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泉先生在一九五六年七月四日人民日报上“关于中国歷史上奴隸制和封建制分期問题的討论”一文中,对中國歷史上奴隸制和封建制分期問題的討論,作了一个全面性的总結,并指出了各家共同的論点:“中國是經过了奴隸制时代的。”但就是这一点,据我所知,尚有很多学者对它不完全同意,或取保留态度。按中國歷史上有过奴隸制时代之說,首先提出來的似是郭沬若先生。他的主要論据之一是:“我們今天既承認了馬克思学說是真理,社会發展可以划分五个时期,在我們中國就不能要求例外。”他說:“在國家初成立的时候是純粹的一种奴隸制。”他在批評周代为封建社会說时說:“周代的社会歷來以为是封建制度,然与社会進展的程序不  相似文献   

2.
(一)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討論的焦点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到了現在,已進入高潮。如所週知:这个問題的主張,主要分为三派:1.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說,2.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說,3.封建社会开始于魏晉說,三派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互相辯駁,各不相下,寫下的論文可能已在百万字以上,旁观的人看得眼花撩乱,很难抓住論爭的中心問題或讨論的焦点所在。我們認为:要評論一个学術問題的討論,指出各方的得失,肯定其是非,就必須先弄清楚討論的中心問題或焦点所在。否則,就决难有公平的論断。然則中國古史分期问题討論的焦点,究竟在那里  相似文献   

3.
一本問题提出的必要我國古史分期問題爭論了几十年,至今还未能得出結論,这里面是确有些症结問題,糾纏不清,难于解决。例如,有人根据斯大林所說,在奴隸制度下,奴隸是奴隸主所能当作牲畜來買賣屠殺的。而秦漠則“殺奴婢皆当告官”,顯然这时的奴隸主已無权自由处死他的奴婢,因而他推断汉代不是奴隸社会。这一推断是不大妥当的,我們知道,即在典型奴隸制國家如雅典共和國,在法律上并沒有准許奴隸主可以任意殺戮奴隸的条  相似文献   

4.
一“長生殿”是我國古典戲剧中一部杰出的作品,这是任何人都承認的。但涉及到这部作品的具体內容,特別是涉及到它的主題思想时,問題就复雜起來。这突出地表現在山东大学中文系对于“長生殿”的討論中。这次討論是很惹人注意的。因为在这里存在着針鋒相对的意見。而且这兩种意見在全國來說也是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5.
苏联东方学雜志一九五六年第六期,刊載了謝尔金娜的一篇文章,作者在文中,全面評述了我國学者在中國古史分期問題上的爭論。就文章所涉及到的中國書刊以及中國学者的爭論意見的廣泛性來看,表明苏联歷史学界对中國人民的歷史和东方各國人民的歷史十分关心。謝尔金娜把中國学者們的爭論,归納为以下几方面的問題: 1.中國学者在中國古史分期問題上的观点; 2.中國学者关于中國階級社会的發生的意見; 3.殷商时代奴隸制特征的定义; 4.中國学者关于西周社会分期的观点; 5.說明古代中國生產力水平的爭論材料; 6.春秋、战國、秦、漢时代末期社会的分期問  相似文献   

6.
《学术月刊》1960年第一期发表了賈文昭同志的《試談文艺理論中几个爭論的問題》,将近几年文艺界討論的主要問題,作了概括介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有許多论点是正确的。不过,关于典型問題的某些論点,我們有不同的看法,特提出請教。 賈文昭同志說:“共性无論如何离不开阶級性,分析典型无論如何离不开阶級观点”。无疑,这話是完全正确的。但作者又論述了“需要解决典型的种类問題”,却这样說: 典型是否只有阶級、阶层的典型?有没有时代、民族的典型?不少同志一談到典型,总是只  相似文献   

