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那些人     
长治"神童官员"扎堆被质疑《长治日报》4月5日刊出的干部公示信息中,有8名干部的履历遭质疑。其中,今年30岁的现任长治市政协办公厅综合科科长王瑞的履历显示,其在13岁多就参加工作,此轮公示拟任副处级领导。针对外界质疑,长治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未设提问环节,时间不足10分钟。  相似文献   

2.
选举发展中的矛盾与选举制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3年,从地方到中央完成了新一届政府和党委的换届选举工作,各地的地方人大和党委在选举工作中为推进民主选举做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为了总结、交流和推广各地的民主选举的经验,共同探讨选举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一步探索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北京大学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与江苏省人大人事选举代表工委于2003年8月29—31日联合召开了“选举经验交流和选举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部分省级和市级地方人大负责换届选举工作的负责人、党委组织部门的官员、以及有关选举方面的专家学者约60多人。会议特别邀请了全国进…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几年,媒体上关于公务员辞职的报道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中央机关和地方官员纷纷进入企业工作,舆论分析中国已出现新的官员"下海潮"。中国社会目前是否真的出现了官员"下海潮"?这些陆续辞职或者下海的官员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是反腐导致公务员的职业吸引力有所下降,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值得深入了解分析。社会背景加个人选择的双重原因自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实行了严格的八项规定和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杨敏 《决策》2013,(1):24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今天,中国改革面临的利益格局,依然像鲁迅所言"大抵如此"。2012年,吁请官员公开家庭财产的社会情绪达到一个新的临界点。围绕着官员财产公开,地方改革实践已经花开27个县市,立法动议至今也有18个年头。一项改革兜兜转转、起起伏伏,至今未能在顶层设计上找到接口,致使多地探索偃旗息鼓。地方创新遭遇关山重重的,又何止一个官员财产公开。乡镇公推公选时断  相似文献   

5.
新闻观察     
《秘书之友》2014,(8):4-5
正(2014.6~2014.7)农民的跪与官员的笑2014年7月15日,有网友微博爆料:浙江省义乌市工业园区张浒村村民80岁老人下跪向官员哭求反映问题,官员对此无动于衷还笑容灿烂。记者了解到,在这之前,该村有几人被警方治安拘留,为求放人,约50名村民一齐来到园区管委会。16日,中国广播网对此评论说,没有理由"跪",更没有理由"笑"。农民下跪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说明,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够强,与官员的对话语境下  相似文献   

6.
问题     
副职扎堆折射"政府瘦身"困境继网传辽宁铁岭市有9个副市长、20个副秘书长,河南新乡市有11个副市长、16个副秘书长后,又有网友曝贫困县湖南平江县有10个副县长4个县长助理,有评论惊叹,官员编制"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政府机  相似文献   

7.
杨敏 《决策》2013,(1):30
中国的改革派官员中,有越来越多的"诺斯增长"的信徒。他们笃信,转型中国需要依靠制度创新来释放全新动力。2012年8月,一位基层改革派官员走向仕途终点。船到码头车到站,是每一个体制中人无法逃脱的宿命。60岁的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留下了一个渐行渐远、壮志未酬的背影。他是继仇和之后,最受关注的一位符号性人物。从推动红河州乡镇直选,到取消全省中考,在同僚眼中,这是一个不安分的搅动者。卸任演讲中,他这样定义自己:"理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3,(10):22-23
全国两会期间,地方官员又一次成为大众、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放大到人们的视野当中。面对政府工作遇到的各种问题、面对执政地群众的各种期盼、面对舆论、媒体的各种"诘难",一些地方官员在"穷"、"困"、"痛"态势"逼压"之下,没有推脱躲闪而是从容应对,诚恳作答,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十八大之后政府官员在执政态度与执政理念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不是"县长助理"、"副县长"、"副镇长"的官帽批发商。一个县有一二十个"县长助理",不代表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率",只能说是地方官员谋求政绩饥渴症,实际上是"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10.
<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行政分权使地方政府官员在政治、经济与社会领域拥有更广泛的权力空间,这也被认为是推动我国自转型时期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核心要素。因此,对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在行政分权后的激励问题研究与分析愈加显著与强烈。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便是由周黎安提出的"政治锦标赛"激励模式。这种模式在地方政府官员的工作激励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带来唯"GDP论英雄"及各种以推动经济  相似文献   

