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领导干部"打招呼"是人民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一种现象,其实,要刹住"打招呼"歪风,除了需要用人部门和用人者自觉抵制、公道正派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消解"打招呼"者这个特定群体。显而易见,"招"也好,"呼"也罢,都绕不开一个"权"字。于打"招呼"者,无非是以权谋私、恃权乱政;于听"招呼"者,则有畏权、恐权之虞。破解"打招呼"难题,首先要向"权力"抡起"板斧",向有可能成为"打招呼"者的领导干部求解。  相似文献   

2.
<正>一直以来,秘书群体是"领导身边人"概念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类属。因其工作性质辅助性、工作内容庞杂性和工作环境多变性,秘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易于与领导形成非同一般的关系。而靠近作为公权力掌握者和践行者的领导干部,实际上就是间接地靠近了公权力。现实生活中,许多秘书正是通过与领导干部形成特殊的工作依附关系和人际互动关系,拥有了自身间接性作用于公权力的诸多隐性权力。一、秘书的隐性权力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3.
秘书的隐性权力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秘书群体是"领导身边人"概念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类属。因其工作性质辅助性、工作内容庞杂性和工作环境多变性,秘书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易于与领导形成非同一般的关系。而靠近作为公权力掌握者和践行者的领导干部,实际上就是间接地靠近了公权力。现实生活中,许多秘书正是通过与领导干部形成特殊的工作依附关系和人际互动关系,拥有了自身间接性作用于公权力的诸多隐性权力。目前,人们普遍缺乏对  相似文献   

4.
徐信贵 《领导科学》2012,(21):11-13
官场"隐权力"是一种超越法定职权的影响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法定职权而产生的超越领导法定职权的一种影响力,二是基于私人因素而产生的超越领导法定职权的一种影响力。基于法定职权产生的"隐权力",实际上是利用职权影响力参与社会资源的"掠夺式"分配。它与公平正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理念大相径庭,应当加以规制。基于私人因素产生的"隐权力",实际上是官场内部的一种话语权。它与特定领导的个人魅力、气质、家庭出身等有关,对于这种"隐权力"既没有规制的必要亦无规制可能。本文所探讨的官场"隐权力"主要是指第一种情形。  相似文献   

5.
正秘书因离权力中心最近,和权力中心人物关系非同一般,往往拥有一种领导干部延伸下来的隐性权力,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目前,有些领导干部"拐杖化生存"现象严重,他们的权力行为,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秘书来实施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对秘书配备提出了要求。2013年6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提出,"统筹制定领导干部秘书配备标准";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6.
叩颖 《秘书之友》2014,(7):47-48
正曾俊伟在《领导科学》2014年第15期《领导干部如何做到"限权而不限能"》一文中指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合理运用权力,适当下放权力,擅长借用权力,敢于晒出权力,统筹配置资源,努力做到"限权而不限能"。一、合理"运权",提高领导效率。领导干部要主动转变工作思维和方式,善用"运权"艺术化解困难  相似文献   

7.
"隐权力"作为正式权力系统以外的另一种权力,从古到今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不过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方式和危害程度有所差别而已。作为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隐权力"已经沉淀于传统社会,侵蚀到现代文明。对"隐权力"进行综合治理已成为当今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一、从制度分析视角探讨"隐权力"的产生与存在1."隐权力"与传统制度的共生性首先,"隐权力"衍生于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人情政治中。有秦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国社会长期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制,使  相似文献   

8.
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组工干部必须时刻践行公道正派。而作为组工干部的直接领导者,各级组织部长更要以公道正派为立身之本,在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下六个方面。持心要极静。一个人欲身正行公,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能够静下心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组织部长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和形形色色的人,必须有一个极其宁静的内心世界。工作中,要做到环境愈躁,内心愈静,冷静思考哪些事情有得、哪些事情有失。对有失公道、有失正派的事情,无论事出有意还是无意,都要深刻反思,凡过必改。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腐败是侵害人类社会健康的毒瘤。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秘书、司机等,作为其"身边人",虽职位不高,但身份却非同寻常。由于其拥有特殊的身份,有的代领导干部收礼送礼,或为领导干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秘书、司机等身边人员,因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常拥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其间有些人极力挖掘"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肆意"分享"领导干部权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领导"。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领导干部"身边人"  相似文献   

11.
约稿启事     
《领导科学》2012,(9):64
官场"隐权力"专题研究"隐权力"作为一个新名词,近来受到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热议。何为官场"隐权力",见仁见智,或可包括以下几种内涵:一是超越领导法定职权的一种影响力,二是与显性的规则权力相对的暗含性权力,三是领导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造成的衍生性权力,四是领导法定权力之外的特权,五  相似文献   

12.
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灵魂。各级组织部门要主动打破神秘感、消除优越感,构建更加开放的组织工作体系,规范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组工干部要公道处事,正派为人,考察评价干部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坚持原则,廉洁自爱,始终保持高尚的职业操守。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看背景,不看来头,生人熟人一个样,不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与干部保持等距离,与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反腐倡廉要取得最终成效,就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习近平同志在这里提出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一个比喻意义上的形象说法。其本质涵义就是,必须重视从制度上、法治上去监督制约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以及要害部门、关键岗位、与群众利益相关岗位管理者手中的权力,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都能够有效做到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执行制度必严、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由于社会的发展、制度的滞后等原因,"秘书腐败"正在成为社会上的一种不良现象。人们常常说腐败的本质是"权钱交易"或"权力寻租",而秘书的职业权力严格上说非常有限,那么"秘书腐败"何以产生呢?这是因为秘书工作在领导身边,"实权"不大而"用权"方便,可以通过领导或假借领导名义来处理一些自己无权直接处理的事项。这就对秘书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许多特殊的有别于其他公职人员的要求。公生平、廉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谈话时说:"作为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手中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话虽朴素,却道出了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6.
<正>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内在要求,也是组工干部需要始终保持的良好外在形象,要做到公道正派,组工干部必须常怀"三心"。  相似文献   

17.
<正>"法无授权不可为"本是行政权力必须恪守的基本原则,而现实生活中,一些政府部门的公权力却屡屡脱缰,变成了随意践踏法律的"野马"。敬畏权力,才能用好权力。之所以出现以上种种问题,说到底,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各级领导干部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当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必须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平常所说的做人要有"主心骨",是指人说话办事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建树的人,必定是有主见者,很难找出遇事优柔寡断、拿不出自己的主张,而又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遇事要有"主心骨",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来讲,尤其重要。在领导实践中,特别是在一些紧要  相似文献   

19.
<正>秘书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法定工作围绕领导开展,核心业务是为领导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服务。秘书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不掌握法定公权,但可能拥有超越职能的影响力。秘书超职能权力基本上不具有公共性,其存在的初衷与归宿大多与公共利益无关,多是假借领导职权之"公器",谋取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0.
蒋先勤 《决策探索》2003,(10):43-43
公道正派,是我们党对组织工作的一贯要求,是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根本所在.坚持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作风、一种人格力量,公道正派是衡量组工干部是否具有坚强党性的重要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组工干部一定要自觉加强修养,坚持做公道正派的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