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宋之初,财政收入减少,军费供给困难;同时,宋金战争导致土地抛荒严重,边帅、朝臣营田呼声渐高。陈规所提出的仿古营田之法是当时相对完善的营田方略,被高宗下诏推广各地。陈规别屯田、营田之制,实行兵民分地耕垦,寓农于兵;积极招募流民归业,推动抛荒土地所有权的确定,并给与赋税优惠。营田军民寇至捍御,无事田作,各地结合实际而仿行之。陈规营田理论是其军事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营田方略的实践与推广在客观上延续了战时农业生产,牵制金军南下步伐,为南宋初年的经济恢复以及军事实力提升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代官府藏书,位居四大藏书类型之首,是古代藏书产生的源头。统治集团的重视和参与,并在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提供保障,是古代官府藏书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各朝统治者所施行的“仁政”促进了古代官府藏书事业的发展,利用古代官府藏书成果卓著。  相似文献   

3.
郑文焯词籍校勘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之时词籍校勘开始兴盛,晚清四大家之一的郑文焯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认识到校词与校经史的差异,反对妄校与昧于裁决.在校勘过程中不仅关注字、词讹误,还着重考察词集名称与版本流传.他在校勘实践中又有诸多异于他人之处,如把校勘与评论结合,详细考证本事,依律校词,阐扬入声字,这也成为其词籍校勘的特色.郑文焯的词籍校勘实可为清季民初词籍校勘学的股肱.  相似文献   

4.
5.
《阅读与作文》2009,(3):74-75
中国从汉朝起就有接纳庶民来访的专职机构。唐朝的信访受理,有一整套运作规则。宋朝的投诉上访,要收费取保,申报住址。  相似文献   

6.
关于吏人阶层的起源问题,现有的几种解释都不是很周全,特别是从官制角度把吏人视为人为压制的结果,这与唐宋之际身份解放的大潮流相违背,显然不合情理.有种种证据显示,吏人的前身应该是官府贱民,这些人在隋唐时期开始加入日渐卑冗的吏职,并可能通过流外制度升入官员行列.唐宋之际,这些人的身份也一样得到很大解放,宋朝对吏人的种种压制措施实际上并没有压低他们的地位,只是取消了他们通过流品制度升入士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太平广记》汪绍楹校本为底本 ,针对唐传奇校勘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做了进一步探讨 ,并订正了几处文字与句读上的讹误  相似文献   

8.
中国官府藏书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作为皇权政治的工具,官府藏书受众狭窄、重藏轻用。但长期以来,它在管理机构、书籍分类与整理等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其社会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南宋词科的恢复和改革不仅造就了又一个骈文繁荣时期的到来,而且对南宋骈文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促使南宋骈文朝着格律更加严格、注重技巧形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总结前人图书校勘理论,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分析,将古人的校书理论总结为六个方面:一、充分认识到图书校勘的重要性;二、认为图书校勘的前提之一是校勘者具专门之学;三、指出校勘的原则是不可以对原书妄加修改;四、总结出校对有死校和活校两种方法,认为活校是校对的最后目的;五、主张校书时要总结、分析书籍出错原因,并建议校书者应该久任;六、认识到校书是一项无止境的工作。了解这些理论认识对今天的图书校对工作有不少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南宋文人穿越千古时空的界限,将人世沧桑、兴衰成败之感,谱成或悲凉慷慨、或缠绵凄清的怀古词篇。时代背景的不同,咏怀古迹的差异,词人主体的不一,形成同中有异的抒情格调,汇成南宋浩荡激越的怀古情愫。南宋文人诉诸怀古词作的书写,在突出浓厚的主体价值的同时,还渗透着强烈的文人情愫,既有拯救家国的儒家精神,又有隐逸江湖的道家情怀。  相似文献   