11.
<正>"个性官员"是中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种值得认真思索的现象。而今,有的"个性官员"已经悄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我们有必要对"个性官员"做一个界定,否则,这个问题难以研究下去。笔者以为,今天的"个性官员",就是指有所作为、敢作敢为、性格强悍、雷厉风行、群众褒贬不一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不是"县长助理"、"副县长"、"副镇长"的官帽批发商。一个县有一二十个"县长助理",不代表一个地方"经济增长率",只能说是地方官员谋求政绩饥渴症,实际上是"黔驴技穷"。  相似文献   

13.
<正>官员霸道如何表现?当下官员霸道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官员何以霸道?围绕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李良栋:"霸气"官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改革派"的面貌出现,但却以"霸气"冲天的姿态推行改革。在某个地区或者部门的改革事业中,这些人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甚至也取得了一些政绩。但是在人们心目中,这些人一直是有争议的人物。因为他们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常常不是依靠群众、发扬民主来确定改革目标和制定具体措施,而是独断专  相似文献   

14.
刘悦斌 《领导文萃》2013,(20):120-123
晚清吏治腐败,官员身边人也有一份"功劳"晚清吏治腐败,已是一个定论,这并不冤枉清朝统治集团。在晚清官场的腐败中,官员的身边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往往狐假虎威,利用在官员身边的便利条件,贪污受贿,勒索百姓,有的官员甚至与身边人互相勾结,互相利用,贪赃枉法,祸国殃民。其实,清朝最高统治者不是不知道官员身边人可能造成的危害。为了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官员的任职回避制度,有地区回避、亲属回避、师生回避等。  相似文献   

15.
政治     
中共严格考察官员抗震救灾表现四川省根据"5·12"地震后的救灾工作表现,对28名官员进行了惩罚,从抗震救灾一线提拔使用干部50人,破格提拔干部19人。受罚官员中有15人因为在灾害中"不作为"而被免职。这次的人事变动是对政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民主参与度、信息公开度越来越高,仿佛一切都被置于放大镜下。据了解,不少官员有很多怕,但最恐惧的是网络。最近,一些地方官员反映,现在地方许多干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恐惧"心理,担心个人信息、工作疏漏或违规行为会被网络曝光而一发不可收拾。  相似文献   

17.
社论社评     
在不少地方,因为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主政官员变动而产生的"集体情感焦虑",也屡有发生。和神木风波一样,提醒我们:消除群众的民生焦虑、政策焦虑,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新考验,也是确保一方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2013年7月18日《神木人"定心丸"提醒了什么》人民时评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8.
官员"秀"是官员和政府展示自我、宣传政策的一种新方式,"秀"是个中性词,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判断其性质,重要的是要看官员"秀"的动机以及造成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官场是一个严肃的场合,容不得半点活泼,加之中国人传统上喜欢含蓄的表达方式,所以对"秀"多少抱有排斥的心理.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众又期待政府官员采用更加灵活、形式多样的沟通交流方式.因此,官员"秀"不只是个人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官员"秀"的出现折射出官员个体对传统形象的思变,折射出民众对执政方式的思变.简单地对官员"秀"加以肯定或否定,都未免过于草率.对于官员"秀"问题,需要我们认清其本质,深入剖析其原因,分析其利弊,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1,(38):11-11
如今.中国公务员海外培训涉及全球37个国家及地区.千余培训项目。每年有过万名党政官员被派往发达国家求学.并已形成精细化的操作流程。据《凤凰周刊》2011年第25期统计.目前高级别的干部培训多扎堆在世界知名学府,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气候峰会作出影响深远的中国减排承诺。他借鉴反腐经验,组建"绿色团队",即由环境专家组成督察组,对全国各地进行随机检查,以确保地方官员落实政策。为了鼓励官员落实政策,中国还改变了地方官员晋升的标准,把贯彻环境改革作为政府内升迁的一项关键考虑因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