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婷婷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9):28-29
巴赫金的狂欢式的交往模式和马克思的理想交往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追求人的自由和平等。但是马克思的未来理想的交往模式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实现的可能性,而巴赫金的狂欢式交往模式没有现实的存在根基,只是一种虚拟的乌托邦。然而巴赫金的狂欢式交往在当代社会也有其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翟婷婷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4):26-29
巴赫金的对话交往思想,把人看作是交往中的存在,肯定语言是交往的中介,强调交往的主体间性,认为人的自由、平均的交往才是人的真正解放。巴赫金的交往思想不仅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交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发生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中国的巴赫金思想的接受者钱中文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提出者刘再复之间一场“暗中的论辩”进行了分析 ,认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中关于主体性的论述与中国 80年代中期的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既有某种相通之处 ,但同时又有较大的差异。正是论辩中差异性的体现 ,使得 90年代的学界能够摆脱文学主体性的历史局限而转向接受巴赫金“主体间性”的“对话主义”。 相似文献
4.
价值问题是任何一种哲学理论的核心和支柱。从马克思交往理论产生的背景、理论的价值目标以及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等方面,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价值问题进行解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马克思交往理论蕴涵着深层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方文化批判理论和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日常生活艺术化”或者“审美化”实际上不单纯是一个美学意义上的命题。它具有文化批判的内涵。本文的重点是讨论 :在日常生活艺术化的话语实践中 ,如何实现对这个审美化的描述。我借用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认为在后现代的话语语境里 ,“日常生活艺术化”能够建构一个多元的审美活动场 :一种由许多对话 (参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 )构建的立体的空间意识被建立起来了。活动的“参与者”和“对象”是无限多的复数 ;时间是各自随意的。这种对话在审美活动中构建了一种空间意义上被随意分割的立体 ,是多种风格的话语彼此独立存在而交流的立体空间 ,也是多种关系肆意喧哗的立体空间 相似文献
6.
尽管巴赫金的思想往往被简化为复调、对话和狂欢,但如果要真正把握其思想的源头,还必须回到其早期的哲学美学思想之中。巴赫金正是在自己独创的建立在我与他人关系基础上的行为哲学,以作者与主人公(包括其未展开的主人公与读者之间的)审美活动为对象,引入马克思主义交往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倾向的审美交往理论的,而其以作者与主人公间的交往对话为特征的复调和以话语为媒介、以外位性和长远时间为特征的对话主义也只有在审美交往的范畴内才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8.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深入探讨交往的哲学蕴涵,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推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从而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揭示和解读了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交住范畴的含义。作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交往”概念,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活动归根结蒂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给当下文艺活动带来了深刻影响,促成了文艺观念、文艺批评的一些激烈变化。交往互动开始成为文艺消费内容,文艺内容开始成为一个个话题素。在话题素的作用下,作者创作的内容与网友的群体贡献已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文艺的集体生产真正得到了实现。在此情况下,一贯重视审美价值的文艺批评应适度凸显交往性,重视社交媒体对文艺活动的基础性装置作用,从交往性去理解数字时代文艺的属性,将交往性当作文艺批评的价值维度,从交往性去分析与阐释文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研究是在马克思生前即已存在的学术现象,第一代和第二代马克思主义者都非常重视马克思研究.梁赞诺夫使马克思研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研究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学术声誉.在西方世界,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研究也经历了从格律恩贝尔格的马克思研究到吕贝尔的马克思学的深化.中国马克思研究也正经历从上世纪宽泛的马克思研究到21世纪马克思学的转变,将"马克思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是推动中国马克思学走向深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交往与自由”思想视野下的网络交往自由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进行的交往活动构成一种新型的交往行为——网络交往.网络具有匿名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使人们在网络空间的交往比真实世界的交往更为自由.文章从马克思关于"交往与自由"的相关论述这一特定视角入手,分析网络交往自由,探讨网络交往自由的积极意蕴. 相似文献
12.
交往作为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国内外学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试图分析马克思交往观的基本内涵及其所蕴含的现代化思想,并阐述其对于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深入探讨交往的哲学意蕴,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构建以交往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新理念、新思维.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晓锋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74-79
共识是民主的规范性要求,如何在多元条件下达到共识是现代民主理论的主要难题。公共选择理论基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框架,把理性个体的策略选择当作民主的基础,强调通过投票机制把不同个体的多元偏好汇总起来并形成社会选择。商议民主理论则认为投票并非是民主的唯一内容,公共领域中的交往也是民主的内涵。它期望人们通过无强制的交往达成共识,认为个体偏好可以运用交往理性通过"更佳论证力量"的商谈而得到改变。商议民主理论在总体上虽然有些理想化,但它所提出的许多方法、观点,对解决现代社会的各种分歧包括政治分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价值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人日益依赖他人,但在现代分工体系中与他人日益疏离,这种"现代性"困境,引发思想家对交往意义的重视.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在交往的世界性的普遍发展中,才能超越动物的生存条件,从而超越这一困境.不同于当代交往哲学,马克思以"关系"为本体,从人的本体活动层面,说明人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获得现实的实践性本质,成为现实主体,以及通达他人.马克思的交往理论突出了人与人在劳动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交往,从人的需要的"相互性"视角,对社会交往"相互性"作了哲学概括.本文认为,对社会交往"相互性"合理性辩护的根据不应是唯经济的,同时还应得到政治、法律、道德上的正当性辩护.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把人类的交往活动区分为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人们的物质交往决定了人们的精神交往。交往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迄今为止,人类交往并不是自由自在的,而是被扭曲了的;被扭曲的根本原因在于意识形态掩盖了或粉饰了真正的物质性交往。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其交往理论的归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论述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时,十分重视交往.在他看来,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交往的形式是随之变化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交往形式的产生.人类历史的交往形式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人类历史上的"交往革命"直接决定着或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对其予以探讨,有利于直接地推论、切近生活地解读、清晰地呈现和与时俱进地转换、衍扩其人类幸福思想。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其人类幸福思想的理论架构中,现实交往的人是人类幸福的主体,生存实践的交往是通往自由与解放的人类幸福之路。"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是核心的现实交往理念,财富"普遍的交换"的人类幸福价值就在于"生产出完整的人",真正联合的自由交往,是人类幸福生存的理想化交往形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美学从“美的规律”(审美理想)和“异化劳动”(异化的审美现实)两条线索出发,提出了审美价值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使审美关系实质上成为由审美主体、象征符号(文化生产机制)、审美客体三方面组成的结构性关系,这就意味着审美价值成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系统。这一开放系统以审美价值标准的存在保有自己的独特性,即它是一种价值参考,一种对社会绝大多数人来讲,能够扩展审美自由度,丰富审美体验的意义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向社会和谐的迈进与向美的迈进在过程上是同一的,在目标与指向上也是同一的。同时,美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途径和评判标准:从结果上说,人以美构造对象与世界;从主体上说,人以美构造自身;从过程上说,人与对象世界在美的构造中相互生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