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卫民 《晋阳学刊》2012,(2):3-10,24
导语:多年来的晚清史研究,一直是中国革命史、中国现代化史和清史的分属学科,多种学术视角和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令晚清历史研究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化,收获了大量高水准的学术成果。目前,晚清史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正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晚清史应该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史学学科。董丛林教授是主攻晚清史的资深学者。多年来,董先生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注意更新、改进研究方法,在一些方面建立新的研究体系,他的诸多研究成果广受好评。此次,董先生接受本刊采访,畅谈他对深化晚清史研究的真知灼见,自有利于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转换研究视角、更新研究理论、开拓研究方法,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研究的学术园地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大量涌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对于这一目前已经稳固地居于中国近代史研究主流地位的“现代化取向”(有文章称为“新范式”“现代化范式”或“现代化史观”),一直以来却不断地受到了一些以捍卫“革命史取向”(有文章称为“旧范式”“革命史范式”或“革命史观”)自居和以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自居的学者、学术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2012,(11):251
汪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早年研究鲁迅,九十年代初期与友人共同创办《学人》丛刊,为当代中国的人文研究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平台。1996至2007年担任《读书》杂志执行主编,在他的主持下,《读书》发表一系列引领当代中国思想讨论的文章。1997年发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引发了中国思想领域的大争论,并由此被视为"新  相似文献   

4.
李卫民 《晋阳学刊》2012,(5):3-9,101
导语:章开沅教授是享有盛誉的史界前辈,60多年来,章先生在中国近现代史领域里勤奋耕耘,一直是领风气之先的重要学者,在张謇生平与思想、辛亥革命史、中国现代化史、近代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文献、荆楚地方史等研究领域都推出了重要成果,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发展与完善贡献很大。章先生还是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  相似文献   

5.
邢占军,1968年出生,山东文登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基地主任,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咨询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社会学会副会长,山东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国际幸福指数研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心理科学》等学术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人力资源评价、社会调查与测量研究。近年来在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SSCI来源期刊)、《本土心理学研究》、《香港社会科学学报》,以及《社会学研究》、《心理科学》、《社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2012,(2):255
陈剩勇,男,浙江武义人,1956年3月出生。1985年杭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5年至1999年供职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1994年晋升研究员,曾任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理事。2000年初调往浙江大学任教,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委员、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政治学教授,浙江大学比较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主任、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  相似文献   

7.
翁飞简介     
《学术界》2015,(2):255
翁飞,1954年4月生,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研究员。1977年恢复高考,由合钢公司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回皖工作,历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淮系集团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和安徽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尤其精研李鸿章和淮军、淮系集团,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1997年10月,被评为安徽省首批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之一。1999年5月,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8.
丁伟志,1931年1月生于山东潍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编审、研究员.1948年7月起先后在华东大学、山东大学工作.1951年11月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读研究生.1953年2月入马列学院修读哲学专业.  相似文献   

9.
本刊致力于刊发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葛剑雄教授是本刊的老作者,一直很关心本刊的发展。由于这样的关系,今年我们开辟"名家访谈"这个栏目,承蒙葛教授厚爱,答应接受本刊的专访。事实上,这次采访计划酝酿了很长时间,但由于葛教授工作十分繁忙,一直抽不出时间。直到今年2月13日的下午,在新学期即将来临的静谧的  相似文献   

10.
乔治忠,男,1949年生,天津市人。师从著名史学史专家杨翼骧教授,1991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史学史专业学术带头人。乔治忠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与教学工作,撰有《清朝官方史学研究》(1994年)、《中国史学史研  相似文献   

11.
○朱老师,您好,据我所知,在文革之后迈入学术道路的人,其先前的经历多经磨难,且与学术相去甚远。曾看过许多学者的回忆,皆言是时代的际遇与人生的偶然,但求索其中,却可以窥见对学术的敬畏与热爱之心。请您对我们谈谈当时是如何走上  相似文献   

12.
导语:杨天石先生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已逾30年,他的研究独具特色:选题重大,材料新颖,证据确凿,推勘严密,结论很具说服力,文字表达流畅生动。杨先生的研究成果,自1980年代初以来,屡屡引发学术界内外的强烈反响,反响之大,还常常波及海外。杨先生作为中华民国史研究权威,他目前的研究动态,是广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孙伟平,1966年生于湖南常德。1996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理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爆发迄今已整整百年。这场举世瞩目的革命虽然离我们已愈来愈遥远,但其重要意义与历史地位却并未因此而被忽略。百年以来,辛亥革命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要意义,乃至在亚洲及世界范围内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海内外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也可谓硕果累累。在百年纪念到来之际,需要我们思考的是:辛亥革命史研究如何更加走向深入,怎样更进一步挖掘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此,也需要学者们以百年之眼光对辛亥革命重新加以审视,从而实现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百年超越。这一组笔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如何扩展与深化辛亥革命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与学术见解,多有启迪意义,对于促进辛亥革命史研究向纵深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鲁涛 《云梦学刊》2013,(1):157-157
何新文、苏瑞隆、彭安湘三位学者合著的《中国赋论史》一书已于2012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赋论史研究”(07JA751034)的结题成果,共56万字。该书作为第一部系统的赋论史专著,以断代分章的形式,纵向描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及近代、现当代凡六个时期赋论的基本状貌、历史特点及其承先启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在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之后,正在进入一个酝酿更大突破的时期。现在,无论是拓宽研究范围,还是改进研究方法,无论是进一步学习借鉴西方学者的成果,还是加强对本土学术资源的开发和梳理,都显得极为迫切,也都是难度较大的工作。南开大学李金铮教授是著名近代社会经济史专家,她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逾20年。在总结既往经验的基础上,目前,她的努力方向已经从单一的复原历史转变为复原历史与解释历史相结合,并力争在历史的解释上取得突破。以下,就是她对于深化近代社会史研究的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8.
苏智良 《社会科学》2012,(5):157-159
中国当代史通常是指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史。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走过62年的历程,共和国史研究也几乎具有了62年的历史①。当然,中国当代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一般认为发端于1978年②;其正式的推广与展开,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历史学科里,当代中  相似文献   

19.
《四川社科界》2010,(1):58-58
为贯彻中央、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计划,落实《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有关要求,充分发挥四川社科研究的人才优势,进一步整合社科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20.
学术史的内在理路:以中国法律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忠明 《云梦学刊》2008,29(4):33-34
我觉得,学术史研究似乎存在两种理路:一是"外缘"研究,旨在考察某一问题或学科研究的外部关系,诸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一是"内缘"研究,旨在回顾某一问题或学科研究的内在脉络,这与材料发现、问题意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有关;但是,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变迁.有时也会成为"内缘"研究的前提,这是因为.上述变迁本身也会成为学术研究的课题.有时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就是得自上述诸多变迁.这里.我想以最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法律史为例,来简单回顾一下"内缘"研究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