中国文学置入与“西国文学史”、“外国语文”等相关联的大框架之中。随着西方文体学的大举输入,京师大学堂将文学原则的重心放在作品的形态上,把中国传统文学按文体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20.
沈渭滨,著名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上海市七宝镇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上海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困厄中的近代化》、《曾经沧海》、《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阿拉上海人--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观察》(合著)。主编《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卷等,发表《论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成立》、《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战役研究》、《海派文化散论》等论文百余篇。日前,沈渭滨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畅谈他所走过的学术道路以及多年来的研究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