7.
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文献之一——“忠王李秀成自傳”,自經曾國蕃刪改后,虽曾發生过“真本”和“節本”的問题,卻沒有發生过“真伪”的問题。自从一九四三年冬廣西通志館向湘鄉曾家攝取了“李秀成自傳”原稿,一九五○年由罗尔綱先生撰成“忠王李秀成自傳原稿箋証”一書,对于前一問題。得到基本上的解决。一九五六年華东师大学报里發表了年子敏先生“評罗著忠王李秀成自傳原稿箋証”和束世激先生“評罗著忠王李秀成自傳原稿箋証讀后記”兩文,認为这个自傳“顯然是以曾國藩为首的一小撮反革命分子伪造的”,这可以說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問題。这兩篇文章,經“人民日报”、“文匯报”等的介紹,頗引起研究太平天國歷史的人們的注意。最  相似文献   

8.
朱光潛先生发表在《新建設》1960年4月号的“生产劳动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一文,副标題曰“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踐观点”,他說列宁的反映論还不足以完全解决美学根本問題,尚須加上馬克思論艺术时所持的、与“社会意識形态的观点”相并行或相結合着的,“生产实踐的观点”那一論点的补充論証。其中关于“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的解釋,又是他在“美学研究些什么?怎样研究美学?”一文相关部分的进一步发揮。全文处处引証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为依据,不少地方把問題談得相当深入,值得特别重视。但他关于美的基本看法,在这一篇里虽未明言,在前一篇里却依然坚持“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統一”(加了“辯証的”三字),“純粹主观的美与純粹客观的美,都不存在”。正如(?)仪同志所指出的,他仍是保持着旧观点,只是作了新說明。朱先生这篇文章的內容很丰富,涉及不少美学根本問题。其中有些見解,并非都是錯誤的,甚至很精辟,本文不一一分析。只拟圍繞何謂“人对世界的艺术掌握”及其附带有关諸問題,試提几点质疑,向朱先生和致力于美学研究的同志們求教。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第一期《江汉学报》上,发表了邓翰維同志《对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級差地租問題的初步探索》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仅探討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級差地租”的形成及其分配問題,而且还涉及到馬克思主义地租理論的一个根本問題,卽:級差地租发生的原因,或者說,級差地租形成的經济条件問題。对这个問題,想談一点极不成熟的看法,井請教于邓翰維同志。  相似文献   

10.
我讀了祁龍威同志在文史哲一九五六年第十期發表的“论景廷宾‘扫清滅洋’起义”一文,觉得在論点上、取材方法上对我啓發很大;我同意作者文中的基本論点,但在有些方面我認为有商討的必要,故以讀者身份提出几点与作者商討,希作者指正。一、起义的背景:作者首先提到“清朝在一九○○年的战爭失敗以后就完全投降了帝國主义?钡恢赋稣馐侵饕?当然也更沒着重論述。作者只从表面“通过一九○一年九月的‘辛丑条約’帝國主义向清朝勒索賠款四万万五千万兩?魇∮钟小贪纲r款’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同清朝的‘新政”等來說明起义的背景。我認为这样提是有商討的必要。我們首先研究这次起义提出了“扫  相似文献   

11.
刘节先生在《学术研究》1962年第一期发表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問題》这篇文章里說:“按照馬列主义的理論处理中国思想史上的問題,已經有《中国思想通史》这部大著作做我們的榜样……我这篇論文,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中国思想史上的問題,这个問題就是‘天人合一’說。”这里,刘先生明白地把自己置于与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相对抗的地位。中国思想史和世界思想史一样,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社会的阶級与阶級斗爭之反映,  相似文献   

12.
一“按劳分配”还能不能发揮积极作用关于“按劳取酬”的問題,近来颇有些爭論;这爭論大体上是随农村开始实行“部份供給制”展开的,等到城市工人也提出要取消“計件論资”之后,对“按劳取酬”的非议就更多了。曾經有一个时期,“按劳取酬”被說得好象是就要完結其历史使命的东西;甚至被說成是从来便不該有的东西;这是片面的看法。首先我觉得应該指出的是:某个制度是否合理和是好是坏,是一个問題;某个制度是否会成为客观存在,又是另一个問題;把“按劳取酬”說得再坏些,也并不等于这个制度就該馬上消灭。  相似文献   