12.
宋体四六自成立之后就形成两个风格不同的流派,分别以王安石和苏轼为代表。两宋之际的汪藻等四六文名家,一方面取法本朝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融汇两派之优长,创作出既典雅工致又明白畅达的四六文,使欧阳修等人变唐体为宋体的骈文革新最终完成;另一方面,远师唐代陆贽之风,融至诚于骈俪之中,变应用公文为经世之文。这些使两宋之际的四六文继北宋中期欧、苏之后,成为宋体四六的又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3.
论南宋孝宗时期的官员荫补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孝宗是南宋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君主 ,在其统治时期 ,面对北宋以来的冗官局面 ,锐意进取 ,尤其是针对官员荫补制度的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就总的情况看来 ,乾道、淳熙年间 ,宋朝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新法规 ,依据官员职位的高低 ,限制荫补亲属为官的数量 ,从而逐渐压缩了不少官员荫补子弟的特权 ,这些措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几乎一直为后代皇帝所沿用 ,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宋时期,"并都"、保伍法以及经界-推排-自实法相继实施,最初作为地方自治及保防组织的都保,兼具了人户控制和土地控制的双重功能,其乡村区划的意义日渐得以强化,县以下的行政事务主要通过都保来执行.但是,原来的乡一级区划和都保只存在地域上的包含关系,而没有行政上的统属关系,这两种乡村区划体系长期并存,各自发挥着相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靖康之变,宋室南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变化,士人的心理世界也随之生变。爱国主义精神、理性意识、闲逸心态共同建构了南宋士人的心理世界。词至南宋几乎为士人所独享,士人们的心灵世界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词风的形成。于是,在士人们旋律不一的复杂心态的影响下,豪放、风雅、疏狂成为南宋词坛的主要风格。从南渡词人张元干、朱敦儒、陈与义到中兴词人张孝祥、辛弃疾、陆游;江湖词人姜夔、吴文英;再到遗民词人周密、张炎,等等,这些南宋主要词人的作品无不或轻或重、或隐或显地呈现了这样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绍兴年间的群体性冤狱事件,并非政治集团争权夺利的常规手段,而是一种游移于法律与政治之间的非规则政治行为。贯穿于绍兴冤狱审刑过程始终的有罪推定思想,并没有使案发告讦行为及罪证脱离法律规则,即使是结案时的严刑罪名,也是建构在即时的法理基础上。绍兴冤狱法律解析背后的政治视点,可以归结为绍兴和议国策的即时实施,从而直接透露出南宋初年宋高宗政权不惜触动道德天平而制造冤狱的政治动机。  相似文献   

17.
元初南宋遗民词人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南宋遗民词中的隐逸词是宋亡后士大夫心理与境遇的反映。南宋遗民词人的心奥,南宋遗民词中隐逸词的新特点,是在宋末元初那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其时的特有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南宋后期辞赋的风貌是较为独特的。宋代理学通过改造文人的知识结构、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方式而深刻影响着当时的辞赋创作。在缺乏崇高诉求的环境下,宗教情怀在文人的精神世界中得以显现,并在辞赋当中反映出来。政治混乱,乡居生活是文人心灵栖居的最后归属,描写乡居的辞赋越来越反映出它的本真之美,而非过去那种作为忘世的媒介存在于文学中。在末世气氛笼罩下,辞赋担当起抒发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的职责,映射着人们对国家与未来的愤激、无奈和彷徨。国势萎靡不振,理学的治国理想是厚人伦淳风俗,辞赋创作因此表现出重征实、重人文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在靖康之乱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湖南外地迁入移民主要为官僚士大夫、游冦和撤退军兵,亦有少量北方民户移民.从绍兴末至孝宗朝时,南方民户移民才掀起迁移湖湘的高潮.在整个南宋前期,民户移民主要是因为开垦迁来湖南,而非因避难而迁.从其迁出地来看,来自南方者十之有八,南方移民中,来自东方或相邻地区者占十之八九,而其东方和相邻移民中,江西又占十之八九;来自北方者十有其二,而来自黄河中下游地区或非与湖南相邻地区者占其十之八九.呈现出"北少南多,北远南近,江西最亲"的特点.从其迁入地来看,民户移民主要迁入湘南和湘北,次为湘西、湘东和湘中,湘西南则最少;而各区域中,又有少数县为之主要迁入地.  相似文献   

20.
南宋孝宗时期,国家各项建设都呈现出发展态势。为了使法律适应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变化的要求,南宋孝宗朝适时修法、严谨量法,重视法律与现实相结合,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其法制建设中,立法活动做为重中之重,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南宋这一时期诸多方面呈现发展的态势与此不无关系。这是对南宋法制建设的重大贡献。这种做法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