13.
以我所知,平心同志对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钻研,有多年的素养。他对生产力这一个問題的研究,也已有三四年之久,对这一問題,做了系統的、深入的、踏实的研究。这种学习精神是应当肯定的。在他做了系統、深入的研究以后,提出关于生产力的若干論点,主要的是提出“生产力的二重性”这一个問題。这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經典著作中沒有說过的,它的提出,在平心同志是从經典著作中推闡出来的,是否正确,可能是基本正确部分不正确;也可能是基本不正确部分正确,尚待討論。但这个問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14.
“論孔子思想”一文是我于1957年上半年写的,发表在同年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第四期。当时写那篇文章,是基于不滿于現在一些書刊中关于孔子若干具体問題的以及对孔子整个思想的簡單化和絕对化的解釋、看法。举例說,如解“天命”之“天”为上帝,“命”为宿命論,說“中庸”为調和、妥协,否認孔子思想中有辯証的和唯物  相似文献   

15.
關於我國過渡時期經濟規律——特別是有關某本經濟規律問題的討論,從目前全國的討論情况看來,持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就是我國過渡時期的基本經濟規律」意見的人還是相當多的,「經濟研究」第一期和第二期所發表的一些論文反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五四年七、八月間,光明日报“哲学”專刊发表了任繼愈先生一篇关于老子思想的文章。一九五六年下半年,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任先生的譯作“老子今譯”,这篇文章也作为附录之一收在書后。这篇文章对老子学說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它的阶級本質,以及老子書中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作了探討,其中包含了一些正确的論断,但也有不少問题很值得商酌。本文打算就老子的政治思想和老子学說的阶級本質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討論老子的学說,有一个困难問题存在。“老子”書不成于老子之手,这在今天差下多已成公論。一般認为里面保存了老子的学說,但也(?)入了后世人的思想。究竟現在的“老子”書里面哪些話是老子的  相似文献   

17.
我在《学术月刊》1960年第二期发表了“有关生产力的几个理論問題”一文,只是作为一个初学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澤东同志著作的青年学生,讀了平心先生的一系列的有关生产力問題的論文之后,感到不能同意他的論点,因而提出了一些商榷性的意見。不料平心先生缺乏冷静,在“四论生产力性质”一文中,說了許多使人遗憾的話,如果平心先生真的能說出个真理来,那也沒有关系。可惜我拜讀了平心先生的“四论生产力性质”一文之后,仍然感到失望,仍然不能同意平  相似文献   

18.
陆机《文赋》“缘情绮靡”说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晋代陆机的《文賦》,是我国文艺理論批評史上的一篇极为重要的作品,而《文賦》中的重要論点,应当首先数到“緣情綺靡”一說。可是,“緣情綺靡”四个字的确解到底如何?看上去,似乎不复杂;稍一追求,則問題就很多了。大約从唐代开始,人們对这四个字就有了誤会、錯解。这种誤会、錯解,在詩坛上起了  相似文献   

19.
“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一文發表后,引起了國內外的普遍重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術委員会筹备委員会、“解放日报”編輯部、“学術月刊”編輯部,在一月十五日特为此召开了座談会。应邀出席的有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術界人士四十余人。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高等教育科学工作部負責人也参加了这次座談。 發言中一致强調了这个文件的政治意义。認为这是一篇当前國际共產主义运动的重要文献,它不僅总結了我國革命实踐中的丰富經驗,同时对于当前國际关系中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从理論上作了概括和閘發;而在学術上,它不僅对哲学提出了許多課題,即对于政治、經济、歷史、政法、國际問題等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課題。因此,深入学習这一文件,進行学術研究,对提高我們馬克思列寧主义的理論水  相似文献   

20.
一洪昇的名剧“长生殿”是一部思想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也是一部比较复雜的作品,目前,人們对它的理解和評价是有分歧的,近年來一些研究者中间就有过爭論。可惜,爭论并未充分展开,最近,“文史哲”第54期發表了周來祥、徐文斗同志的“‘長生殿’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又重新提出这一饒有兴趣的問題,这是令人高兴的。这里想对“长生殿”的一些主要問題作一粗淺的分析。周、徐兩同志的意見,是一种有傳統性和比較有代表性的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